一种毛细铜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2582发布日期:2018-06-19 22:48阅读:12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细铜管。



背景技术:

毛细铜管是压制或拉制的无缝管,它具备坚固、耐腐蚀的特性,所以毛细铜管广泛适用于空调、冰箱、温控器、通讯、医疗等行业,毛细铜管为了标准化和规范化都被截切成相同的长度,毛细铜管在安装到设备上时需要将首尾与另一根的首或尾固定连接,连接后再通过焊接加工形成一个密封整体,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不仅需要焊接加工的辅助工序,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也延长了毛细铜管固定过程的总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毛细铜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毛细铜管,包括铜管本体,所述铜管本体包括细长连接段、圆锥过渡段、粗固定段,所述细长连接段的一侧端面与圆锥过渡段的细口端密封固结形成为一体结构,所述圆锥过渡段的粗口端与粗固定段的一侧端面密封固结形成为一体结构。

所述细长连接段的另一侧端面内形成有卡头,卡头为包裹细长连接段外管壁的圆柱形凸起,粗固定段的内管壁上开设有圆弧固定面,圆弧固定面形成在粗固定段内管壁的中间部位。

所述卡头的外侧最大圆弧面的尺寸大于圆弧固定面的内径,卡头与圆弧固定面呈过盈配合连接。

所述粗固定段的内管壁面上开设有圆锥面,圆锥面的一端边框线连接在粗固定段的外侧端面上;另一端边框线连接在圆弧固定面的一侧边框线上。

所述圆锥面形成一个外宽内窄的圆弧段。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毛细铜管通过改进整体结构,将一根铜管本体的卡头置于另一根铜管本体粗固定段的外侧,然后用力挤压卡头,卡头被挤压插入到圆弧固定面中,这样两根铜管本体就完成密封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不仅方便操作,而且连接后不需要焊接,省去了多余的密封加工,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毛细铜管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一种毛细铜管,包括铜管本体1,铜管本体1包括细长连接段11、圆锥过渡段12、粗固定段13、圆弧固定面14、卡头15,细长连接段11的一侧端面与圆锥过渡段12的细口端密封固结形成为一体结构,圆锥过渡段12的粗口端与粗固定段13的一侧端面密封固结形成为一体结构,粗固定段13的内管壁上开设有圆弧固定面14,圆弧固定面14形成在粗固定段13内管壁的中间部位,细长连接段11的另一侧端面内形成有卡头15,卡头15为包裹细长连接段11外管壁的圆柱形凸起,卡头15的外侧最大圆弧面的尺寸大于圆弧固定面14的内径,铜管本体1的细长连接段11通过卡头15插接到另一根铜管本体1的粗固定段13中,卡头15挤压塞入到圆弧固定面14后,卡头15与圆弧固定面14呈过盈配合连接,多根铜管本体1就能够密封的连接起来,在连接的过程中不仅方便操作,而且连接后不需要焊接,省去了多余的密封加工,降低了制造成本。

粗固定段13的内管壁面上开设有圆锥面131,圆锥面131的一端边框线连接在粗固定段13的外侧端面上;另一端边框线连接在圆弧固定面14的一侧边框线上,圆锥面131形成一个外宽内窄的圆弧段,另一根铜管本体1的卡头15置于圆锥面131后可方便的进入到粗固定段13中并直接置于圆弧固定面14的外侧,只需用力推动卡头15,卡头15即可完全塞入到圆弧固定面14内,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密封连接。

毛细铜管通过改进整体结构,将一根铜管本体1的卡头15置于另一根铜管本体1粗固定段13的外侧,然后用力挤压卡头15,卡头15被挤压插入到圆弧固定面14中,这样两根铜管本体1就完成密封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不仅方便操作,而且连接后不需要焊接,省去了多余的密封加工,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圆弧固定面14起到了定位作用,可直接确定两根铜管本体1的整体长度,给后期的安装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