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拉杆操作闸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0143发布日期:2018-08-31 21:40阅读:10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闸阀,具体涉及一种手动拉杆操作闸阀。



背景技术:

闸阀是一个启闭件闸板,闸板的运动方向与流体方向相垂直的阀门,闸阀只能作全开和全关,不能作调节和节流。

传统的闸阀包括阀体、阀杆、闸板及阀杆升降机构,阀杆升降机构包括与阀体转动配合的阀杆螺母及驱动阀杆螺母转动的手轮,当转动手轮时,与阀杆螺纹配合的阀杆螺母带动阀杆升降,然而在一些特殊安装环境下,闸阀上方并没有预留空间供工作人员转动手轮,给传统闸阀的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侧面驱动阀杆升降的手动拉杆操作闸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阀体、阀杆、闸板及阀杆升降机构,所述的阀体设置有流道及阀杆升降通道,所述的阀杆升降机构驱动阀杆升降,控制与阀杆联动的闸板切断或联通流道,所述的阀体上方设置有将阀体上方封闭的阀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杆升降机构包括联动座、升降座、操作杆及联动杆,所述的升降座安装于阀杆顶端,所述的操作杆中部设置有铰接于升降座的铰接轴,其一端作为驱动端,另一端作为延伸至工作人员竖向摆动的操作端,所述的升降座设置有供铰接轴横向移动的移动槽,所述的联动座安装于阀体侧面,所述的联动杆一端铰接于联动座,另一端铰接于操作杆的驱动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提升或按压操作杆的施力端,使与操作杆铰接的阀杆进行升降,从而实现从侧面驱动阀杆升降的功能,避免特殊环境下无法从上端操作阀杆升降机构所带来的不便,联动座直接固定于阀盖,在取下阀盖的时候阀杆升降机构随阀盖取下,也可适配于原先与传统升降机构组合的闸阀,将原先阀盖拆下进行组装即可,提高实用性,此外,传统的升降机构中的手轮在驱动阀杆升降时会带动阀杆少量转动,使与阀杆与联动的闸板与阀座转动磨损,而现有的结构只有升降的动作,从而避免了上述弊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阀杆顶端设置有螺纹安装柱,所述的升降座底部设置有与螺纹安装柱螺纹配合的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座与阀杆分体设置,可将升降座从阀杆上拆下,使阀杆能够与传统的升降机构组合,恢复原先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操作杆的操作端设置有增加操作摩擦力的施力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施力纹路,避免工作人员握持操作杆后打滑,也对操作杆施力时助力,增加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阀盖顶端围绕阀杆设置有填料腔,所述的填料腔内填充有填料,所述的阀盖上方设置有供阀杆穿过并将填料压紧于填料腔的填料压盖,所述的阀盖两侧分别铰接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的填料压盖两侧分别设置有供调节螺杆穿过的调节孔,所述的填料压盖位于各调节孔上方分别设置与调节螺杆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调节螺杆铰接于阀盖,在打开阀盖后,调节螺杆与阀盖保持一体,并不会与阀盖分离,避免日常检修时调节螺杆丢失,增加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填料压盖与填料之间压设有压套,所述的压套套设于阀杆外周,所述的压套上端设置有挤压引导面,所述的挤压引导面随远离压套上端面中心高度逐渐降低,所述的填料压盖设置有供阀杆穿过的通孔,所述的通孔底部的边缘设置有与挤压引导面形状相适配的挤压配合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盖固定件在对填料压盖施力时,填料压盖会通过压套向填料施力,相对填料压盖与压套平面接触的传力方式,采用斜面配合的方式,两者配合更加紧密,使填料能够受到更大的作用力,提高密封性能,阀盖固定件优选固定丝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阀体上方设置有将阀体密封的阀盖,所述的阀盖位于与阀体的组合位置沿外周向内周依次设置有安装平面及多段安装台阶,所述的阀体设置有与安装平面相贴合的配合平面及与多段安装台阶形状相适配的多段配合台阶,所述的多段安装台阶与多段配合台阶之间压设有配合密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段台阶及平面的组合使阀盖与阀体之间具有准确的定位,增设的配合密封件则保证两者的密封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动拉杆操作闸阀,包括阀体1、阀杆2、闸板3及阀杆升降机构,阀体1设置有流道11及阀杆升降通道12,阀杆升降机构驱动阀杆2升降,控制与阀杆2联动的闸板3切断或联通流道11,阀体1上方设置有将阀体1上方封闭的阀盖4,阀杆升降机构包括联动座5、升降座51、操作杆52及联动杆53,升降座51安装于阀杆2顶端,操作杆52中部设置有铰接于升降座51的铰接轴521,其一端作为驱动端522,另一端作为延伸至工作人员竖向摆动的操作端523,升降座51设置有供铰接轴521横向移动的移动槽511,联动座5安装于阀体1侧面,联动杆53一端铰接于联动座5,另一端铰接于操作杆52的驱动端522,工作人员提升或按压操作杆52的施力端,使与操作杆52铰接的阀杆2进行升降,从而实现从侧面驱动阀杆2升降的功能,避免特殊环境下无法从上端操作阀杆升降机构所带来的不便,联动座5直接固定于阀盖4,在取下阀盖4的时候阀杆升降机构随阀盖4取下,也可适配于原先与传统升降机构组合的闸阀,将原先阀盖4拆下进行组装即可,提高实用性,此外,传统的升降机构中的手轮在驱动阀杆2升降时会带动阀杆2少量转动,使与阀杆2与联动的闸板3与阀座转动磨损,而现有的结构只有升降的动作,从而避免了上述弊端。

阀杆2顶端设置有螺纹安装柱21,升降座51底部设置有与螺纹安装柱21螺纹配合的安装槽512,升降座51与阀杆2分体设置,可将升降座51从阀杆2上拆下,使阀杆2能够与传统的升降机构组合,恢复原先的功能。1

操作杆52的操作端523设置有增加操作摩擦力的施力纹路524,增加施力纹路524,避免工作人员握持操作杆52后打滑,也对操作杆52施力时助力,增加实用性,施力纹路524可为波浪状的凸条。

阀盖4顶端围绕阀杆2设置有填料腔41,填料腔41内填充有填料42,阀盖4上方设置有供阀杆2穿过并将填料42压紧于填料腔41的填料压盖43,阀盖4两侧分别铰接设置有调节螺杆44,填料压盖43两侧分别设置有供调节螺杆44穿过的调节孔45,填料压盖43位于各调节孔45上方分别设置与调节螺杆44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母46,将调节螺杆44铰接于阀盖4,在打开阀盖4后,调节螺杆44与阀盖4保持一体,并不会与阀盖4分离,避免日常检修时调节螺杆44丢失,增加实用性。

填料压盖43与填料42之间压设有压套47,压套47套设于阀杆2外周,压套47上端设置有挤压引导面471,挤压引导面471随远离压套47上端面中心高度逐渐降低,填料压盖43设置有供阀杆2穿过的通孔431,通孔431底部的边缘设置有与挤压引导面471形状相适配的挤压配合面432,阀盖4固定件在对填料压盖43施力时,填料压盖43会通过压套47向填料42施力,相对填料压盖43与压套47平面接触的传力方式,采用斜面配合的方式,两者配合更加紧密,使填料42能够受到更大的作用力,提高密封性能,阀盖4固定件优选固定丝杆。

阀体1上方设置有将阀体1密封的阀盖4,阀盖4位于与阀体1的组合位置沿外周向内周依次设置有安装平面48及多段安装台阶49,阀体1设置有与安装平面48相贴合的配合平面13及与多段安装台阶49形状相适配的多段配合台阶14,多段安装台阶49与多段配合台阶14之间压设有配合密封件15,多段台阶及平面的组合使阀盖4与阀体1之间具有准确的定位,增设的配合密封件15则保证两者的密封性能,配合密封件可为扁平密封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