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式扣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0155发布日期:2018-06-30 04:44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自锁式扣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件,具体地说是自锁式扣件。



背景技术:

综合支架应用在站厅、站台公共区及设备区走道等管线集中区域,以提高管线布置的美观性及空间的综合利用率。地铁工程属于地下结构,空间狭小是地铁车站最大的特点,其设备区的走道宽度一般只有一米三左右,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地铁运营要求各系统、各专业设备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能必须完善,因此,地铁车站内有机电和系统单位各专业如通风空调、给水排水及消防给水、动力和照明、FAS、BAS、通信、信号、气体灭火、综合监控、导向等的设备管线众多且布局极其复杂,在有限的空间内,在保证地铁运行时机电设备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维修。

在综合支吊架安装过程中综合支吊架与托臂的连接与紧固的工作量非常大,现有的技术是把压块放入支吊架主体U型槽内, 压块的上的齿部与支吊架主体的齿部贴合,压块弹簧的下面与支吊架主体U型槽的底部贴合,把托臂底座确定在支吊架主体上面,然后把加紧螺杆通过托臂底座的圆孔与拧入压块的螺孔,并紧固。

现有技术中的弊端有:

1、压块放入支吊架主体U型槽内的位置与托臂底座圆孔的位置不一致,需要将压块的位置与臂底座圆孔的位置对应后,再插入加紧螺杆;

2、因为压块的上的齿部与支吊架主体的齿部贴合,压块弹簧的下部与支吊架主体U型槽的底部贴合,所以移动压块时比较费力;

3、手动移动压块时常导致压块的齿部与支吊架的齿部错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自锁式扣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锁式扣件,包括上压板和底板,以及位于上压板和底板之间的加紧板,上压板通过导柱与底板相连接,加紧螺杆贯穿上压板和加紧板,并与加紧板螺纹连接,加紧板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的加紧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齿部,与支架主体的齿部对应设置。

自锁式扣件,包括上压板和底板,以及位于上压板和底板之间的加紧板,上压板通过导柱与底板相连接,加紧螺杆贯穿上压板和加紧板,并与加紧板螺纹连接,加紧螺杆的底部配置有第一凸块,加紧板的底部有使加紧板旋转90度的转位斜面,与转位板上的斜面对应设置,转位板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的加紧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齿部,与支架主体的齿部对应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为,所述的加紧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凸块,上压板上设置有防转槽,防转槽与第二凸块相对应。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为,所述的加紧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凸块,上压板上设置有防转槽,防转槽与第二凸块相对应。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为,与自锁式扣件配合使用的托臂底座,所述的托臂底座上设置有通孔,上压板卡置于托臂底座的上表面,加紧板与底板穿过通孔,容置于支架主体的U形槽内,底板与U形槽底壁贴合。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为,与所述的自锁式扣件配合使用的托臂底座,所述的托臂底座上设置有通孔,上压板卡置于托臂底座的上表面,加紧板与底板穿过通孔,容置于支架主体的U形槽内,底板与U形槽底壁贴合。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为,所述的加紧板的上下边缘为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扣件和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

1、自锁式结构,加紧板准确旋转90度,实现扣件与支架主体齿部间的精密咬合;

2、省去了将托臂底座的通孔与扣件孔的对准步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自锁式扣件通过放入、按压并拧紧,安装过程省事、省力;

4、弹簧的回弹力与加紧螺杆的锁紧力共同作用,提升了紧固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的自锁式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2的自锁式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自锁式扣件锁固在支架主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自锁式扣件锁固在支架主体上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自锁式扣件锁固在支架主体上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自锁式扣件锁固在支架主体上的剖面图。

附图7加紧螺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加紧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加紧板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加紧板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架主体;2、托臂底座;3、加紧板;4、上压板;5、加紧螺杆;6、转位板;7、弹簧;8、底板;9、导柱;10、第一凸块;11、第二凸块;12、齿部;13、转位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扣件,其结构包括上压板4和底板8,以及位于上压板4和底板8之间的加紧板3,上压板4通过导柱9与底板8相连接,加紧螺杆5贯穿上压板4和加紧板3,并与加紧板3螺纹连接,加紧板3的下表面与底板8的上表面通过弹簧7相连接,所述的加紧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齿部12,与支架主体1的齿部对应设置。所述的加紧板3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凸块11,上压板4上设置有防转槽,防转槽与第二凸块11相对应。与自锁式扣件配合使用的托臂底座2,所述的托臂底座2上设置有通孔,上压板4卡置于托臂底座2的上表面,加紧板3与底板8穿过通孔,容置于支架主体1的U形槽内,底板8与U形槽底壁贴合。

工作原理:

把托臂底座2放置于支架主体1上,将自锁式扣件插入托臂底座2的通孔内,上压板4卡置于托臂底座2的上表面,加紧板3与底板8穿过通孔,容置于支架主体1的U形槽内,底板8与U形槽底壁贴合。

下压加紧螺杆5,带动加紧板3下移,使加紧板3的第二凸块11与上压板4的防转槽脱离,旋转加紧螺杆5,从而带动与加紧螺杆5螺纹连接的加紧板3旋转90度,并在弹簧7的作用下使得加紧板3上表面的齿部12与支架主体1的齿部相咬合。拧紧加紧螺杆5,使上压板4与加紧板3压紧托臂底座2,弹簧7压紧底板8,底板8与U形槽底壁紧密贴合,从而紧固工作完成。

如需拆开自锁扣件,松开加紧螺杆5,下压加紧螺杆5并回旋,使得加紧板3的齿部12与支架主体1的齿部分离,并加紧板3的第二凸块11进入上压板4的防转槽后,取出自锁式扣件,完成拆卸工作。

实施例2:

如附图2-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扣件,其结构包括上压板4和底板8,以及位于上压板4和底板8之间的加紧板3,上压板4通过导柱9与底板8相连接,加紧螺杆5贯穿上压板4和加紧板3,并与加紧板3螺纹连接,加紧螺杆5的底部配置有第一凸块10,加紧板3的底部有使加紧板旋转90度的转位斜面13,与转位板6上的斜面对应设置,转位板6的下表面与底板8的上表面之间通过弹簧7相连接,所述的加紧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齿部12,与支架主体1的齿部对应设置。所述的加紧板3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凸块11,上压板4上设置有防转槽,防转槽与第二凸块11相对应。与自锁式扣件配合使用的托臂底座2,所述的托臂底座2上设置有通孔,上压板4卡置于托臂底座2的上表面,加紧板3与底板8穿过通孔,容置于支架主体1的U形槽内,底板8与U形槽底壁贴合。为了便于加紧板3的旋转,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紧板3的上下边缘为圆弧状。

工作原理:

把托臂底座2放置于支架主体1上,将自锁式扣件插入托臂底座2的通孔内,上压板4卡置于托臂底座2的上表面,加紧板3与底板8穿过通孔,容置于支架主体1的U形槽内,底板8与U形槽底壁贴合。

下压加紧螺杆5,带动加紧板3下移,使加紧板3的第二凸块11与上压板4的防转槽脱离,弹簧7推动转位板6,转位板6的斜面与加紧板3的转位斜面13相作用,使得加紧板3完成90°旋转,并在弹簧7的作用下使得加紧板3上表面的齿部12与支架主体1的齿部相咬合。拧紧加紧螺杆5,完成将托臂底座2紧固在支架主体1上;

如需拆开自锁扣件,松开加紧螺杆5,待加紧螺杆5下端的第一凸块10与加紧板3的下端接触,加紧板3被加紧螺杆5带动一起旋转,加紧板3上的第二凸块11进入上压板4的防转槽后,取出自锁式扣件,完成拆卸工作。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几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