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流体测控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4614发布日期:2018-09-07 23:18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需要进行集中润滑的润滑脂流向控制分配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式流体测控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冶金、矿山、建材、电力、化工等行业的大型机械设备中普遍开始采用集中润滑。但常规的控制分配阀需要对阀体内各处流道的通断控制,由于需要控制的流道多,对阀体加工精度要求也高。例如专利:一种流体流向控制阀及阀组系统(授权公告号为:cn102022612b,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04月03日),即使是将每个流道的开关控制距离压缩到4毫米、中间密封三毫米,再加上头尾装配驱动槽,控制八个流道的柱塞最少也要100毫米长,柱塞长,阀体的体积也就必然要大,显得笨重、不精巧。而且湿式电磁铁的阀芯额定行程在3毫米左右,其密封长度较短,密封效果势必较差;此外,流体压力容易把阀芯压向油腔的一边,使得阀芯与阀体的摩擦力增大,阀芯不易动作,容易出现卡堵现象,而且油压越高卡堵现象越为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不易卡堵的旋转式流体测控阀,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式流体测控阀,包括阀体和大阀芯,所述阀体上开设有阀腔,所述阀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沿所述阀腔的周向均布有四的整数倍个的油口,所述油口分别用于连接进油管或出油管,且连接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的所述油口间隔设置,所述大阀芯设置在所述阀腔中,所述大阀芯相对于所述阀腔能够旋转且保持密封,所述大阀芯的上部开设有一上阀芯孔,所述大阀芯的下部开设有一下阀芯孔,所述上阀芯孔与所述下阀芯孔连通;所述上阀芯孔与所述阀体上部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油口连通,所述下阀芯孔与所述阀体下部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油口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小阀芯,所述小阀芯设置在所述大阀芯的阀芯中孔内,所述小阀芯相对于所述阀芯中孔能够在轴向方向上滑动且保持密封,所述上阀芯孔与所述下阀芯孔通过所述阀芯中孔连通,所述小阀芯的密封长度小于所述上阀芯孔与所述下阀芯孔的最大外缘间距;所述阀芯中孔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堵头,所述堵头能够限制所述小阀芯的密封部分不封堵所述上阀芯孔和所述下阀芯孔。

优选地,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大阀芯在阀腔中旋转。

优选地,连接所述进油管的所述油口通过所述阀体上的油路并联设置;与所述阀体上部的油口连接的所述出油管通过底座上的第一油路并联,所述第一油路的出油口与第一润滑点连通,与所述阀体下部的油口连接的所述出油管通过底座上的第二油路并联,所述第二油路的出油口与第二润滑点连通。

优选地,所述上阀芯孔与所述下阀芯孔彼此垂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旋转式流体测控阀,包括阀体和大阀芯,所述阀体上开设有阀腔,所述阀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沿所述阀腔的周向均布有四的整数倍个油口,所述油口分别用于连接进油管或出油管,且连接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的所述油口间隔设置,所述大阀芯设置在所述阀腔中,所述大阀芯相对于所述阀腔能够旋转且保持密封,所述大阀芯的上部开设有一上阀芯孔,所述大阀芯的下部开设有一下阀芯孔,所述上阀芯孔与所述下阀芯孔连通;所述上阀芯孔与所述阀体上部的一个所述油口连通,所述下阀芯孔与所述阀体下部的一个所述油口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小阀芯,所述小阀芯设置在所述大阀芯的阀芯中孔内,所述小阀芯相对于所述阀芯中孔能够在轴向方向上滑动且保持密封,所述上阀芯孔与所述下阀芯孔通过所述阀芯中孔连通,所述小阀芯的密封长度小于所述上阀芯孔与所述下阀芯孔的最大外缘间距;所述阀芯中孔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堵头,所述堵头能够限制所述小阀芯的密封部分不封堵所述上阀芯孔和所述下阀芯孔。

优选地,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大阀芯在阀腔中旋转。

优选地,连接所述进油管的所述油口通过所述阀体上的油路并联设置;与所述阀体上部的油口连接的任一个所述出油管和与其相邻的且与所述阀体下部的油口连接的一个所述出油管通过底座上的油路并联,所述油路的出油口与润滑点连通。

优选地,所述上阀芯孔与所述下阀芯孔彼此垂直。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油口沿阀腔周向均布,各个油口之间的距离大,大阀芯在阀腔中旋转,利用油口的周向距离配合大阀芯的外壁来密封,其密封长度远大于电磁铁的移动距离,各个油口不容易串油。

本发明的大阀芯各向受力平衡,不会跑偏,使得大阀芯都做轻盈且不易卡堵;此外,电机施加给大阀芯的旋转力矩能够远大于普通电磁铁的对阀芯的驱动力,进一步降低了卡堵现象发生的概率。

本发明的旋转式流体测控阀可选择为两个或四个润滑点供油。

若不设置小阀芯,本发明可在第一油路的出油口和第二油路的出油口处获得连续的出油;若设置小阀芯,本发明可在第一油路的出油口和第二油路的出油口处获得定量的出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旋转式流体测控阀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一;

图3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二;

图4为实施例一的工作状态图一;

图5为实施例一的工作状态图二;

图6为本发明旋转式流体测控阀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剖视示意图一;

图8为图6的剖视示意图二;

图9为实施例二的工作状态图一;

图10为实施例二的工作状态图二;

图11为实施例二的工作状态图三;

图12为实施例二的工作状态图四;

其中:1-阀体,2-大阀芯,3-上阀芯孔,4-下阀芯孔,5-小阀芯,6-堵头,7-第一进油口,8-第一出油口,9-第二进油口,10-第二出油口,11-第三进油口,12-第三出油口,13-第四进油口,14-第四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不易卡堵的旋转式流体测控阀,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式流体测控阀,包括阀体1和大阀芯2,阀体1上开设有阀腔,阀体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沿阀腔的周向均布有四个的油口,油口分别用于连接进油管或出油管,且连接进油管和出油管的油口间隔设置。优选地,阀体1上部左侧的油口设为第一进油口7,上部前侧的油口设为第一出油口8,上部右侧的油口设为第二进油口9,上部后侧的油口设为第二出油口10,下部左侧的油口设为第三进油口11,下部前侧的油口设为第三出油口12,下部右侧的油口设为第四进油口13,下部后侧的油口设为第四出油口14。

大阀芯2设置在阀腔中,大阀芯2与阀腔间隙配合,以使大阀芯2相对于阀腔能够旋转且保持密封为准,大阀芯2优选由一电机驱动在阀腔中旋转,电机与大阀芯2可通过任何的连接结构驱动连接,如联轴器、同步带、齿轮等。大阀芯2的上部开设有一上阀芯孔3,大阀芯2的下部开设有一下阀芯孔4,上阀芯孔3与下阀芯孔4横向贯穿大阀芯2且彼此连通;上阀芯孔3与下阀芯孔4优选彼此垂直设置。上阀芯孔3与阀体1上部相对设置的两个油口连通,下阀芯孔4与阀体1下部相对设置的两个油口连通。连接进油管的油口可通过阀体1上的油路并联设置;为防止润滑点串油,可将与阀体1上部的油口连接的出油管可通过底座上的第一油路并联,第一油路的出油口与第一润滑点连通,与阀体1下部的油口连接的出油管通过底座上的第二油路并联,第二油路的出油口与第二润滑点连通。即将第一出油口8与第二出油口10通过第一油路并联,第三出油口12与第四出油口14通过第二油路并联。此时底座相当于集成在一起的两个三通。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大阀芯2处于如图4所示的工作位置,此时上阀芯孔3与第一进油口7和第二进油口9连通,下阀芯孔4与第三出油口12和第四出油口14连通,在油压的作用下,与第一进油口7和第二进油口9连通的进油管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三出油口12和第四出油口14流出,润滑油通过底座上的第二油路汇合后流至第二润滑点,可以实现为第二润滑点连续供油;电机驱动大阀芯2旋转90°,此时大阀芯2处于如图5所示的工作位置,下阀芯孔4与第三进油口11和第四进油口13连通,上阀芯孔3与第一出油口8和第二出油口10连通,在油压的作用下,与第三进油口11和第四进油口13连通的进油管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一出油口8和第二出油口10流出,润滑油通过底座上的第一油路汇合后流至第一润滑点,可以实现为第一润滑点连续供油;如此循环工作,为两个润滑点供油。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旋转式流体测控阀还可以包括小阀芯5,小阀芯5设置在大阀芯2的阀芯中孔内,小阀芯5相对于阀芯中孔能够在轴向方向上滑动且保持密封,上阀芯孔3与下阀芯孔4通过阀芯中孔连通,小阀芯5的密封长度小于上阀芯孔3与下阀芯孔4的最大外缘间距;阀芯中孔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堵头6,堵头6能够限制小阀芯5的密封部分不封堵上阀芯孔3和下阀芯孔4。优选地,小阀芯5两端各设有一段限位轴,当小阀芯5运动到上部或下部的极限位置时,限位轴的端部与堵头6接触,迫使小阀芯5停止运动,以防止小阀芯5封堵油口。当然,也可设置进油口相对于出油口更靠近外端,当小阀芯5封堵出油口后,小阀芯5会自动停止运动,以防止小阀芯5封堵进油口。

在设置了小阀芯5的状态下,工作原理与上述未设置小阀芯5的原理类似,区别为:在进油口油压的作用下,润滑油驱动小阀芯5向出油口一侧移动,将定量的润滑油通过出油口打出,小阀芯5移动至极限位置后即停止为润滑点供油。在设置了小阀芯5的状态下,本实施例也可以用作流体测量阀。

本实施例能够实现为两个润滑点提供连续或定量的润滑油。在大阀芯2直径较大的情况下,阀体1的上部和下部可分别沿阀腔的周向均布四的整数倍(4n,n为自然数)个油口,以实现为二的整数倍(2n,n为自然数)个润滑点供油。

实施例二

如图6-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上阀芯孔3与下阀芯孔4在横向仅贯穿大阀芯2的一半,上阀芯孔3与阀体1上部的一个油口连通,下阀芯孔4与阀体1下部的一个油口连通。第一出油口8、第二出油口10、第三出油口12和第四出油口14分别连通一润滑点。

在未设置小阀芯5的状态下,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大阀芯2处于如图9所示的工作位置,此时上阀芯孔3与第一进油口7连通,下阀芯孔4与第三出油口12连通,在油压的作用下,与第一进油口7连通的进油管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三出油口12流出,然后流至润滑点为其提供润滑油,可以实现为润滑点连续供油;电机驱动大阀芯2旋转90°,此时大阀芯2处于如图10所示的工作位置,下阀芯孔4与第四进油口13连通,上阀芯孔3与第一出油口8连通,在油压的作用下,与第四进油口13连通的进油管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一出油口8流出,然后流至润滑点为其提供润滑油,可以实现为润滑点连续供油;电机驱动大阀芯2旋转90°,此时大阀芯2处于如图11所示的工作位置,此时上阀芯孔3与第二进油口9连通,下阀芯孔4与第四出油口14连通,在油压的作用下,与第二进油口9连通的进油管中的润滑油通过第四出油口14流出,然后流至润滑点为其提供润滑油,可以实现为润滑点连续供油;电机驱动大阀芯2旋转90°,此时大阀芯2处于如图12所示的工作位置,下阀芯孔4与第三进油口11连通,上阀芯孔3与第二出油口10连通,在油压的作用下,与第三进油口11连通的进油管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二出油口10流出,然后流至润滑点为其提供润滑油,可以实现为润滑点连续供油;如此循环工作,为四个润滑点供油。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旋转式流体测控阀也可以包括小阀芯5,本实施例在设置了小阀芯5的状态下,工作原理与上述未设置小阀芯5的原理类似,区别为:在进油口油压的作用下,润滑油驱动小阀芯5向出油口一侧移动,将定量的润滑油通过出油口打出,小阀芯5移动至极限位置后即停止为润滑点供油。

在设置了小阀芯5的状态下,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底座,但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与阀体1上部的油口连接的任一个出油管和与其相邻的且与阀体1下部的油口连接的一个出油管通过底座上的油路并联,油路的出油口与润滑点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即将第一出油口8与第三出油口12通过底座上的第一油路并联,第一油路的出油口连通第一润滑点;第二出油口10与第四出油口14通过底座上的第二油路并联,第二油路的出油口连通第二润滑点。

本实施例在设置了小阀芯5和底座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可以让润滑油从第一出油口8和第三出油口12不断地交替流出,以在第一润滑点获得任意设定量的润滑油;同理,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可以让润滑油从第二出油口10和第四出油口14不断地交替流出,以在第二润滑点获得任意设定量的润滑油。这样,也可以实现为两个润滑点供油,且通过设定电机不同的正反转次数,为第一润滑点和第二润滑点供给的油量也可不同。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