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用于连接至发动机驱动板的延伸的叶轮壳的变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5144发布日期:2019-01-14 19:32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包括用于连接至发动机驱动板的延伸的叶轮壳的变矩器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总体涉及变矩器,更特别地涉及变矩器与发动机驱动板的连接。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满足紧密的总长度公差,当前的设计例如在前盖的内径向延伸表面和减振组件的径向延伸表面之间使用选择配合的垫圈设计。然而,这种设计通常昂贵,且可能需要额外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提供了一种变矩器。变矩器包括前盖和叶轮壳,叶轮壳包括固定到前盖的轴向延伸区段。叶轮壳包括轴向延伸区段上的连接器。连接器构造成用于连接到发动机驱动板组件。

该变矩器的实施例可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前盖包括轴向延伸区段,前盖的轴向延伸区段焊接在叶轮壳的轴向延伸区段的内周表面上;

前盖包括倾斜区段,所述倾斜区段轴向远离发动机驱动板组件倾斜,所述轴向延伸区段远离所述倾斜区段的外端部朝向发动机驱动板组件轴向延伸;

所述连接器构造成用于接触驱动板组件的发动机驱动板;

所述连接器固定到叶轮壳的轴向延伸区段的边沿;

所述连接器是包括多个孔的凸耳环,每个孔均构造成用于接收发动机驱动板组件的多个紧固件中的相应一个;

所述连接器通过焊接部固定到轴向延伸区段,所述焊接部设置在叶轮壳的轴向延伸区段的外周表面上;

所述连接器与轴向延伸区段一体形成;

所述连接器是远离轴向延伸区段径向延伸的折叠部分;

折叠部分包括从轴向延伸区段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径向延伸区段和从第一径向延伸区段的径向外端部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二径向延伸区段,折叠部分包括轴向穿过第一和第二径向延伸区段的多个孔,每个孔均构造成用于接收发动机驱动板组件的多个紧固件中的相应一个;

涡轮,其构造成限定活塞,所述活塞可朝向和远离叶轮壳轴向移动,以接合和脱开叶轮壳的叶轮离合器,从而形成锁止离合器;或

减振组件连接到涡轮,减振组件适配到由涡轮的滚圆叶片支撑部分的径向内半部形成的凹陷中。

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变矩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叶轮壳的轴向延伸区段上设置连接器,该连接器构造成用于连接到发动机驱动板组件;和将轴向延伸区段固定到前盖。

该方法的实施例可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将前盖的轴向延伸区段焊接到叶轮壳的轴向延伸区段的内周表面上;

在叶轮壳的轴向延伸区段上设置连接器包括将连接器固定到叶轮壳的轴向延伸区段的边沿;

所述连接器是凸耳环,所述凸耳环包括多个孔,每个孔均构造成用于接收发动机驱动板组件的多个紧固件中的相应一个;

所述连接器与轴向延伸区段一体形成;或

在叶轮壳的轴向延伸区段上设置连接器包括折叠叶轮壳以形成连接器,所述连接器是远离轴向延伸区段径向延伸的折叠部分。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变矩器的剖视侧视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变矩器的剖视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适应紧密轴向公差的变矩器的实施例,而不使用需要额外处理的昂贵的选择配合的垫圈设计、对最终组件进行加工以校正高度或其他方法。这些实施例包括延伸的叶轮边沿,以通过使用单个部件(叶轮)全部堆叠来为变矩器产生基准面,从保持高度公差。在第一实施例中,延伸的边沿包括附接到发动机驱动板的凸耳或驱动环。在第二实施例中,叶轮通过使用被钻孔和攻丝的折叠部分连接到发动机驱动板。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变矩器10的剖视侧视图。变矩器10可绕中心轴线11旋转,且包括前盖12和后盖14,后盖14由叶轮或泵18的壳16形成。在此所使用的术语轴向、径向和周向是相对于中心轴线11而言。

变矩器10还包括涡轮20,涡轮20构造成用于限定出活塞,该活塞可朝向和远离叶轮壳16轴向移动,以接合和脱开叶轮壳16的叶轮离合器,从而形成锁止离合器。涡轮20包括涡轮壳22和芯环24,在涡轮壳22和芯环24之间支撑多个涡轮叶片26。涡轮壳22包括滚圆的叶片支撑部分28,其形状为环形碗,且是涡轮壳22的接触涡轮叶片26的发动机侧边缘的部分。在叶片支撑部分28的径向外侧,形成了活塞的外径向延伸部30从叶片支撑部分28的外周径向向外突出,以限定环形突起,该环形突起具有平坦的环形径向延伸的叶轮面对表面30a且具有限定涡轮20的最外周的最外周。因此,活塞和涡轮壳22形成为单件。在叶片支撑部分28的径向内侧,涡轮壳22包括环形的内径向延伸部31,该内径向延伸部31在其内径向端部处接触毂35的外周表面。

叶轮18包括叶轮叶片34,每个叶轮叶片34在其传动侧固定到叶轮壳16,且每个叶轮叶片34在其发动机侧通过凸台固定到叶轮芯环37。叶轮壳16在其径向延伸区段16a处包括滚圆的叶片支撑部分32,其形状为环形碗,以用于接触叶轮叶片34的传动侧边缘。在叶片支撑部分32的径向外侧,径向延伸区段16a包括径向延伸壁36,该径向延伸壁36形成叶轮离合器,从滚圆的叶片支撑部分32的外周径向向外突出,以限定环形壁,该环形壁具有平坦的环形径向延伸的涡轮面对表面36a。因此,叶轮离合器和叶轮壳16形成为单件。在叶片支撑部分32的径向内侧,径向延伸区段16a包括从叶片支撑部分32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内径向延伸部39。延伸部39的径向内端部连接到叶轮毂41。

摩擦材料40结合到外径向延伸部30的径向延伸的叶轮面对表面30a上,用于接合径向延伸壁36。在其他实施例中,替代于或附加于结合到外径向延伸部30,摩擦材料40可结合到径向延伸壁36的径向延伸的涡轮面对表面36a。无论摩擦材料40结合到外径向延伸部30还是径向延伸壁36,摩擦材料40都轴向地设置在表面30a,36a之间。

变矩器10还包括轴向地定位于涡轮20和叶轮18之间的定子42,以在流体到达叶轮18之前重定向从涡轮叶片26的流体流动,以增加变矩器10的效率。定子42包括定子铸件,该定子铸件包括多个叶片46和一定子本体48。定子42还包括通过定心板52保持在定子本体48内的单向离合器50。轴向地定位于定子42和叶轮18之间的轴向止推垫圈54在定心板52的外周处固定至定子42。

减振组件62定位在前盖12和涡轮20之间,且构造成用于将扭矩从涡轮20传递到变速器输入轴63。减振组件62包括驱动板64,驱动板64通过多个周向间隔开的铆钉65固定到涡轮20的内径向延伸部31。驱动板64在其径向外端部处包括多个周向间隔开的凸台66,以用于旋转地接合多个周向间隔开的弹簧68。减振组件62还包括保持弹簧68的弹簧保持器70。弹簧保持器70形成在减振法兰72的径向外端部上,减振法兰72固定到减振毂74,减振毂74包括用于接合变速器输入轴63的花键外周表面的花键内周表面。在变矩器10的操作期间,扭矩通过铆钉65从涡轮20传递到驱动板64。进而,驱动板64的驱动凸台66旋转地驱动弹簧68,弹簧68通过弹簧保持器70旋转地驱动法兰72。

减振组件62径向紧凑且适配到由滚圆的叶片支撑部分28的径向内半部形成的凹陷中,且由弹簧保持器70的最外周限定的、减振组件62的最外周处于滚圆的叶片支撑部分28的径向内半部的至少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的径向内侧。弹簧保持器70的一部分也与滚圆的叶片支撑部分28轴向重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叶轮壳16包括轴向延伸区段16b,轴向延伸区段16b围绕涡轮20,包括边沿76,边沿76比传统的叶轮边沿轴向延伸得更远,用于连接到发动机驱动板组件78。在该实施例中,驱动板组件78包括:驱动板80;成多个紧固件82形式的径向内连接器,以用于将驱动板80连接到发动机曲轴84;和成多个紧固件86形式的径向外连接器,紧固件86可以是螺栓,用于将驱动板80连接到变矩器10。叶轮壳16还包括固定到轴向延伸区段16b的连接器,更特别地,该连接器在该实施例中成凸耳环88的形式,凸耳环88通过焊接部90固定到边沿76的轴向面向的径向延伸的边缘76a,焊接部90在边沿76处从轴向延伸区段16b的外周表面76b延伸至凸耳环88的轴向面向的径向延伸的边缘88a。凸耳环88设有多个周向间隔开的轴向延伸的孔92,孔9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是带螺纹的,在其中形成螺纹以用于接收紧固件86,以将叶轮壳16固定到驱动板80,紧固件8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是带螺纹的螺栓。紧固件86还穿过形成在驱动板80中的孔80a,且驱动板80轴向地夹在凸耳环88和紧固件86的头部86a之间。

前盖12包括前导部12a,前导部12a用于嵌入曲轴84的盲孔84a中,以使前盖12与曲轴84对齐。在前导部12a的径向外侧,前盖12远离曲轴84朝向减振组件62轴向地突伸,以提供止推表面12b,用于接触连接到减振法兰72的止推垫圈94。在止推表面12b的径向外侧,前盖12朝向前盖轴向突伸,以形成与弹簧保持器70的滚圆表面的一部分的轮廓相适的轮廓区段12c。在轮廓区段12c的径向外侧,前盖12还包括倾斜区段12d,该倾斜区段12d远离曲轴84逐渐倾斜,同时径向向外延伸。在前盖12的最外周处,在倾斜区段12d的径向外侧,前盖12设置有轴向延伸区段12e,轴向延伸区段12e轴向地远离倾斜区段12d的径向外端部且轴向地朝向驱动板80突出,限定出前盖12的外周表面12f。外周表面12f接触叶轮壳16的轴向延伸区段16b的内周表面16c,且轴向延伸区段12e焊接到轴向延伸区段16b。更特别地,焊接部96设在轴向延伸区段12e的边沿98处和内周表面16c处。

变矩器10、特别是前盖12和叶轮16的结构,使用延伸的叶轮边沿76以产生基准面,从而提供了选择配合的叶轮闭合结构,为此变矩器10可固定到不同设计的发动机部件。这样,可更容易地实现紧密的整体高度公差,因为仅单个部件——叶轮——来全部堆叠用于整体高度公差,而不是传统的两个部件(即,盖和叶轮)。延伸的边沿76设有凸耳环88,以用于附接到不同的驱动板。因此,可使用标准加工工艺来形成从凸耳环88的发动机侧平面100到叶轮毂41的端部102的紧密公差。然后,为了将端部102的游隙变化从叠加公差消除,端部102的游隙可被测量,并用于达到端部102的期望游隙(将该部件整体闭合,然后将盖移动回到期望值)。可通过移动前盖12并使叶轮18固定来完成该过程。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变矩器110。变矩器110以与变矩器10相同的方式构造,只不过变矩器110的叶轮壳116在长度上延伸得更远,且包括形成连接器的折叠部分118,而不是将连接器设置为固定到轴向延伸区段16b的凸耳环88。更特别地,叶轮壳116的轴向延伸区段116b在第一弯曲部120处合并成折叠部分的第一径向延伸区段118a,且径向延伸区段118a大致垂直于轴向延伸区段116b和中心轴线11。然后,第一径向延伸区段118a在弯曲部118c处与第二径向延伸区段118b合并,且径向延伸区段118a,118b彼此平行,以使得第一径向延伸区段118a的朝前的径向延伸表面118d接触第二径向延伸区段118b的朝后的径向延伸表面118e。折叠部分118设有多个周向间隔开的轴向延伸的孔122,孔122穿过径向延伸区段118a,118b,且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是带螺纹的,在其中形成螺纹以用于接收紧固件86,从而将叶轮壳116固定到驱动板80。变矩器110可以以与变矩器110相同的方式与发动机和变速器部件对准。

在前述说明书中,已经参考特定示例性实施例及其示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本发明的更广泛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以说明性方式而非限制性意义来看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