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液顺畅的螺旋水龙头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7277发布日期:2018-11-09 19:1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液顺畅的螺旋水龙头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容器封盖,具体涉及一种出液顺畅的螺旋水龙头盖。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安装于容器口部或管端口部的水龙头式盖,包括盖座和出液管,并在盖座顶部上固定有圆柱套筒,出液管则可转动地安装于圆柱套筒内,采用该结构,在制造时,盖座与圆柱套筒一体注塑成型,然由于盖座与圆柱套筒连接结构较为复杂,致使用于该结构的开模模具结构也相应复杂,故存在生产制造成本较高的缺点;另外,由于圆柱套筒与出液管之间的配合为密封配合,故该尺寸精度要求较高,使之工艺成本也相应上升;再者,出厂时,出液管事先装配于圆柱套筒内,由于采用的轴孔装配的组装方式,其组件难度较大,存在组装效率低的特点,故也不利于产品推广使用。

现有的水龙头式盖,在使用倒取容器内液体时,由于不能即时地向容器内腔补气,故在倒取过程中,在水龙头式盖的出液口容易产生气泡,出水不均,出水量会不够,进而影响倒液的效率及效果。

本发明即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出液顺畅的螺旋水龙头盖,包括连接座和阀杆,连接座上设有套管,阀杆通过导向机构与连接座上的套管连接,当阀杆相对套管转动时,阀杆在导向机构的作用下,可相应地沿管套轴向运动,初次使用时,则可将出液密封件和导气密封件顶压撕裂,使得出液口和导气口敞开,再反向转动阀杆则远离出液端孔而轴向移动,使得出液端孔与出液口连通,以及通过导气口将外界与容器内腔连通,当转动阀杆使之沿出液端孔轴向移动时,则将出液口和导气口堵住,因此采用本发明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纵使用便捷、出液顺畅,以及使用后仍能密封保存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出液顺畅的螺旋水龙头盖,包括连接座1和阀杆2,所述连接座1连接于容器口部或管端口部,所述连接座1上部设有套管3,所述套管3两端开口且分别为连接端孔31和出液端孔32,所述连接座1上部与套管3之间设有出液口11,所述出液口11上密封连接有可撕裂的出液密封件12,所述连接座1上部与套管3之间还设有导气口13,所述导气口13上密封连接有可撕裂的导气密封件14,所述阀杆2上设有用于顶压并撕裂导气密封件14的破坏导气结构,所述阀杆2可从连接端孔31插入套管3内,所述阀杆2与套管3之间设有当阀杆2相对套管3转动时可相应沿套管3轴向运动的导向机构,所述阀杆2首次插入套管3前,阀杆2可拆卸连接于连接座1上,且当阀杆2首次插入套管3内时,阀杆2可转动并向出液端孔32轴向移动使得出液密封件12被撕裂,导气密封件14被破坏导气结构顶压撕裂,相应地出液口11和导气口13则敞开,当阀杆2沿另一方向转动时阀杆2同时沿连接端孔31轴向移动并使得出液口11与出液端孔32导通,导气口13与外界导通。

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在相应设在阀杆2和套管3上相互配合的导向凸起4和螺旋导向槽5。

所述导向凸起4设在套管3内,,相应地所述螺旋导向槽5设在阀杆2上。

所述出液端孔32内侧设有环形密封槽6,所述阀杆2相应端沿周向设有可插入环形密封槽6内的密封凸环7使得阀杆2靠近出液端孔32一端可交错咬合于出液端孔32内。

所述阀杆2靠近出液端孔32侧设有限位台肩面211,相应地所述出液端孔32内侧设有与限位台肩面211配合的内端面321。

所述出液密封件12和导气密封件14均设有受力面121。

所述套管3沿横向设置于连接座1上部。

所述连接座1上设有用于容纳放置阀杆2的存放空间8。

所述存放空间8为靠近于连接端孔31且沿竖向设在连接座1上的盲孔。

所述导气口13设在套管3内孔与连接座1上部之间,且相对于出液口11靠近于连接端孔31,所述阀杆2为阶梯轴结构,且具有第一轴段21和第二轴段22,所述第二轴段22的轴肩则形成破坏导气结构,当阀杆2相对套管3转动且向出液端孔32轴向移动时,第一轴段21的轴肩和第二轴段22的轴肩分别顶压撕裂出液密封件12和导气密封件14。

或者所述导气口13设在连接端孔31口部与连接座1之间,所述破坏导气结构为设在阀杆2外端上的顶压凸块23,所述阀杆2为阶梯轴结构,且具有第一轴段21,当阀杆2相对套管3转动且向出液端孔32轴向移动时,第一轴段21的轴肩和顶压凸块23分别顶压撕裂出液密封件12和导气密封件14。

或者所述导气口13设在连接端孔31口部侧边与连接座1之间,所述破坏导气结构为设在阀杆2外端上的顶压凸块23,所述阀杆2为阶梯轴结构,且具有第一轴段21,当阀杆2相对套管3转动且向出液端孔32轴向移动时,第一轴段21的轴肩和顶压凸块23分别顶压撕裂出液密封件12和导气密封件14。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阀杆与套管之间通过导向凸起和螺旋导向槽配合连接,故阀杆转动时,可相对套管轴向运动,相应顶压撕裂出液密封件和导气密封件,使出液口和导气口敞开,或使阀杆远离出液端孔而轴向移动以将出液口与出液端孔连通,导气口与外界及容器内腔连通,或使阀杆抵近出液端孔而轴向移动以将出液口、导气口及出液端孔密封堵住,具有操纵便捷、出液顺畅及结构简单的特点;另外,在首次使用前,阀杆可插拔地安放于存放空间内,提高了装配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初始状态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初始状态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首次使用将阀杆安装于套管内的状态立体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转动阀杆使得出液密封片和导气密封片被顶压撕裂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转动阀杆使得出液口和导气口相应导通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阀杆的立体图。

图8为图7的剖视图。

图9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连接座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初始状态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二实施初始状态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首次使用将阀杆安装于套管内的状态立体图。

图13为图12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转动阀杆使得出液密封片和导气密封片被顶压撕裂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转动阀杆使得出液口和导气口相应导通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连接座的立体图。

图1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阀杆的立体图。

图18为图17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初始状态立体图。

图20为本发明第三实施初始状态剖视图。

图2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首次使用将阀杆安装于套管内的状态立体图。

图22为图21的剖视图。

图2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转动阀杆使得出液密封片和导气密封片被顶压撕裂的立体图。

图24为图23的侧面剖视图。

图25为图23的正面剖视图。

图26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连接座的立体图。

图27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阀杆的立体图。

图28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阀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出液顺畅的螺旋水龙头盖,如图1-28所示,包括连接座1和阀杆2,所述连接座1连接于容器口部或管端口部,所述连接座1上部设有套管3,所述套管3两端开口且分别为连接端孔31和出液端孔32,所述连接座1上部与套管3之间设有出液口11,所述出液口11上密封连接有可撕裂的出液密封件12,所述连接座1上部与套管3之间还设有导气口13,所述导气口13上密封连接有可撕裂的导气密封件14,所述阀杆2上设有用于顶压并撕裂导气密封件14的破坏导气结构,所述阀杆2可从连接端孔31插入套管3内,所述阀杆2与套管3之间设有当阀杆2相对套管3转动时可相应沿套管3轴向运动的导向机构,所述阀杆2首次插入套管3前,阀杆2可拆卸连接于连接座1上,为了便于驱动阀杆2转动,在阀杆2外端设有扳手,且当阀杆2首次插入套管3内时,作用扳手,阀杆2可转动并向出液端孔32轴向移动使得出液密封件12被撕裂,导气密封件14被破坏导气结构顶压撕裂,相应地出液口11和导气口13则敞开,当阀杆2沿另一方向转动时阀杆2同时沿连接端孔31轴向移动并使得出液口11与出液端孔32导通,导气口13与外界及容器内腔导通。故进行倒液时,外界的空气则通过导气口13进入容器内腔,出液口及出液端孔均可以顺畅地流出。

使用前,如图1、图2、图10、图11、图19和图20所示,阀杆插放于连接座上,使用者首次使用时,则将可拆卸连接在连接座上的阀杆取下,然后通过导向机构将阀杆旋入套管3内,旋入后的阀杆内侧壁与套管3的内侧壁则密封接触,当转动阀杆转动并朝向出液端孔轴向移动时,出液密封件12和导气密封件14则被相应顶压而撕裂,在反向转动阀杆,出液口。

如图7-9、16-18、27-28所示,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在相应设在阀杆2和套管3上相互配合的导向凸起4和螺旋导向槽5。本发明中,所述导向凸起4设在套管3内,相应地所述螺旋导向槽5设在阀杆2上。当转动阀杆,螺旋导向槽则在导向凸起的作用下沿轴向移动。

为了确保开启使用后再将出液口及出液端孔密封堵住,在所述出液端孔32内侧设有环形密封槽6,环形密封槽6与密封凸环7的横截面均呈v型,所述阀杆2相应端沿周向设有可插入环形密封槽6内的密封凸环7使得阀杆2靠近出液端孔32一端可交错咬合于出液端孔32内。

为了便于将出液密封件通过转动阀杆而顶压撕裂,所述出液密封件12和导气密封件14均设有受力面121,出液密封件12和导气密封件14均通过薄位密封连接在连接座1上,通过该受力面121,初次使用时,阀杆在运动中则可将出液密封件12和导气密封件14撕裂。出液密封件12的受力面121向套管3内隆起,以便阀杆在向出液端孔轴向移动时将出液密封件12顶压撕裂。

所述套管3可以设置于连接座1上部,本发明则优选地所述套管3沿横向设置于连接座1上部。

如图9、16、26所示,为了便于放置阀杆,所述连接座1上设有用于容纳放置阀杆2的存放空间8。所述存放空间8为靠近于连接端孔31且沿竖向设在连接座1上的盲孔。在使用前的初始状态,阀杆则插放在存放空间8内,有效提高组装的便利性。

使用完毕后,如图5、14、25所示,旋转阀杆,使得阀杆抵近出液端孔,直至密封凸环7完全交错咬合于环形密封槽6内,阀杆的侧面则将出液口密封堵住,而阀杆自由端通过密封凸环7与环形密封槽6的配合,将出液端孔再次密封堵住,因此,采用二次密封结构,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确保开启使用后仍能密封存放。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如图1-9所示,所述导气口13设在套管3内孔与连接座1上部之间,且相对于出液口11靠近于连接端孔31,所述阀杆2为阶梯轴结构,且具有第一轴段21和第二轴段22,所述第二轴段22的轴肩则形成破坏导气结构,当阀杆2相对套管3转动且向出液端孔32轴向移动时,第一轴段21的轴肩和第二轴段22的轴肩分别顶压撕裂出液密封件12和导气密封件14。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如图10-18所示,所述导气口13设在连接端孔31口部与连接座1之间,所述破坏导气结构为设在阀杆2外端上的顶压凸块23,所述阀杆2为阶梯轴结构,且具有第一轴段21,当阀杆2相对套管3转动且向出液端孔32轴向移动时,第一轴段21的轴肩和顶压凸块23分别顶压撕裂出液密封件12和导气密封件14。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具体实施例,如图19-28所示,所述导气口13设在连接端孔31口部侧边与连接座1之间,所述破坏导气结构为设在阀杆2外端上的顶压凸块23,顶压凸块23连接在带状结构的扳手端部,所述阀杆2为阶梯轴结构,且具有第一轴段21,当阀杆2相对套管3转动且向出液端孔32轴向移动时,第一轴段21的轴肩和顶压凸块23分别顶压撕裂出液密封件12和导气密封件1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