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式景观叠水坝放空导流闸的自动控制安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7274发布日期:2018-11-09 19:1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式景观叠水坝放空导流闸的自动控制安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库防护安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液压式景观叠水坝放空导流闸的自动控制安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五水共治深入入推进,环境改变越来越好,使得人们很喜欢在溪河中游泳,玩耍等,而叠水坝的下部一般会设置有放空导流管,当导流闸打开时,由于水压作用,高处的水坝的水就会通过放空导流管就会吸水排水到低位的水坝中或排到溪流中,而当人处于放空导流管处时就会由于水流被吸出时产生的负压而被吸附在放空导流管中,此时,人就会被淹死或者是人受伤,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压式景观叠水坝放空导流闸的自动控制安全机构,它可以安装在放空导流闸的连接端上,当放空导流闸打开吸水时,人吸附在一个分连接管时,就会自动通过阀板旋转将吸附的分连接管处的侧连接孔覆盖,而另一个分连接管就导通流水,此时,人就不会被吸附在分连接管上,方便脱困,从而大大提高安全性,保护人的生命安全。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液压式景观叠水坝放空导流闸的自动控制安全机构,包括主连接管,所述主连接管的前部的左右两侧通接有两个分连接管,主连接管的后端通接放空导流闸连接端;

所述主连接管的前端的中部设有竖直转轴,竖直转轴的底端和上部铰接在主连接管的下部壁板和上部壁板上,竖直转轴的中部固定有阀板,阀板覆盖一侧的分连接管的后端,竖直转轴的上端伸出主连接管的上部壁板的顶面并固定有第一转动臂,第一转动臂与阀板处于同一平面上,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与主接力器的推杆的端部相连接;

所述主接力器为包括液压缸体,主接力器的推杆的内端伸入液压缸体中并固定有活塞块,活塞块将液压缸体分隔呈远离主接力器的推杆的第一腔体和插套有主接力器的推杆的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的侧壁上通接有第一接头,第二腔体的侧壁上通接有第二接头,主接力器和辅助接力器设置在主连接管、分连接管、水底面或坝体侧壁上;

所述辅助接力器为二位四通阀,二位四通阀的中部腔体中插套有上滑块、中滑块和下滑块,上滑块、中滑块和下滑块固定在主推动杆上,主推动杆的前端伸出二位四通阀的前壁面并连接有滑动块,中部腔体的中部侧壁成型有中部环形槽,中部环形槽的前后两侧的中部腔体的内侧壁上成型有流动环形槽,中部腔体的内侧壁的前部和后部内侧壁上成型有端部环形槽,中部环形槽的侧壁通接有压力进液连接头,后方的流动环形槽的侧壁通接有第一流动连接头,前方的流动环形槽的侧壁通接有第二流动连接头,两个端部环形槽的侧壁上通接有卸压连接头,中滑块覆盖中部环形槽,上滑块和下滑块均覆盖对应的端部环形槽;

第一接头通过连接管与第一流动连接头相连通,第二接头通过连接管与第二流动连接头相通,压力进液连接头通接有竖直进液管,竖直进液管的进液端高于辅助接力器、主接力器、主连接管和分连接管;

所述竖直转轴的上端固定有扇形块,扇形块的后部底面成型有导槽,滑动块插套在导槽中。

所述导槽由上弧形槽和下弧形槽组成,上弧形槽的左右两端向后弧形延伸并与下弧形槽的左右成型在一起,滑动块为圆柱块体。

所述竖直进液管的顶端靠近水面,竖直进液管通过固定块固定在坝体侧壁上。

所述竖直进液管的顶端固定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覆盖述竖直进液管的顶端进液口。

所述过滤机构为过滤罩。

所述主接力器的推杆的端部固定有柔性连接块,柔性连接块的中部具有安装槽,安装槽中插套有移动块和两个缓冲弹簧,移动块夹持在两个缓冲弹簧之间,两个缓冲弹簧的外端固定在安装槽的内壁面上,移动块的中部连接轴上铰接有第一转动臂。

所述移动块的中部连接轴上铰接有第二转动臂,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铰接在辅助块上,辅助块上铰接有第三转动臂,第三转动臂的另一端固定有拉簧,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滑动块上。

所述两个分连接管的前端为竖直部,后端为斜向部,主接力器远离主接力器的推杆的一端铰接在左侧的分连接管的竖直部上,辅助接力器固定在主连接管上,辅助块设置在主连接管的前方。

所述两个分连接管的斜向部之间呈100°至150°。

两个卸压连接头通过连接管与总泄压头相通,总泄压头通接主连接管的后部。

本发明的突出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可以安装在放空导流闸的连接端上,当放空导流闸打开吸水时,人吸附在一个分连接管时,就会自动通过阀板旋转将吸附的分连接管处的侧连接孔覆盖,而另一个分连接管就导通流水,此时,人就不会被吸附在分连接管上,方便脱困,从而大大提高安全性,保护人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简易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连接管和主连接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安装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液压式景观叠水坝放空导流闸的自动控制安全机构,包括主连接管10,所述主连接管10的前部的左右两侧通接有两个分连接管20,本实施例中主连接管10由上部壁板、下部壁板和中部侧板焊接而成,中部侧板的左右两侧的中部向外侧凸出,两个分连接管20焊接固定在中部侧板的左右两侧的前部处,两个分连接管20的后端伸入主连接管10中,主连接管10的后端通接放空导流闸连接端;

所述主连接管10的前端的中部设有竖直转轴12,竖直转轴12的底端和上部铰接在主连接管10的下部壁板和上部壁板上,竖直转轴12的中部固定有阀板13,阀板13覆盖一侧的分连接管20的后端,竖直转轴12的上端伸出主连接管10的上部壁板的顶面并固定有第一转动臂14,第一转动臂14与阀板13处于同一平面上,第一转动臂14的另一端与主接力器30的推杆的端部相连接;

所述主接力器30为包括液压缸体31,主接力器30的推杆的内端伸入液压缸体31中并固定有活塞块32,活塞块32将液压缸体31分隔呈远离主接力器30的推杆的第一腔体33和插套有主接力器30的推杆的第二腔体34,第一腔体33的侧壁上通接有第一接头331,第二腔体34的侧壁上通接有第二接头341,主接力器30和辅助接力器40设置在主连接管10、分连接管20、水底面或坝体侧壁上;

所述辅助接力器40为二位四通阀,二位四通阀的中部腔体41中插套有上滑块42、中滑块43和下滑块44,上滑块42、中滑块43和下滑块44固定在主推动杆45上,主推动杆45的前端伸出二位四通阀的前壁面并连接有滑动块46,中部腔体41的中部侧壁成型有中部环形槽411,中部环形槽411的前后两侧的中部腔体41的内侧壁上成型有流动环形槽412,中部腔体41的内侧壁的前部和后部内侧壁上成型有端部环形槽413,中部环形槽411的侧壁通接有压力进液连接头1,后方的流动环形槽412的侧壁通接有第一流动连接头2,前方的流动环形槽412的侧壁通接有第二流动连接头3,两个端部环形槽412的侧壁上通接有卸压连接头4,中滑块43覆盖中部环形槽411,上滑块42和下滑块44均覆盖对应的端部环形槽413;

第一接头331通过连接管与第一流动连接头2相连通,第二接头341通过连接管与第二流动连接头3相通,压力进液连接头1通接有竖直进液管4,竖直进液管4的进液端高于辅助接力器40、主接力器30、主连接管10和分连接管20;

所述竖直转轴12的上端固定有扇形块50,扇形块50的后部底面成型有导槽51(本实施例中,扇形块50的顶面成型有导槽51),滑动块46插套在导槽51中。

进一步的说,所述导槽51由上弧形槽511和下弧形槽512组成,上弧形槽511的左右两端向后弧形延伸并与下弧形槽512的左右成型在一起,滑动块46为圆柱块体。

进一步的说,所述竖直进液管4的顶端靠近水面,竖直进液管4通过固定块固定在坝体侧壁上。

进一步的说,所述竖直进液管4的顶端固定有过滤机构5,过滤机构5覆盖述竖直进液管4的顶端进液口。

进一步的说,所述过滤机构5为过滤罩。

进一步的说,所述主接力器30的推杆的端部固定有柔性连接块60,柔性连接块60的中部具有安装槽61,安装槽61中插套有移动块62和两个缓冲弹簧63,移动块62的前后壁面具有凹槽,安装槽61的内壁面插套在凹槽中,从而可以实现移动块62沿着安装槽61进行左右移动,移动块62不会产生位置固定卡死,而一直处于左右摆动的状态,移动块62夹持在两个缓冲弹簧63之间,两个缓冲弹簧63的外端固定在安装槽61的内壁面上,移动块62的中部连接轴上铰接有第一转动臂14。

进一步的说,所述移动块62的中部连接轴上铰接有第二转动臂6,第二转动臂6的另一端铰接在辅助块7上,辅助块7上铰接有第三转动臂8,第三转动臂8的另一端固定有拉簧9,拉簧9的另一端固定在滑动块46上。

进一步的说,所述两个分连接管20的前端为竖直部,后端为斜向部,主接力器30远离主接力器30的推杆的一端铰接在左侧的分连接管20的竖直部上,辅助接力器40固定在主连接管10上,辅助块7设置在主连接管10的前方,辅助块7可以固定在主连接管10的前方的地面上,或者是主连接管10的下部壁板的前部延伸一块延伸板体,辅助块7固定在延伸板体上。

进一步的说,所述两个分连接管20的斜向部之间呈100°至150°,一般为120°。

进一步的说,两个卸压连接头4通过连接管与总泄压头100相通,总泄压头100通接主连接管10的后部。

工作原理:当放空导流闸开启时,其左侧的分连接管20进水流动,而右侧的分连接管20的后端被阀板13覆盖,当人被左侧的分连接管20吸附时,此时,左侧的分连接管20无法吸附,此时,就会使得主连接管10形成负压,此时,右侧的分连接管20会多吸入水液从而对阀板13产生一定的冲击,在阀板13产生一定的冲击后就会产生细微的转动,使得竖直转轴12产生细微转动,就使得移动块62向右微动,此时,阀板13就向左转动,水液逐步进入,竖直转轴12转动就带动了扇形块50、第一转动臂14进行顺时针转动,第二转动臂6和第三转动臂8进行逆时针转动,在扇形块50转动时,由于拉簧9的作用,使得滑动块46由导槽51的左端进入上弧形槽511中并紧靠上弧形槽511的前部内壁面移动,并沿着上弧形槽511移动,在移动时,就带动了辅助接力器40的主推动杆45向前拉出,就使得上滑块42、中滑块43和下滑块44相前移动,此时,中滑块43不再覆盖中部环形槽411,上滑块42和下滑块44均不覆盖对应的端部环形槽413,此时压力进液连接头1与第一流动连接头2导通,由于内部为负压,这样竖直进液管4的顶端就会有水液进入压力进液连接头1中,然后,从压力进液连接头1进入第一流动连接头2,再由第一流动连接头2进入主接力器30的第一腔体33中,将活塞块32向右移动,使得主接力器30的推杆向右推动,从而加大力量,将阀板13加快转动,从而将右侧的分连接管20彻底导通,而将左侧的分连接管20覆盖,人即可脱离分连接管20,从而不会淹死,效果非常好,同时,在活塞块32向右移动移动时,第二腔体34的水液会从第二接头341进入第二流动连接头3中并从前方的卸压连接头4排出到主连接管10的后部中,其效果好,安全性高。

而当右侧的分连接管20打开将人吸住时,与上述的原理相同,过程相反即可实现,其中,由于拉簧9的作用,滑动块46处由导槽51的右端进入下弧形槽512中并紧靠下弧形槽512的前部内壁面移动。其余原理不再详述。

最后,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