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通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8745发布日期:2018-10-12 21:48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热燃烧用换向阀,尤其是一种通过四缸独立控制的四通换向阀。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蓄热式换向阀普遍采用三通阀,一组蓄热烧嘴至少配套两台三通阀(双蓄热4台),并跨炉配备4根连通管(双蓄热8根),占用炉顶空间不利于检修。同时炉顶管道多,增加换向盲区,影响燃烧效率和煤气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四通换向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阀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之间通过阀座隔开,在所述阀座上设有四个阀孔,在所述下箱体内竖直设有下隔板,在所述下隔板两侧的腔体上均设有分配口,在所述上箱体内竖直设有上隔板,所述上隔板与所述下隔板交叉设置,在所述上隔板两侧的腔体上均设有气口,在所述上箱体顶部设有四个气缸,在所述气缸的底部设有阀板。

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隔板将下箱体分为分配腔A和分配腔B,在所述分配腔A内设有分配口A,在所述分配腔B内设有分配口B,所述分配口A位于分配腔A的侧壁上,所述分配口B位于分配腔B的底部。

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分配腔A上的两个阀孔分别为第一阀孔和第二阀孔,位于分配腔B上的两个阀孔分别为第三阀孔和第四阀孔。

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隔板将上箱体分为进气腔和出气腔,在所述进气腔上设有燃气口,在所述出气腔上设有烟气口,所述燃气口与烟气口均设在上箱体的同一侧。

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进气腔上的两个气缸分别为第一气缸和第三气缸,位于出气腔上的两个气缸分别为第二气缸和第第四气缸。

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隔板与下隔板相互垂直设置。

本发明的优点:本四通阀即是为解决以上问题发明的新型换向阀门,通过控制气缸的伸缩进而改变燃气与烟气通道的开通或闭合,从而节约了管道的铺设,消除了炉顶大量的连接管道,同时,一组蓄热烧嘴只需要一台四通阀(双蓄热两台),跨炉只需一根管(双蓄热两根),大大简化了炉顶管道布局,并消除换向盲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气缸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上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1下箱体、2下隔板、3分配口、31分配腔A、32分配腔B、33分配口A、34分配口B、4阀座、40阀孔、41第一阀孔、42第二阀孔、43第三阀孔、44第四阀孔、5上箱体、51进气腔、52出气腔、6上隔板、7气口、71燃气口、72烟气口72、8阀板、9气缸、91第一气缸、92第二气缸、93第三气缸、94第四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四通换向阀,包括阀体,其在所述阀体包括上箱体5和下箱体1,所述上箱体5与下箱体1之间通过阀座4隔开,在所述阀座4上设有四个阀孔40,在所述下箱体1内竖直设有下隔板2,在所述下隔板2两侧的腔体上均设有分配口3,在所述上箱体5内竖直设有上隔板6,所述上隔板6与所述下隔板2交叉设置,在所述上隔板6两侧的腔体上设有均设有气口7,在所述上箱体5顶部设有四个气缸9,在所述气缸9的底部设有阀板8。

所述下隔板2将下箱体1分为分配腔A31和分配腔B32,在所述分配腔A31内设有分配口A33,在所述分配腔B32内设有分配口B34,所述分配口A33位于分配腔A31的侧壁上,所述分配口B34位于分配腔B32的底部;位于所述分配腔A31上的两个阀孔40分别为第一阀孔41和第二阀孔42,位于分配腔B32上的两个阀孔40分别为第三阀孔43和第四阀孔44。

所述上隔板6将上箱体5分为进气腔51和出气腔52,在所述进气腔51上设有燃气口71,在所述出气腔52上设有烟气口72,所述燃气口71与烟气口72均设在上箱体5的同一侧;位于所述进气腔51上的两个气缸9分别为第一气缸91和第三气缸93,位于出气腔52上的两个气缸9分别为第二气缸92和第第四气缸94,

所述上隔板6与下隔板2相互垂直设置。

其工作原理:首先两个气口7中,其中一个连接燃气管,另外一个连接烟气管,而两个分配口3与不同的燃烧室连通,第一阀孔41上对应设置的是第一气缸91,第二阀孔42上对应设置的是第二气缸92,第三阀孔43上对应设置的是第三气缸93,第四阀孔44上对应设置的是第第四气缸94,气缸9采用气动。

工作时,燃气通过燃气口71进入进气腔51内,烟气则通过烟气口72排入烟气管内,分配口A33与分配口B34分别与两侧燃烧室连接。

当需分配口A33进燃气,分配口B34排烟气时,首先通过控制第二气缸92和第三气缸93伸长,使得气缸9下方的阀板8将第二阀孔42和第三阀孔43闭合,燃气从燃气口71处进入进气腔51内,然后再由第一阀孔41进入分配腔A31内,最后由分配口A33进入燃烧室,燃烧室内产生的烟气通过分配口B34进入到分配腔B33内,再由第四阀孔44进入出气腔52内,最后从烟气口72排出。

如果需分配口B34进燃气,分配口A33排烟气时,首先通过控制第一气缸91和第四气缸94伸长,使得气缸9下方的阀板8将第一阀孔41和第四阀孔44闭合,燃气从燃气口71处进入进气腔51内,然后再由第三阀孔43进入分配腔B32内,最后由分配口B34进入燃烧室,燃烧室内产生的烟气通过分配口A33进入到分配腔A31内,再由第二阀孔42进入出气腔52内,最后从烟气口72排出,从而实现了换向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