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液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5122发布日期:2018-11-17 00:4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液体通断控制用的电磁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水装置用的通液电磁阀。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泡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各种功夫茶具应用普遍,目前泡茶的茶具更有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自动或半自动的泡茶装置,均离不开作为重要构件之一的电磁阀。用于流体(包括液体)通断控制用的电磁阀较为常见,其工作原理亦较成熟。如公布号为cn102679020a的中国专利文献,即公开了一种电磁操纵流体控制阀;又如公布号为cn106195405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液体用电磁阀,上述电磁阀通常用于工业,且普遍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能有效适用于茶水装置。针对这一现状,为解决自动茶具中的茶水通断控制问题,类似电磁阀的机构已见研究,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342271u的中国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电磁全自动茶具,其出水的控制采用设置在出液容腔内的钢珠与设置在茶座上的电磁铁相配合,通过电磁铁得电产生的磁力吸引钢珠向上运动以打开出液容腔放水,当电磁铁失电时,钢珠回位重新封堵住出液容腔的出液口断流,此种结构虽然结构相对简单,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其一,使用过程中比较耗能;其二,在电磁铁失电后,处于水中的钢珠复位封堵出液口不够快速及时,易造成接水外溢,当所接水为开水时,还易造成使用者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不高、使用和控制安全方便且环保节能的通液电磁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通液电磁阀,其结构特点是:包括阀壳、电磁线圈、第一推顶件、阀体、第二推顶件和密封堵头;上述阀壳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构件,阀壳中下部的中空部位构成过液通道,阀壳的下端开口构成出液口;第一推顶件为设有上下向过液通道的构件;第一推顶件可活动地设于阀壳内;电磁线圈设于阀壳的外周中上部;阀体为上部设有通液空隙且下端开口的中空构件,阀体内设有密封对接端和过液通道;第二推顶件为设有通液空隙和过液通道的构件;第二推顶件可活动地设于阀体内,密封堵头为大小和形状与阀体的密封对接端相配合的构件,密封堵头与阀体的密封对接端相配合可活动地设于阀体内;第二推顶件由其上端与密封堵头一体连接或固定连接,或者第二推顶件由其下端与第一推顶件的上端一体连接或固定连接;使用时,阀体由其下部与阀壳的上部密封连接;

上述电磁线圈不通电时,密封堵头扣合在阀体的密封对接端上使得上述通液电磁阀不通液;电磁线圈通电时驱动第一推顶件向上运动带动第二推顶件和密封堵头向上运动,使得密封堵头与阀体的密封对接端之间产生通液空隙;从而由阀体的通液空隙和过液通道、密封堵头与阀体的密封对接端之间的通液空隙、第二推顶件的通液空隙和过液通道、第一推顶件的过液通道以及阀壳的过液通道和出液口构成上述通液电磁阀使用时的出液通道。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阀壳包括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设于壳体内中下方并与壳体一体或固定连接的推顶件支撑座,以及设于壳体内中上方并与壳体一体或固定连接的导向限位突起;不通液状态时,上述第一推顶件的下端与阀壳的推顶件支撑座的上端相抵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阀体包括主体部和连接导向部;上述主体部为下端开口的中空构件,连接导向部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构件,连接导向部设于主体部下方并与主体部一体或固定连接,且连接导向部的中空部位与主体部的中空部位相通;主体部开口处的外周上端面构成上述阀体的密封对接端;上述阀体的通液空隙设于主体部上;主体部的中空部位,或者主体部的中空部位与连接导向部的中空部位的上部一起构成上述阀体的过液通道;上述阀体的通液空隙与阀体的过液通道相通。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密封堵头为球体件。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密封堵头包括封口部和限位导向部,上述限位导向部设于封口部的上端面上且与封口部一体连接或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第一推顶件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下端外周并与本体一体连接或固定连接的抵接部;或者,第一推顶件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下端外周并与本体一体连接或固定连接的抵接部、设于本体外周且由其下端与抵接部的外侧上端面一体或固定连接的导向限位部;本体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构件,本的中空部位构成上述第一推顶件的过液通道。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通液电磁阀还包括设于上述阀壳内用于辅助上述第一推顶件复位的第一推顶件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通液电磁阀还包括设于上述阀体内用于辅助上述密封堵头复位的堵头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通液电磁阀还包括第一密封圈,上述第一密封圈固定设置在上述阀体的密封对接端上或者固定设于上述密封堵头上且位于不通液状态时密封堵头与阀体的密封对接端相接处。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通液电磁阀还包括第二密封圈;上述第二密封圈嵌入式固定设于上述阀体的下部外周壁上或者嵌入式固定设于上述阀壳的上部内壁上。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阀壳、第一推顶件、阀体、第二推顶件以及密封堵头在使用时与液体接触的表面上均设有防结垢层。

进一步的方案还有:上述阀体连同设于阀体内的第二推顶件和密封堵头,与阀壳连同设于阀壳内的第一推顶件,在使用时可分别安装在不同的配套构件上,使用时再由阀体的下部与阀壳的上部密封连接,且此时第二推顶件仅与密封堵头固定连接。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的通液电磁阀,其通过整体结构的设计,使其在使用时,通水和止水转换方便、准确、迅速,且易于实现自动控制。(2)本发明的通液电磁阀,结构简单、成本不高、使用和控制安全方便。(3)本发明的通液电磁阀,其通过在其各相关接触水的构件上设置防结垢层,一方面可提高水(茶)质,同时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阀壳的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一推顶件的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阀体的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二推顶件和密封堵头的一种优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阀壳1,壳体11,推顶件支撑座12,导向限位突起13,第一过液通道14,出液口15;第一推顶件2,本体21,抵接部22,第二过液通道23,导向限位部24;电磁线圈3;阀体4,主体部41,第一通液空隙41-1,密封对接端41-2,连接导向部42,第三过液通道43;第二推顶件5,第二通液空隙51,第四过液通道52;密封堵头6,封口部61,限位导向部62;第一推顶件复位弹簧7,堵头复位弹簧8,弹簧限位件81,密封圈9,第一密封圈91,第二密封圈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施例的通液电磁阀,其主要由阀壳1、第一推顶件2、电磁线圈3、阀体4、第二推顶件5和密封堵头6组成。

参见图2,阀壳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一体件,阀壳1的材质采用非铁磁性材料,可采用陶瓷、铜、不锈钢等材料,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陶瓷材料。阀壳1由壳体11、推顶件支撑座12和导向限位突起13一体组成;推顶件支撑座12设于壳体11内的中下方;导向限位突起13设于壳体11内的中上方;从而由推顶件支撑座12和导向限位突起13将阀壳1分隔成位于上方的阀体连接部、位于中间的第一推顶件安装部和位于下方的出液部。阀壳1的中下部的中空部位构成第一过液通道14,阀壳1的下端开口构成出液口15。本实施例中,阀壳1的阀体连接部和第一推顶件安装部优选采用外径相同且轴心线相同的中空圆柱体,阀壳1的出液部优选采用与阀体连接部和推顶件安装部同轴心线的中空倒圆台体(即上端外径大于下端外径),以方便收口出液;相应地,推顶件支撑座12和导向限位突起13优选采用圆环形体。优选地,阀壳1使用时能够与液体相接触部位的表面上设有防结垢材料层,防结垢材料层可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聚全氟乙丙烯(pep)或可溶性聚四氟乙烯(pep)构成,优选采用聚四氟乙烯构成。

参见图3,第一推顶件2为设有上下向过液通道的构件;本实施例中,第一推顶件2优选采用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一体件,第一推顶件2由本体21和设于本体21下端外周的抵接部22一体组成;本体21为中空构件,本体21的中空部位构成第一推顶件2的第二过液通道23;第一推顶件2的材质为整体采用铁磁性材料,或者第一推顶件2的材质为局部(如上部)采用非铁磁性材料,局部(如下部)采用铁磁性材料。本实施例中,本体21优选采用中空圆柱体,抵接部22优选采用圆环体。优选地,第一推顶件2使用时能够与液体相接触部位的表面上设有防结垢材料层,防结垢材料层可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聚全氟乙丙烯(pep)或可溶性聚四氟乙烯(pep)构成,优选采用聚四氟乙烯构成。

仍见图1,第一推顶件2可活动地设于阀壳1的推顶件安装部内,不通液时,第一推顶件2的抵接部22的下端面与阀壳1的推顶件支撑座12的上端面相抵接。

电磁线圈3设于阀壳1的推顶件安装部所在处的外周,也即阀壳1的中上部位置,且电磁线圈3相对于第一推顶件2在静止时所处位置略在上方;电磁线圈3为带有铁芯的电磁线圈;电磁线圈3通电时产生的电磁力作用于第一推顶件2,可使得第一推顶件2向上运动,电磁线圈3失电时第一推顶件2在自身重力及上方压力作用下复位。

参见图4,阀体4为设有通液空隙、上下向过液通道和密封对接端的构件;本实施例中,阀体4由主体部41和连接导向部42组成,主体部41为下端开口的中空构件,主体部41上设有第一通液空隙41-1;主体部41的中空部位构成第三过液通道43,本实施例中,阀体4的过液通道由主体部41的中空部位也即第三过液通道43构成;连接导向部42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构件,连接导向部42由其上端与主体部41的下端相连,且连接导向部42的中空部位与主体部41的中空部位也即第三过液通道43相通。本实施例中,主体部41优选由上板、下板以及设于上板和下板之间并与上板和下板一体连接的壁板组成,下板为中间开口的板体,从而由上板、下板和壁板构成一个下端开口的中空构件,其包围而成的中空部位构成第三过液通道43;上板和/或壁板上分别设有1个以上的通孔,作为第一通液空隙41-1,下板的上端构成阀体4的密封对接端41-2。连接导向部42上端开口的的大小与主体部41的下板的开口大小相同;连接导向部42由其上端面与主体部41的下板的下端面一体或固定连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主体部41的整体形状优选圆柱体形,连接导向部42优选采用中空的圆柱体,连接导向部42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是连接导向部42的中部和上部为中空的圆柱体,而连接导向部42的下部为中空的倒圆台体,以便于安装使用时与阀壳1以插接的方式密封连接。优选地,阀体4使用时能够与液体相接触部位的表面上设有防结垢材料层,防结垢材料层可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聚全氟乙丙烯(pep)或可溶性聚四氟乙烯(pep)构成,优选采用聚四氟乙烯构成。

参见图5,第二推顶件5为采用非铁磁性材料制成的上下向两端开口的中空构件,第二推顶件5的上部设有第二通液空隙51,第二推顶件5的中空部位构成第四过液通道52;第二通液空隙51与第四过液通道52相通;本实施例中,第二推顶件5优选采用中空的圆柱体,第二通液空隙51由径向设于第二推顶件5上部的1个以上的通孔构成。

密封堵头6设于阀体4的主体部41的中空部位内,在不通液时,密封堵头6与阀体4的密封对接端41-2紧密对接,从而将阀体4的主体部41的下端开口封闭。本实施例中,密封堵头6由封口部61和限位导向部62组成;限位导向部62设于封口部61的上端面上,限位导向部62与封口部61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限位导向部62内设有安装空隙。本实施例中,封口部61优选采用圆形板体件;限位导向部62优选采用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件,限位导向部62的中空部位构成限位导向部62的安装空隙。

优选地,第二推顶件5和密封堵头6使用时能够与液体相接触部位的表面上设有防结垢材料层,防结垢材料层可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聚全氟乙丙烯(pep)或可溶性聚四氟乙烯(pep)构成,优选采用聚四氟乙烯构成。

仍见图1,第二推顶件5可活动地设于阀体4的连接导向部42的中空部位内,密封堵头6可活动地设于阀体4的主体部41的中空部位内,第二推顶件5的安装方式有两种,其一,第二推顶件5由其上端与密封堵头6固定连接,此时第二推顶件5的下端不与第一推顶件2的上端固定连接;其二,第二推顶件5由其下端与第一推顶件2的上端固定连接,此时第二推顶件5的上端不与密封堵头6固定连接;不通液状态时,密封堵头6与阀体4的密封对接端41-2紧密对接,将阀体4的主体部41的下端开口封闭,从而不能通液。

阀体4由其下部与阀壳1的上部密封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阀体4由其连接导向部42密封插接于阀壳1的阀体连接部内;阀体4的主体部41的底板的外端相对于阀壳1的上端口向外突出,以便于使用时的安装。

阀体4上的第一通液空隙41-1、阀体4的第三过液通道43、第二推顶件5上的第二通液空隙51、第二推顶件5的第四过液通道52、第一推顶件2的第二过液通道23以及阀壳1的第一过液通道14和出液口15构成本实施例的通液电磁阀的使用时的出液通道。

本实施例的通液电磁阀,以其应用于自动茶具时为例,对其安装方式和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通过阀体4的主体部41将阀体4固定安装在自动茶具的烧水和/或泡茶容器下端的出液口处,且使得阀体4的主体部41基本置于烧水和/或泡茶容器内;将电磁线圈3固定安装在用于支承烧水和/或泡茶容器的支架上,将电磁线圈3与外部可控电源电连接;将阀壳1插入电磁线圈3内。

电磁线圈3不通电时,密封堵头6在自身重力和上方液压作用下与阀体4的密封对接端41-2紧密对接,将阀体4的主体部41的下端开口封闭,此时本电磁阀不通液。

电磁线圈3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力作用于第一推顶件2,使得第一推顶件2向上运动,第一推顶件2向上的推力带动第二推顶件5向上运动,第二推顶件5向上运动使得密封堵头6脱离与阀体4的的主体部41的下端开口处的密封接触向上运动,第二推顶件5的第二通液空隙51向上伸入阀体4的主体部41的的中空部位也即第三过液通道43内,烧水容器和/或泡茶容器内的液体依次经由阀体4的第一通液空隙41-1、阀体4的第三过液通道43、第二推顶件5的第二通液空隙51、第二推顶件5的第四过液通道52、第一推顶件2的第二过液通道23以及阀壳1的第一过液通道14后从出液口15流出。需要停止出液时,关闭电磁线圈3的供电电源,第一推顶件2向上的推力消失,第一推顶件2在上方压力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在阀壳1内复位;第二推顶件5和密封堵头6在自身重力及上方压力的作用下在阀体4内复位,停止出液。

(实施例2)

参见图6,本实施例的通液电磁阀,其它方面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通液电磁阀在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上,还包括用于辅助第一推顶件2复位的第一推顶件复位弹簧7,用于辅助密封堵头6复位的堵头复位弹簧8,用于增强密封效果的密封圈9,密封圈9包括第一密封圈91和第二密封圈92。

第一推顶件复位弹簧7设于阀壳1的推顶件安装部内且位于第一推顶件2的本体21的外周,第一推顶件复位弹簧7的上端与阀壳1的导向限位突起13的下端面相抵接;第一推顶件复位弹簧7的下端与第一推顶件2的抵接部22的上端面相抵接。

堵头复位弹簧8设于密封堵头6的限位导向部62内,堵头复位弹簧8的上端与阀体4的主体部41的上板的下端面相抵接,堵头复位弹簧8的下端与密封堵头6的封口部61的上端面相抵接。

第一密封圈91固定设置在阀体4的主体部41内的密封对接端41-2上,或者第一密封圈91固定设置在密封堵头6上且位于不通液状态时密封堵头6与阀体4的密封对接端41-2相接处;第二密封圈92嵌入式地固定设于阀体4的连接导向部42的外周壁上或者嵌入式地固定设于阀壳1的阀体连接部的内壁上。

本实施例的通液电磁阀,其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91和第二密封圈92,可提高其密封性能;通过设置第一推顶件复位弹簧7和堵头复位弹簧8,在使用中需要停止出液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由于第一推顶件复位弹簧7和堵头复位弹簧8的复位的弹力可使得第一推顶件2和密封堵头6的复位较之实施例1更加快速,从而使得停止出液的动作响应更为快速。

(实施例3)

参见图7,本实施例的通液电磁阀,其它方面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推顶件2还包括设于本体21外周的导向限位部24,导向限位部24由其下端与抵接部22的外侧上端面一体或固定连接;相应地,第一推顶件复位弹簧7设于第一推顶件2的主体部21和导向限位部24之间,同时,阀壳1的导向限位突起13的材质采用铁磁性材料,以加快使用中当电磁线圈3通电时第一推顶件2的响应速度。

(实施例4)

参见图8,本实施例的通液电磁阀,其它方面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其一,密封堵头6采用球体件,堵头复位弹簧8的上端与阀体4的主体部41的上板的下端面相抵接,堵头复位弹簧8的下端与密封堵头6的上部抵接。

其二,第二推顶件5采用中空的圆台体件,第二推顶件5的第二通液空隙51设于第二推顶件5的壁体上。

其三,阀体4的过液通道由主体部41中空部位构成的第三过液通道43、密封堵头6向上运动时与阀体4的密封对接端之间产生的空隙以及阀体4的连接导向部42的中空部位中位于第二推顶件5外周上部的部位共同构成。

其四,阀体4的密封对接端41-2由阀体4的主体部41的下板靠近开口处的略下凹的端面构成。

(实施例5)

参见图9,本实施例的通液电磁阀,其它方面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推顶件2还包括设于本体21外周的导向限位部24,导向限位部24由其下端与抵接部22的外侧上端面一体或固定连接;相应地,第一推顶件复位弹簧7设于第一推顶件2的主体部21和导向限位部24之间,同时,阀壳1的导向限位突起13的材质采用铁磁性材料,以加快使用中当电磁线圈3通电时第一推顶件2的响应速度。

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换和变化而得到相对应的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