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双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85730发布日期:2019-04-20 06:4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动车的双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离合器,用于将机动车的驱动轴与变速器的两个变速器输入轴中的一个离合,所述双离合器具有至少一个对压板和两个挤压板,用于摩擦锁合地挤压在所述至少一个对压板和每个挤压板之间的相应的离合器盘。



背景技术:

由de102013207694a1已知这种双离合器。在此,第一挤压板沿轴向方向布置在对压板的第一侧上,并且在对压板的对置的第二侧上布置离合器盖以及第一杠杆弹簧,其中,第一挤压板能经由拉杆通过第一杠杆弹簧相对于至少一个对压板和离合器盖沿轴向方向移位。拉杆具有用于第一杠杆弹簧的、环形的滚动支承部以及多个牵引件,所述牵引件分别从滚动支承部在轴向方向上朝第一挤压板延伸。通过牵引件,拉杆在轴向方向上越过对压板与第一挤压板连接。

使用弹簧件、例如板簧,用于传递扭矩并提供挤压板的轴向可移位性,所述板簧将第一挤压板与在轴向方向上位置固定的对压板连接。所述板簧通常布置在对压板的第一侧上并且至少在周向方向上从那里朝第一挤压板上的附接点延伸。也已知的是,将第一挤压板上的附接点与第一挤压板上的牵引件的附接点联合。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不同长度的牵引件,因为通常只为一个子离合器设置三个板簧组,但设置更多的牵引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是,在结构上和/或功能上改善由de102013207694a1已知的双离合器。尤其地,应实现尽可能节省安装空间地布置板簧。

该任务借助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双离合器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本发明的其他有利构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单独列出的特征能够以技术上有意义的方式彼此组合,并且能够限定本发明的其他构型。此外,在说明书中详细地表达和阐明了权利要求中提出的特征,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其他优选构型。

提出一种双离合器,用于将机动车的驱动轴与变速器的两个变速器输入轴中的一个离合。所述双离合器包括至少一个对压板和两个挤压板,用于摩擦锁合地挤压在所述至少一个对压板和每个挤压板之间的相应的离合器盘,其中,第一挤压板沿轴向方向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对压板的第一侧上。所述双离合器还包括离合器盖以及第一杠杆弹簧,在所述至少一个对压板的与所述第一侧对置的第二侧上布置所述离合器盖以及第一杠杆弹簧。所述第一挤压板能经由至少一个拉杆通过所述第一杠杆弹簧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对压板和所述离合器盖沿轴向方向移位。此外,所述双离合器包括至少一个板簧,用于传递扭矩并确保第一挤压板的移位,所述至少一个板簧一方面附接在能在轴向方向上随第一挤压板移位的至少一个拉杆上,另一方面附接在离合器盖或所述至少一个对压板上。

在此,全部引用开头所提及的de102013207694a1。尤其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基本上对应于de102013207694a1的双离合器。

尤其双离合器也能够具有多个对压板,所述对压板布置为在轴向方向上位置固定,并且挤压板能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对压板移位。在此,双离合器也具有拉杆,所述拉杆布置在对压板的第二侧上并且与第一杠杆弹簧共同作用,用于使布置在对压板的第一侧上的第一挤压板移位。

尤其在周向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板簧(或板簧组),所述板簧在周向方向上均匀地彼此间隔地布置。

优选所述至少一个板簧在轴向方向上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对压板的第二侧上。

所述至少一个板簧的在此所提出的布置能够在周向方向上在第一挤压板和对压板之间的区域中赢得安装空间。尤其这对于具有较小外直径的双离合器是有利的。

尤其所述至少一个拉杆通过多个牵引件与第一挤压板连接,所述牵引件分别从用于第一杠杆弹簧的滚动支承部在轴向方向上朝第一挤压板延伸,其中,所述牵引件布置为沿周向方向分布。在此,至少一个板簧布置在两个在周向方向上相邻地布置的牵引件之间,并通过第一附接点与离合器盖或所述至少一个对压板连接,并通过第二附接点与所述至少一个拉杆连接。

优选地,第一附接点和第二附接点布置为在径向方向上重叠。布置为在径向方向上重叠尤其意味着,所述至少一个板簧基本上在周向方向上(且必要时附加地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然后,第一附接点和第二附接点布置在距双离合器的旋转轴线基本相等的距离处。

尤其地,第一附接点布置为比第二附接点更靠近第一侧。这尤其意味着至少一个板簧从第一附接点出发在轴向方向上从第一侧朝第二侧延伸。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拉杆从与第一挤压板的连接部出发在轴向方向上延伸超过第一附接点。由此,拉杆或拉杆的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牵引件在轴向方向上从第二侧出发朝第一侧的方向延伸越过第一附接点。

尤其所述至少一个拉杆具有用于第一杠杆弹簧的、环形的滚动支承部并且通过多个牵引件与第一挤压板在第三附接点上连接,所述牵引件分别从所述滚动支承部在轴向方向上朝第一挤压板延伸,其中,每个第三附接点和滚动支承部之间的间距在轴向方向上分别大小相同。

环形的滚动支承部布置在轴向方向上的在周向方向上相同的位置上。由此,能够在操作摩擦离合器时支撑尤其环形的第一杠杆弹簧,从而拉杆能够通过第一杠杆弹簧在轴向方向上移位,因而第一挤压板能够在轴向方向上移位。板簧的在此所提出的布置现在能够实现牵引件的相应相等长度的实施方式,所述牵引件作为拉杆的一部分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由此,能够确保第一挤压板的均匀操作。

尤其所述至少一个板簧通过第一附接点与离合器盖连接,其中,第一附接点布置在离合器盖的第一附接面上,其中,第一附接面布置为在轴向方向上与在离合器盖和至少一个对压板之间的连接部间隔开。

优选所述至少一个拉杆通过多个牵引件与第一挤压板连接,所述牵引件分别从滚动支承部在轴向方向上朝第一挤压板延伸,其中,牵引件布置为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分布并通过在周向方向上环绕的凸缘连接;其中,第二附接点布置在拉杆的第二附接面上,其中,第二附接面构造在所述凸缘上。

尤其环形的滚动支承部在径向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凸缘内。

根据另一构型,所述至少一个拉杆通过多个牵引件与第一挤压板在第三附接点上连接,所述牵引件分别从滚动支承部在轴向方向上朝第一挤压板延伸,其中,牵引件布置为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分布并通过在周向方向上环绕的凸缘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板簧通过第二附接点与所述至少一个拉杆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附接点布置在拉杆的第三附接面上,其中,第三附接面通过在所述牵引件的每个牵引件上的第一凸肩构造,其中,第三附接面布置为在轴向方向上与第三附接点且与所述凸缘间隔开。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地阐明本发明以及技术环境。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不应受所示实施例限制。尤其除非另有明确说明,也能够提取在附图中阐明的事实的子方面,并与本说明书的其它组成部分和知识和/或附图组合。尤其要注意的是,附图和尤其所示尺寸比例仅是示意性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对象,从而在必要时能够补充地考虑来自其他附图的阐释。其示出了:

图1:具有根据de102013207694a1的双离合器的机动车,其中,在侧视图中仅部分地示出了该双离合器且在剖视图中示出了该双离合器;

图2:根据第一实施变型的双离合器的部件的立体视图;和

图3:根据第二实施变型的双离合器的部件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具有根据de102013207694a1的双离合器1的机动车3,其中,在侧视图中仅部分地示出了该双离合器1并且在剖视图中示出了该双离合器1。参考de102013207694a1对双离合器1的说明,在这种情况中完全引用该文献。

在de102013207694a1中实施的是,第一挤压板8通过板簧18抗扭转地与对压板7连接,然而能受限地在轴向方向上移位。参考de102013207694a1对双离合器1中的板簧18的功能性说明,也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引用该说明。图1中未示出板簧18。因此,考虑图1用于说明目前提出的双离合器1。

双离合器1设置为用于将机动车3的驱动轴2与变速器6的两个变速器输入轴4、5中的一个离合,其中,所述构件具有共用的旋转轴线32。双离合器1包括对压板7和两个挤压板8、9,用于摩擦锁合地挤压在对压板7和每个挤压板8、9之间的相应的离合器盘10、11。第一挤压板8布置在对压板7的第一侧12上,并且在对压板7的对置的第二侧15上布置离合器盖13以及第一杠杆弹簧14,其中,第一挤压板8能经由拉杆16通过第一杠杆弹簧14相对于离合器盖13沿轴向方向17移位。

通过用于两个摩擦离合器的共用的对压板7得到按照“三板设计方案”的双离合器1。

此外,双离合器1包括多个板簧18,用于传递扭矩并确保第一挤压板8的移位,所述板簧一方面附接在能在轴向方向17上随第一挤压板8移位的至少一个拉杆16上,另一方面附接在离合器盖13上或至少一个对压板7上。板簧18在轴向方向17上布置在对压板7的第二侧15上(见图2和3)。

拉杆16通过多个牵引件19与第一挤压板8在第三附接点25上连接,所述牵引件分别从用于第一杠杆弹簧14的、环形的滚动支承部20在轴向方向17上朝第一挤压板8延伸,其中,牵引件19布置为沿周向方向21分布。牵引件19沿周向方向21通过在周向方向21上环绕的凸缘28彼此连接。环形的滚动支承部20在径向方向17上布置在凸缘28内。在每个第三附接点25和滚动支承部20之间的间距26在轴向方向17上分别大小相同。

环形的滚动支承部20布置在轴向方向17的在周向方向21上相同的位置上。由此,能够在操作摩擦离合器时支撑环形的第一杠杆弹簧14,从而拉杆16能够通过第一杠杆弹簧14在轴向方向17上移位,因而第一挤压板8能够在轴向方向上移位。板簧18的在此所提出的布置能够实现牵引件19的相应相等长度的实施方式,所述牵引件作为拉杆16的一部分在轴向方向17上延伸。由此,能够确保第一挤压板8的均匀操作。

图2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变型的双离合器1的部件的立体视图。板簧18布置在拉杆16的两个在周向方向21上相邻地布置的牵引件19之间,并通过第一附接点22与离合器盖13连接,并通过第二附接点23与拉杆16连接。第一附接点22和第二附接点23布置为在径向方向24上重叠。第一附接点22和第二附接点23布置在与双离合器1的旋转轴线32基本相等的距离处。

第一附接点22布置为比第二附接点23更靠近第一侧12。即,板簧18从第一附接点22出发在轴向方向17上从第一侧12朝第二侧15延伸。

拉杆16从第一挤压板8上的第三附接点25出发在轴向方向17上延伸超过第一附接点22。因此,拉杆16或拉杆16的在轴向方向17上延伸的牵引件19在轴向方向17上从第二侧15出发朝第一侧12的方向延伸越过第一附接点22。

在第一实施变型中,板簧18通过第一附接点22与离合器盖13连接,其中,第一附接点22布置在离合器盖13的第一附接面27上,其中,第一附接面27布置为在轴向方向17上与离合器盖13和对压板7之间的连接部33间隔开。因此,离合器盖13在此具有附加的第二凸肩34,从而第一附接面27能够沿轴向方向17布置在通过板簧18和(在此在拉杆16的凸缘28上的)第二附接点23所预定的位置上。在此,板簧18的第二附接点23布置在拉杆16的第二附接面29上,其中,第二附接面29构造在凸缘28上。

图3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变型的双离合器1的部件的立体视图。参考图1和2的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变型不同,板簧18通过第二附接点23与拉杆16连接,其中,第二附接点23布置在拉杆16的第三附接面30上,其中,第三附接面30通过所述牵引件19的每个牵引件上的第一凸肩31构造,其中,第三附接面30布置为在轴向方向17上与第三附接点25且与凸缘28间隔开。因此,在所述第二实施变型中,拉杆16的每个牵引件19分别具有附加的第一凸肩31,从而第三附接面30能够沿轴向方向17布置在通过板簧18和(在此在离合器盖13上的或在到对压板7的连接部上的;必要时也直接在对压板7上的)第一附接点22所预定的位置上。

附图标记列表

1双离合器

2驱动轴

3机动车

4第一离合器输入轴

5第二离合器输入轴

6变速器

7对压板

8第一挤压板

9第二挤压板

10第一离合器盘

11第二离合器盘

12第一侧

13离合器盖

14第一杠杆弹簧

15第二侧

16拉杆

17轴向方向

18板簧

19牵引件

20滚动支承部

21周向方向

22第一附接点

23第二附接点

24径向方向

25第三附接点

26间距

27第一附接面

28凸缘

29第二附接面

30第三附接面

31第一凸肩

32旋转轴线

33连接部

34第二凸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