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压节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7273发布日期:2018-11-09 19:19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压节流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压节流阀,属于阀门领域。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

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阀门根据材质还分为铸铁阀门,铸钢阀门,不锈钢阀门(201、304、316等),铬钼钢阀门,铬钼钒钢阀门,双相钢阀门,塑料阀门,非标订制阀门等。

申请号为201720881917.6,发明名称为一种具有保压功能的气瓶阀,包括手轮、阀体、阀杆、压帽、阀芯、安全泄放装置,阀体上设有连接气瓶的进气口和外接使用的出气接口,阀体的进气接口处设有保压装置,保压装置由活门、弹簧、弹簧座组成,弹簧座与阀体螺纹连接并通过密封圈密封,活门坐落于阀体进气接口内的活动腔处,活门为大小活塞设计,大活塞外侧设有密封圈,活门一端细长顶杆穿过通气通道,另一端小活塞插入弹簧座内控中并抵压在弹簧上,活门内部设有活门通气通道和通气孔。当气瓶放气使用到设定的压力时,阀能自动关闭,防止气瓶内气体完全用完后空气进入气瓶中,从而保证气瓶内气体的纯度,充气时无需再对气瓶进行抽真空处理,节约了生产成本;但是上述的阀门结构存在的问题是结构复杂,当流速过大时对阀门产生的压力冲击无法减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压节流阀,结构简单,通过分压阀实现节流的同时,在分压阀两侧实现了压力平衡,达到减压的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减压节流阀,包括分压装置、出水通道和进水通道,出水通道与进水通道通过导流通道相连通,构成呈倒u型的结构,两者之间设置分压装置,且分压装置与导流通道相连通,出水通道、分压装置和进水通道三者呈m型结构设置;

所述的分压装置包括分压筒,其内布设第一阀板、第二阀板和第三阀板,第一阀板与第二阀板之间通过第一阀杆固定连接,第二阀板与第三阀板之间通过第二阀杆固定连接,在第三阀板与第二阀板相反的一侧固定第三阀杆,第三阀杆伸出分压筒;

在导流通道内与分压装置相对的侧壁上固定分压半筒,其与第一阀板对应布设,且与第一阀板大小匹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出水通道内安装布设多个过滤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过滤板与出水通道的侧壁呈斜角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第一阀杆与第二阀杆上均开设通孔,且通孔与第一阀板平行开设。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分压阀的设置,实现了导流通道内的节流效果,同时实现了分压阀两侧压力的平衡,达到了减压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出水通道,2为进水通道,3为导流通道,4为第一阀板,5为第二阀板,6为第三阀板,7为第一阀杆,8为第二阀杆,9为第三阀杆,10为分压筒,11为分压半筒。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以下特征部件:1为出水通道,2为进水通道,3为导流通道,4为第一阀板,5为第二阀板,6为第三阀板,7为第一阀杆,8为第二阀杆,9为第三阀杆,10为分压筒,11为分压半筒。

本发明的一种减压节流阀,包括分压装置、出水通道和进水通道,出水通道与进水通道通过导流通道相连通,构成呈倒u型的结构,两者之间设置分压装置,且分压装置与导流通道相连通,出水通道、分压装置和进水通道三者呈m型结构设置;

所述的分压装置包括分压筒,其内布设第一阀板、第二阀板和第三阀板,第一阀板与第二阀板之间通过第一阀杆固定连接,第二阀板与第三阀板之间通过第二阀杆固定连接,在第三阀板与第二阀板相反的一侧固定第三阀杆,第三阀杆伸出分压筒;

在导流通道内与分压装置相对的侧壁上固定分压半筒,其与第一阀板对应布设,且与第一阀板大小匹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出水通道内安装布设多个过滤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过滤板与出水通道的侧壁呈斜角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第一阀杆与第二阀杆上均开设通孔,且通孔与第一阀板平行开设。

使用时,液体由进水通道进入,经过导流通道由出水通道流出,出水通道与进水通道通过导流通道相连通,构成呈倒u型的结构,此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减缓流速的作用;当流速过大时,推动第三阀杆,带动第二阀杆移动,继而带动第一阀杆移动,此时第一阀板伸入导流通道内,第一阀板与分压半筒的距离越来越小,导流通道内的流速越来越慢,当第一阀板与分压半筒完全接触时,液体由开设在第一阀杆、第二阀杆上的通孔内流出,可以减少进水通道的压力,同时实现节流的作用。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

本技术:
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压节流阀,包括分压装置、出水通道和进水通道,出水通道与进水通道通过导流通道相连通,构成呈倒U型的结构,两者之间设置分压装置,且分压装置与导流通道相连通,出水通道、分压装置和进水通道三者呈M型结构设置;所述的分压装置包括分压筒,其内布设第一阀板、第二阀板和第三阀板,第一阀板与第二阀板之间通过第一阀杆固定连接,第二阀板与第三阀板之间通过第二阀杆固定连接,在第三阀板与第二阀板相反的一侧固定第三阀杆,第三阀杆伸出分压筒;在导流通道内与分压装置相对的侧壁上固定分压半筒,其与第一阀板对应布设,且与第一阀板大小匹配;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分压阀实现节流的同时实现了压力平衡,达到减压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施志建;丁恒军;张俊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天域阀业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04
技术公布日:2018.1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