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8195发布日期:2018-12-08 05:2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转振动减振器,尤其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

背景技术

已知在驱动系中的多种扭转振动减振器。例如已知离合器减振器或者双离合器减振器,所述离合器减振器或者双离合器减振器具有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在所述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之间布置有减振器装置,从而输出元件抵抗减振器装置的回位力相对于输入元件以有限的扭转角可扭转地布置。由此,根据减振器装置的构造能够减轻或者缓冲扭转振动。在此,尤其在输入元件相对于输出元件没有借助于轴承支承的扭转振动减振器中,在扭转振动减振器的运输时会出现输入元件相对于输出元件在径向方向上移动,这装配时或者在调试时可能导致问题。因此,这样的扭转振动减振器的试验台测试零星发生地出现:由此会发生损害扭转振动减振器的碟形弹簧膜或者减振器装置的塑料件。

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设置有板式盘,所述板式盘与输入元件连接并且具有在轴向方向上突出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相对于输出元件的凸出部放置,以避免由于所述凸出部的碰撞而无意的移位。因此,在板式盘上和在输出元件上的凸出部用作输入元件相对于输出元件的粗对中结构。为了使输出元件相对于输入元件的可运动性小,将凸出部车削,这引起限定的轮廓。然而这种车削加工是昂贵的制造步骤,该制造步骤与成本相关联。

也已知下述扭转振动减振器:其中,不是板式盘而是输入元件具有在轴向方向上突出的凸缘,所述凸缘作为从输入元件拉出的凸缘构造为板材件。这种凸缘也必需被车削,以便尽可能准确地实现粗对中结构,这又与成本相关联。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实现一种扭转振动减振器,所述扭转振动减振器简单地构造并且然而在其功能和使用寿命方面符合要求。

本发明的任务借助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扭转振动减振器,其具有输入元件并且具有输出元件,其中,在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之间的转矩流中布置有减振装置,从而输入元件能抵抗减振装置的回位力相对于输出元件扭转,其中,输入件设有贯穿开口,具有螺栓头的螺栓穿过所述贯穿开口,其中,螺栓头布置在输入元件的朝向输出元件的侧上并且从该侧伸出,并且其中,输出元件具有凸缘,所述凸缘在轴向方向上朝向输入元件,其中,该凸缘在轴向方向上朝向输入元件突出到使得该凸缘在轴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搭接螺栓的螺栓头的程度,其中,所述凸缘关于螺栓头布置在径向内部或者径向外部。由此,尤其在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之间不具有用作径向轴承的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的扭转振动减振器中,实现在所使用的螺栓头与所述凸缘之间实现至少一个粗对中结构。如果不存在引起输入元件相对于输出元件(或者反过来)的径向移动的力,则粗对中结构是没有作用的。如果例如在运输时出现这样的力,则输入元件相对于输出元件(或者反过来)的偏转的限制起作用,这引起对中。因为原本就要使用螺栓来拧紧扭转振动减振器,所述螺栓相应地用于多种目的,这降低成本。

特别有利的是,减振装置是具有力存储器的弹簧减振装置,所述力存储器直接地或者间接地不但支撑在输入元件上而且支撑在输出元件上,从而输入元件能抵抗力存储器的回位力相对于输出元件扭转。这样的减振装置在扭转振动减振方面有效地起作用并且另一方面具有能够有效地通过粗对中结构保护的元件。

根据本发明有利的是,输出元件的凸缘由输出元件的毂构成。由此,不需要另外附加的构件,而所述毂也能够用于不同的目的,这进一步地降低成本。

也有利的是,所述毂在径向内部具有齿部区域。由此,能够借助所述齿部区域衔接例如驱动系的元件(例如变速器输出轴或者诸如此类的)。

同样有利的是,输出元件具有盘式件,所述盘式件尤其构造为在径向内部具有毂的板材件或者锻造件。由此,能够构成具有毂的输出元件,而该输出元件不是一件式地制造。由多个元件(所述多个元件例如通过铆接或者焊接等等相互连接)组成的输出元件的构造能够使制造过程变容易,因为由此能够避免用于输出元件的非常复杂的构件。

同样实用的是,凸缘和螺栓头之间的径向间距尤其大地选择为使得螺栓头和凸缘在扭转振动减振器运行时不碰到。所述间距选择为使得通常在运行时出现振动的情况下也不发生凸缘碰在螺栓头上。

此外也实用的是,凸缘和螺栓头之间的径向间距尤其小地选择为使得螺栓头引起相对于凸缘的粗对中。由此,尤其在运输时或者在其他情形下实现:不产生输入元件相对于输出元件的太强的移出。

也实用的是,凸缘和螺栓头之间的径向间距大约在1mm和5mm之间、优选在1.5mm和3mm之间。由此有利地实现,所述间距选择为使得通常在运行时出现振动的情况下也不发生凸缘碰在螺栓头上,并且同时不产生输入元件相对于输出元件的太强的移出。

此外有利的是,在轴向上在输入元件和螺栓头之间布置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在螺栓头径向外部承载有摩擦环,所述摩擦环在轴向上不但支撑在支撑盘上而且支撑在输出元件上。由此,实现在轴向方向上起作用的摩擦装置,所述摩擦装置产生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之间的扭转的摩擦减振。

附图说明

接下来,根据优选的实施例与所属的附图相结合地详细解释本发明。

其示出了:

图1扭转振动减振器的示意性部分截面示图,用于解释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示意性部分截面示图示出扭转振动减振器1。在此,扭转振动减振器1可绕轴线i-i扭转地构造,所述轴线也构成用于轴向方向、径向方向或者周向方向的参照。

扭转振动减振器1具有输入元件2和输出元件3,所述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相对彼此可绕轴线i-i扭转地布置。典型地,输入元件2能够与机动车的驱动系中的元件连接。所述连接能够例如与内燃机的曲轴实现或者也另外地实现。典型地,输出元件3能够与机动车的驱动系中的下游连接的元件连接。所述连接能够是例如与变速器输入轴。在使用作为双离合器减振器的扭转振动减振器1的情况下,扭转振动减振器1能够集成到双离合器中或者连接在其上游。

不但输入元件2而且输出元件3能够分别一件式地或者替代地也多件式地构造,其中,在此构成输入元件或者输出元件的相应的部件相互连接。在图1中可见,输出元件3由多个部件组成,所述多个部件借助于铆接元件8相互连接。在其下方可见法兰6、毂9和质量元件10。

在输入元件2和输出元件3之间的转矩流中布置有减振装置4,从而输入元件2能抵抗减振装置4的回位力相对于输出元件3扭转。优选地并且在图1中示出地,减振装置4是具有力存储器5的弹簧减振装置,所述力存储器直接地或者间接地不但支撑在输入元件2上而且支撑在输出元件3上,从而输入元件2能抵抗力存储器5的回位力相对于输出元件3扭转。在此,力存储器5不但在径向方向上向外而且在周向方向上支撑在输入元件2上,其中,输出元件的法兰6从径向内部作用到力存储器5之间并且在那里在周向方向上支撑在其上。在此,力存储器5优选地被接收在输入元件2的接收部7或者袋部中。替代的构型也是可行的。

输入元件2在径向内部设有贯穿开口11,具有螺栓头13的螺栓12穿过所述贯穿开口,其中,螺栓头13布置在输入元件2的侧14上。在此,输入元件2的侧14朝向输出元件3。由此引起输入元件能够以(从输出元件3离开地指向的)侧15拧紧在例如驱动系的未示出的元件上。

螺栓头在轴向方向上从侧14伸出,所述螺栓头例如是内六角螺栓或者点星型槽螺栓的螺栓头。因为多个这样的螺栓12在输入元件2的周向上分布地布置,所以螺栓头13布置在圆周线上。

在图1中也可见,输出元件3在径向内部具有凸缘16,所述凸缘在轴向方向上朝向输入元件2并且尤其朝向输入元件2、即朝向侧14突出。在此,凸缘16在轴向方向上朝向输入元件2突出到使得其在轴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搭接螺栓12的螺栓头13的程度。在图1中示出,凸缘16关于所述螺栓头13布置在径向内部并且因此在径向内部在轴向方向上部分地搭接螺栓头13。然而替代地,原则上也可行的是,凸缘16关于螺栓头13可能布置在径向外部并且因此在径向外部在轴向方向上部分地搭接螺栓头13。

通过这种轴向搭接实现螺栓头13用于凸缘16的粗对中结构。

图1也示出,输出元件3的凸缘16由输出元件3的毂9构成,所述毂在径向内部具有齿部区域17。例如下游连接的轴能够被接收在该齿部区域17中,然而所述下游连接的轴未示出。

在图1也可见,输出元件3具有盘式件18,所述盘式件尤其构造为板材件或者锻造件,并且,所述盘式件在径向内部具有毂9,例如构造毂9。

在此,凸缘16和螺栓头13之间的径向间距d这样大地选择为使得螺栓头13和凸缘16在扭转振动减振器正常运行时不碰到。而且,凸缘16和螺栓头13之间的径向间距d也小地选择为使得螺栓头13能够引起相对于凸缘16的粗对中。为此,凸缘16和螺栓头13之间的径向间距d例如大致在1mm和5mm之间、优选在1.5mm和3mm之间。

此外,图1的实施例示出,在轴向上在输入元件2和螺栓头13之间布置有支撑盘19,所述支撑盘在螺栓头13的径向外部承载有摩擦环20,所述摩擦环在轴向上不但支撑在支撑盘19而且支撑在输出元件3上、尤其支撑在法兰6的径向内部区域上。摩擦环20借此构成摩擦减振装置。在截面中观察,摩擦环20在径向内部和径向外部具有作为环式区域的在轴向上延伸的臂22、21,所述环式区域与在径向上延伸的环式区域23连接。在此,径向外部的臂21在径向上支撑在支撑盘19上。

根据图1的扭转振动减振器1优选地构造为使得输入元件2和输出元件3之间不设置用作径向轴承的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由此才出现下述问题:输入元件2例如在运输情形下不允许地朝向输出元件3地移位,这借助根据图1的螺栓头13和凸缘16的构型来避免。

附图标记列表

1扭转振动减振器

2输入元件

3输出元件

4减振装置

5力存储器

6法兰

7接收部

8铆接元件

9毂

10质量元件

11贯穿开口

12螺栓

13螺栓头

14侧

15侧

16凸缘

17齿部区域

18盘式件

19支撑盘

20摩擦环

21臂

22臂

23环式区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