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龙头节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8168发布日期:2019-02-01 19:3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龙头节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节水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龙头节水装置。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水阀的通俗称谓,是用来控制水流大小的开关,有节水的功效,水龙头的使用非常广泛,水龙头的种类也非常多,有铸铁水龙头,电镀旋钮水龙头,不锈钢单温单控水龙头以及半自动水龙头等,铸铁水龙头有着价格便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容易发生损坏的优点,但是铸铁水龙头往往有着滴水的缺点,近年来人们渐渐意识到水资源的珍贵,所以铸铁水龙头被慢慢的淘汰了,如果能够解决滴水问题,铸铁水龙头依然会成为最实用的的水龙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龙头节水装置,其目的是解决水龙头的滴水问题,节约水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龙头节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套装于水龙头出水端的进水口以及从壳体内流出水源的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边缘内侧设置有凸起,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水管的第二出水口,所述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蓄水箱。

所述壳体为t型。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两个第一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其中一个出水口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均设置有止水塞。

所述进水口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头的外螺纹,所述连接头另一端通过密封垫安装在水龙头的出水端。

所述凸起的高度为壳体内径的六分之一。

所述蓄水箱内部设置有水位探测器,所述水位探测器的输出端与电控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控开关的输出端与报警装置连接。

所述蓄水箱的下端设置有第三出水口。

本发明的一种水龙头节水装置,在水龙头的出水端套装壳体,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需要用水时,水从第一出水口流出,第二出水口位于壳体水平高度最低的位置,第二出水口的直径很小,在用水时,由于水的流速过快,几乎没有水从第二出水口流出,当不用水时,关闭水龙头,从水龙头端部滴出的水流进壳体内部,然后从第二出水口经过出水管流入到蓄水箱内,蓄水箱内的水可以再次利用,有效地解决了水龙头滴水问题,节约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附图,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为:

图1为一种水龙头节水装置用于竖向水龙头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一种水龙头节水装置用于横向水龙头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一种水龙头节水装置凸起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蓄水箱;2、第二出水口;3、第一出水口;4、壳体;5、连接头;6、止水塞;7、电控开关;8、报警装置;9、第三出水口;10、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方便相关人员更好的理解该技术方案。

由图1-3所示,一种水龙头节水装置,包括壳体4,壳体4上开设有套装于水龙头出水端的进水口以及从壳体4内流出水源的第一出水口3,第一出水口3边缘内侧设置有凸起10,壳体4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水管的第二出水口2,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蓄水箱1。

将进水口与水龙头的出水端连接,此时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3在一条水平线上,打开水龙头,水经过壳体4内部,然后从第一出水口3流出,关闭水龙头时,壳体4内的水从第二出水口2流到蓄水箱1内,避免了水的浪费,水龙头在滴水时,滴出的水流入到壳体4内,然后从第二出水口2流入到蓄水箱,有部分水流经第二出水口2时并没有流入到第二出水口2,这部分水往前流动,碰到设置在第一出水口3边缘的凸起10后开始回流,最终还是从第二出水口2流出,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蓄水箱1内的水越积越多,当蓄水箱1积满时,可以将蓄水箱1内的水放出使用,避免了水的浪费。

由图1-3所示,壳体4为t型。

在日常生活中水龙头的开口大都是朝下,但也有一部分是水平的,t型的壳体4有利于在朝下以及水平开设的水龙头上使用,提高了该水龙头节水装置的实用性。

由图1-3所示,壳体4上开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两个第一出水口3,进水口与其中一个出水口在一条直线上,第一出水口3和第二出水口2均设置有止水塞6。

当壳体4套装在朝下开设的水龙头上时,t型壳体4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开口一个套装在水龙头上,一个用止水塞6堵住,此时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开口呈竖直状态,在竖直那一部分设置的第二出水口2也用止水塞6堵住,在水平位置的开口是第一出水口3,用水时,水流从第一出水口3流出,关闭水龙头时,从水龙头滴出的水滴进入壳体4内,然后从水平位置的第二出水口2流出,当壳体4套装在水平开设的水龙头上时,t型壳体4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开口一个套装在水龙头上,一个是第一出水口3,用水时,水流从这个开口流出,t型壳体4的另一个开口用止水塞6堵住,竖直位置的第二出水口2也用止水塞6堵住,当关闭水龙头时,从水龙头滴出的水滴进入壳体4内,然后水平位置的第二出水口2流出。

由图1-3所示,进水口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头5的外螺纹,连接头5另一端通过密封垫安装在水龙头的出水端。

水龙头的出水端尺寸不同,有的大有的小,可以根据水龙头尺寸的大小来选择不同规格的连接头5与其配合,连接头5一端安装在水龙头上,另一端内侧设置内螺纹,内螺纹与进水口外侧的外螺纹相配合,密封垫的设置防止了水的渗出。

由图1-3所示,凸起10的高度为壳体4内径的六分之一。

从水龙头滴出的水滴进入壳体4后,理想的情况是这些水滴都从第二出水口2流出,但是事实上,有一部分水在流经第二出水口2时并不流入到第二出水口2内,而是接着往前流动,如果第一出水口3内侧不设置凸起10,那么水滴将会从第一出水口3流出,这样依然会浪费水资源,如果设置凸起10,当水滴碰到凸起10时会回流,最终从第二出水口2流出,当然凸起10的高度并非一定是壳体4内径的六分之一,只不过六分之一具有最好的使用效果,既能够满足所需要的功能,又不会影响第一出水口3的使用。

由图1-3所示,蓄水箱1内部设置有水位探测器,水位探测器的输出端与电控开关7的输入端连接,电控开关7的输出端与报警装置8连接。

出水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出水口2和蓄水箱1连接,在用水的时候,打开水龙头,由于水的流速较快,因此只有很少的水从第二出水口2流出,当关闭水龙头时,水滴进入到壳体4内,最终从第二出水口2流出,水经过出水管进而流入到蓄水箱1内,在使用的过程中,蓄水箱1内的水越积越多,当水的高度达到一定时,水位探测器将信号传给电控开关7,电控开关7控制报警装置8报警,提醒人们蓄水箱1内的水快满了。

由图1-3所示,蓄水箱1的下端设置有第三出水口9。

蓄水箱1内的水快满的时候需要放出,第三出水口9内可以连接水管,实现对蓄水箱1内水的使用,之所以将第三出水口9设置在蓄水箱1的下端,主要是为了将蓄水箱1内的水全部排出。

水龙头是一种控制水流大小的开关,有着节约水源的作用,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水龙头的出水端往往因为关不紧而滴水,这无疑也是对水源的一种浪费,这种水龙头节水装置套装在水龙头的出水端,对滴出的水进行收纳,节约了水源。一种水龙头节水装置,其具体使用过程为:根据水龙头出水端的尺寸选择合适的连接头5,先将连接头5一端旋紧连接在壳体4上,然后另一端套装在水龙头的出水端,在水龙头和连接头5之间设置密封垫,用水时,打开水龙头,水流经过连接头5,壳体4,然后从第一出水口3流出,此时有很少一部分水通过第二出水口2流入到蓄水箱1内,关闭水龙头后,有水滴进入壳体4,一部分水滴直接流进第二出水口2,还有一部分水滴碰到凸起10回流,然后流进第二出水口2,流进第二出水口2的水经过出水管进入蓄水箱1,蓄水箱1内部设置水位探测器,当蓄水箱1内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水位探测器将信号传给电控开关7,电控开关7控制报警装置8报警,提醒人们蓄水箱1内的水快满了,然后将蓄水箱1内的从第三出水口9放出。

本发明的一种水龙头节水装置,在水龙头的出水端套装壳体4,壳体4上开设有第一出水口3和第二出水口2,需要用水时,水从第一出水口3流出,第二出水口2位于壳体4水平高度最低的位置,第二出水口2的直径很小,在用水时,由于水的流速过快,几乎没有水从第二出水口2流出,当不用水时,关闭水龙头,从水龙头端部滴出的水流进壳体4内部,然后从第二出水口2经过出水管流入到蓄水箱1内,蓄水箱1内的水可以再次利用,有效地解决了水龙头滴水问题,节约了水资源。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