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弹性垫圈及具有该垫圈的螺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1077发布日期:2018-09-04 20:52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的垫圈领域,特别是涉及配合螺栓螺母使用的垫圈及具有该垫圈的螺母。



背景技术:

弹性垫圈通过弹性的张力来用于防止螺栓或螺母松动,目前能够实现弹性的垫圈结构有很多种,分别适于不同设备物件的紧固。平垫圈其主要作用是分散压力,有效保护待紧固物体的表面减少在紧固时受损,平垫圈其基本不具有防松效果。弹性垫圈和平垫圈的作用各不相同,目前对于一些要求既要有平垫圈保护表面作用,又要求要有弹性防松的效果,现市场上暂时还没有见过这样的垫圈产品,而都是通过套设两种垫圈来实现,如常见先套设一个平垫圈,再增加套设一个波纹垫圈或是其他结构的弹性垫圈来实现所要求实现的效果,这样在紧固安装时零部件零散较为繁琐,还有垫圈不是连为一体的结构,两个垫圈之间经常会跑偏,紧固时还需稍注意做调整,总之,是不便利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平垫圈的保护作用又有弹性垫圈的弹性防松作用的一种新型弹性垫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弹性垫圈的螺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弹性垫圈,包括一体结构的下层平垫圈和上层弹性垫圈,所述下层平垫圈和上层弹性垫圈之间的相对两侧开设有分离缝,所述上层弹性垫圈对应分离缝的部分向上弯折翘起。

所述上层弹性垫圈向上弯折翘起的部分的上表面具有接触平面。

所述接触平面上径向均布间隔布设有凸条。

所述下层平垫圈的外侧面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嵌设有橡胶垫圈。

所述下层平垫圈的直径大于上层弹性垫圈的直径。

一种具有上述弹性垫圈的螺母,包括螺母本体和铆合连接设置在螺母本体一端面上的所述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相对螺母本体可转动,所述上层弹性垫圈朝向螺母本体端面,所述下层平垫圈朝向外设置。

所述螺母本体朝向上层弹性垫圈的端面一周径向均布间隔布设有防松凸条。

所述螺母本体的端面上垂直延伸有供弹性垫圈套设在其上的套环,所述弹性垫圈的内边沿上设有下沉的铆合台阶环供套环的外边沿铆合勾住。

所述螺母本体连接弹性垫圈的端面向外延伸形成供与上弹性垫圈对应的压环。

所述压环的外边沿向弹性垫圈一侧凸设形成有挡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新型弹性垫圈具有以下优点,1、下层平垫圈,其外表面为平面且面积可较大,能够较好的分散压力起到保护作用,2、上层弹性垫圈通过弯折翘起的部分受压产生弹性张力,从而能够在螺母或螺栓锁紧时实现较好的弹性防松效果,3、上述的进一步结构设置能够提升弹性垫圈的防松效果,4、整体结构简单,强度好,可应用于震动环境下的物件紧固防松;上述弹性垫圈结合在螺母上,整体效果好,使用更方便,螺母的进一步结构设置能够配合弹性垫圈,能够更好的达到弹性防松效果。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新型弹性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螺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下层平垫圈1;上层弹性垫圈2;接触平面21;凸条22;

分离缝3;螺母本体4;套环41;压环42;挡沿43;防松凸条44;

弹性垫圈5;台阶环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弹性垫圈,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一体结构的下层平垫圈1和上层弹性垫圈2,一体结构结构强度更好,整体性也较好,所述下层平垫圈1和上层弹性垫圈2之间的相对两侧开设有分离缝3,所述上层弹性垫圈2对应分离缝3的部分向上弯折翘起,弹性垫圈可采用弹簧钢制成,生产制作时,切割出分离缝3,再处理对应分离缝3的部分向上弯折翘起,即成型能够受压产生弹性张力,使用时下层平垫圈1是与要锁固的物体表面接触,较好分散压力,而上层弹性垫圈2的翘起部分则与紧固件接触,本实施例中为使得上层弹性垫圈2的翘起部分更好的与紧固件接触,所述上层弹性垫圈2向上弯折翘起的部分的上表面具有接触平面21,这样接触更平稳,弹性张力效果也较为平衡。

本实施例还可进一步,如图中所示,所述接触平面21上径向均布间隔布设有凸条22,这样跟紧固件接触能够增大阻力从而更好的实现防松效果,另外,所述下层平垫圈1的外侧面设有环形槽11,所述环形槽11内嵌设有橡胶垫圈12,该结构设置橡胶垫圈12既能够较好的保护物体表面较不易受损,还能够起到缓震防松的作用,对于不同材料物体的锁固,如为更好的保护物体的表面,所述下层平垫圈1的直径可大于上层弹性垫圈2的直径,增大面积,减少压强。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螺母,如图3所示,包括螺母本体4和铆合连接设置在螺母本体4一端面上的弹性垫圈5,所述弹性垫圈5包括一体结构的下层平垫圈1和上层弹性垫圈2,所述下层平垫圈1和上层弹性垫圈2之间的相对两侧开设有分离缝3,所述上层弹性垫圈2对应分离缝3的部分向上弯折翘起,本实施例中为使得上层弹性垫圈2的翘起部分更好的与紧固件接触,所述上层弹性垫圈2向上弯折翘起的部分的上表面具有接触平面21,这样接触更平稳,弹性张力效果也较为平衡;本实施例中,如图中所示,所述螺母本体4的端面上垂直延伸有供弹性垫圈套设在其上的套环41,所述弹性垫圈5的内边沿上设有下沉的铆合台阶环6供套环41的外边沿铆合勾住,所述弹性垫圈5相对螺母本体4可转动,所述上层弹性垫圈2朝向螺母本体4端面,所述下层平垫圈1朝向外设置,从而使弹性垫圈5与螺母本体4连接在一起又可转动,在拧紧螺母本体4时向弹性垫圈5施压,压缩上层弹性垫圈2的翘起部分,同时该部分产生弹性回复力,顶住螺母本体4使其相对螺栓为紧配合状态,从而实现弹性抗震防松效果;对于有接触面积的问题,弹性垫圈5的外直径可能相较螺母较大,为更好的向弹性垫圈5施压,所述螺母本体4连接弹性垫圈5的端面向外延伸形成供与上弹性垫圈5对应接触的压环42,所述压环42的外边沿向弹性垫圈5一侧凸设形成有挡沿43,挡沿43可在上层弹性垫圈2受压变形时用于挡住其边沿,有限制形变的作用保持弹性张力;所述螺母本体4朝向上层弹性垫圈2的端面一周径向均布间隔布设有防松凸条44供与上层弹性垫圈2凸条22配合实现防松效果。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