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加工用的组合螺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4922发布日期:2018-10-02 18:16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零件,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加工用的组合螺母。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螺母是常用的机械加工零件,其一般都是整体式的结构,螺母呈多边形,利用扳手与螺栓锁紧,但是,由于螺母经常需要拆装,因此其表面会变得非常的光滑,导致最后螺母无法顺利的从螺栓上拧下,导致整个螺母的报废,使用寿命会大大降低,而且螺母与螺栓锁紧后,很容易松脱,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螺母在使用时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械加工用的组合螺母,可大大增加螺母与扳手的接触面积,增加螺母使用寿命,减少螺母表面打滑问题,且具有二次定位锁紧的功能,大大增加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的组合螺母,包括螺母主体,螺母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一段凸起的螺纹段,所述螺纹段的外部安装一个拆装式的锁紧环,所述锁紧环与螺纹段螺纹啮合锁紧,所述锁紧环底面与螺母主体上端面之间设置有防松脱机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松脱机构包括开设于螺母主体上端面的一个以上的锁紧孔,以及装入于每个锁紧孔内的弹性定位针,弹性定位针的一端伸出于螺母主体的外部,其外部形成一定位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定位针采用弹性金属制成,所述锁紧孔呈弧形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紧环以及螺母主体均呈多边形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段的外径小于螺母主体的外径,螺纹段与螺母主体之间形成一个台阶面,所述螺纹段的顶部设置一限位挡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大大增加螺母与扳手的接触面积,增加螺母使用寿命,减少螺母表面打滑问题,且具有二次定位锁紧的功能,大大增加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螺母主体5,螺母主体5的顶部设置有一段凸起的螺纹段8,螺纹段8的外部安装一个拆装式的锁紧环1,锁紧环1与螺纹段8螺纹啮合锁紧,锁紧环1底面与螺母主体5上端面之间设置有防松脱机构。

其中,防松脱机构包括开设于螺母主体上端面的一个以上的锁紧孔4,以及装入于每个锁紧孔4内的弹性定位针3,弹性定位针3的一端伸出于螺母主体的外部,其外部形成一定位部2,弹性定位针3采用弹性金属制成,锁紧孔4呈弧形状,锁紧环1以及螺母主体5均呈多边形状。螺母主体5与螺栓7之间相互锁紧,锁紧过程中,扳手装夹在螺母主体的外部,使得螺母主体与螺栓锁紧,然后旋转锁紧环,直至锁紧环旋转至最底部时与摊销定位针的定位部接触,使得锁紧环将定位部下压,使得弹性定位针向着锁紧孔顶出,并且弹性变形,最终弹性定位针的头部压紧锁入的螺栓面,以此实现二次防松处理。

其中,螺纹段8的外径小于螺母主体5的外径,螺纹段8与螺母主体5之间形成一个台阶面,螺纹段的顶部设置一限位挡环6。拆卸螺母时,利用扳手夹持在锁紧环上,然后反方向旋转锁紧环,将锁紧环旋转至顶部的限位挡环位置,此时锁紧环不能继续旋转退让,此时即可带动整个螺母主体旋转,与螺栓完成松脱动作,锁紧环后期可以更换,以此始终能够完成与扳手的紧固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大大增加螺母与扳手的接触面积,增加螺母使用寿命,减少螺母表面打滑问题,且具有二次定位锁紧的功能,大大增加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