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9212发布日期:2018-09-18 17:42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数据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采集,又称数据获取,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集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处理,是利用一种装置从系统外部采集数据并输入到系统内部的一个接口,数据采集技术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比如摄像头和麦克风等都是数据采集工具。

被采集数据是已被转换为电讯号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水位、风速、压力等,可以是模拟量,也可以是数字量。采集一般是采样方式,即隔一定时间(称采样周期)对同一点数据重复采集。采集的数据大多是瞬时值,也可是某段时间内的一个特征值。准确的数据测量是数据采集的基础。数据量测方法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检测元件多种多样。不论哪种方法和元件,均以不影响被测对象状态和测量环境为前提,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数据采集含义很广,包括对面状连续物理量的采集。在计算机辅助制图、测图、设计中,对图形或图像数字化过程也可称为数据采集,此时被采集的是几何量或物理量,如灰度数据。

数据采集通常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从数据源收集、识别和选取数据的过程。另一种是数字化、电子扫描系统的记录过程以及内容和属性的编码过程。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了:可视化的报表定义、审核关系的定义、报表的审批和发布、数据填报、数据预处理、数据评审、综合查询统计等功能模块。通过信息采集网络化和数字化,扩大数据采集的覆盖范围,提高审核工作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最终实现相关业务工作管理现代化、程序规范化、决策科学化,服务网络化。

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或者其他专用测试平台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数据采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及分布式领域,数据采集领域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首先,分布式控制应用场合中的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次,总线兼容型数据采集插件的数量不断增大,与个人计算机兼容的数据采集系统的数量也在增加。国内外各种数据采集机先后问世,将数据采集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随着通信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采集系统在户外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现有的数据采集系统在户外使用,尤其是在对野外恶劣地质状况进行监测时,使用不方便,且在户外恶劣条件下,数据采集系统很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数据采集系统在户外使用,尤其是在对野外恶劣地质状况进行监测时,使用不方便,且在户外恶劣条件下,数据采集系统很容易损坏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数据采集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采集系统本体和固定架,固定架包括底座和侧板,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内设置有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上贯穿设置有螺杆,螺杆一端与第一导向槽相连,另一端位于底座外,且螺杆能够绕其自身轴线方向转动;侧板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槽,采集系统本体上设置有第二滑动块,第二滑动块能够沿第二导向槽移动;第一滑动块上设置有压紧板,螺杆转动时,压紧板在底座上移动,采集系统本体设置在侧板和压紧板之间;底座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转动螺杆使压紧板将采集系统本体夹紧在底座上,避免采集系统本体掉落损坏,同时也便于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位于所述底座外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板靠近所述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层。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由橡胶或海绵制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转动螺杆使压紧板将采集系统本体夹紧在底座上,避免采集系统本体掉落损坏,同时也便于移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导向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采集系统本体,2-固定架,3-底座,4-侧板,5-第一导向槽,6-第一滑动块,7-螺杆,8-第二导向槽,9-第二滑动块,10-压紧板,11-驱动装置,12-缓冲层,13-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采集系统本体1和固定架2,固定架2包括底座3和侧板4,底座3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5,第一导向槽5内设置有第一滑动块6,第一滑动块6上贯穿设置有螺杆7,螺杆7一端与第一导向槽5相连,另一端位于底座3外,且螺杆7能够绕其自身轴线方向转动;侧板4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槽8,采集系统本体1上设置有第二滑动块9,第二滑动块9能够沿第二导向槽8移动;第一滑动块6上设置有压紧板10,螺杆7转动时,压紧板10在底座3上移动,采集系统本体1设置在侧板4和压紧板10之间;底座3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3。

转动螺杆7使压紧板10将采集系统本体1夹紧在底座3上,避免采集系统本体1掉落,同时也便于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螺杆7位于底座3外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装置11,压紧板10靠近侧板4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层12,缓冲层12由橡胶或海绵制成。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