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定汽车轮廓的锁紧螺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4931发布日期:2018-10-02 18:16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固定汽车轮廓的锁紧螺母。



背景技术:

螺母一般都是通过与螺栓的配合达到对设备各部分固定的作用,常用的螺母一般由金属铁制成,相对与铝合金制成的螺母,牢固性差,结构强度低,使用时间常会导致生锈的情况发生,导致后期更换不方便,同时没有锁紧装置,螺母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脱落,对于在行驶的汽车来说,使用者安全得不到保障,安全性能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牢固耐用,整体结构强,使用寿命长,通过在螺母上安装尼龙圈和橡胶垫,使得螺母不会轻易的从螺栓上掉下来,安全性高,并能有效的防止灰层、雨水等进入到螺母的内部,长时间使用也不会生锈,也便于后期的更换,具有实用性和使用的广泛性的用于固定汽车轮廓的锁紧螺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用于固定汽车轮廓的锁紧装置,包括锁紧螺母主体、及设置在锁紧螺母主体内部的尼龙圈,所述锁紧螺母主体设有内圈和外圈,外圈为标准的正六边形结构,且表面光滑,所述内圈为空心圆形结构,锁紧螺母主体的一端设有向四周延伸的凸型台阶,凸型台阶上设有圆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圈标准内螺纹和外圈的标准正六边形设计,方便了安装和拆卸,也便于后期的维修和更换;同时通过在锁紧螺母本体的一端设置凸型台阶,增加了螺母与设备的接触面,能够更好的起到固定的作用,减小了螺母与接触面之间的磨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圈表面设有与汽车螺杆相配合的标准内螺纹,标准内螺纹的表面设有一层尼龙圈,所述尼龙圈为塑性和韧性好,且具有耐腐蚀性质的材料制成。

该结构的使用,使得螺母与螺栓的接触更加的紧密,防止了螺母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脱落,安全性大大提高。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圆形凹槽中设有橡胶圈,橡胶圈为圆环形结构。

该结构的使用,使得螺母与接触面更加紧密,在锁紧的过程中不会轻易的对接触面造成破坏,同时也有效的防止了雨水进入到螺母的内部,导致时间久难以拆卸的现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紧螺母主体的一端设有封闭式结构件,封闭式结构件为表面光滑的圆弧形结构。

该结构的使用,使得灰层、水等细小物体不能够进入到螺母的内部,增加了螺母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了美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紧螺母整体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该结构的使用,使得锁紧螺母的整体结构强度高,不容易被损坏,同时常时间的使用也不会产生生锈的现象,干净,美观,也便于后期的维修和更换。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锁紧螺母主体上设置橡胶圈和尼龙圈,增加了螺母与螺栓配合的紧密度,使得螺母不会轻易的掉落下来,保证螺母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同时也有效的防止了水、灰层等物体进入到螺母的内部,防止螺母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出现难以拆卸等问题;同时通过内圈标准内螺纹和外圈的标准正六边形设计,方便了螺母的安装和拆卸,便于后期的维修和更换,具有实用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凸状台阶结构示意图;

其中,1.锁紧螺母主体,2.封闭式结构件,3.凸型台阶,4.圆形凹槽,5.橡胶圈,6.内圈,7.标准内螺纹,8.尼龙圈,9.外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固定汽车轮廓的锁紧螺母,包括锁紧螺母主体1、及设置在锁紧螺母主体1内部的尼龙圈8,所述锁紧螺母主体1设有内圈6和外圈9,外圈9为标准的正六边形结构;内圈6为空心圆形结构,内圈6表面设有与汽车螺杆(未图示)相配合的标准内螺纹7,标准内螺纹7的表面设有一层尼龙圈8;锁紧螺母主体1的一端设有向四周延伸的凸型台阶3,凸型台阶3上设有圆形凹槽4,圆形凹槽4中设有橡胶圈5;所述锁紧螺母主体1的一端设有封闭式结构件2,封闭式结构件2为表面光滑的圆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螺栓外径选择需要的锁紧螺母型号,通过锁紧螺母的外正六边形结构型号选择需要用来固定的扳手,将锁紧螺母旋转在螺杆的一端上,通过扳手进行固定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锁紧螺母主体上设置橡胶圈和尼龙圈,增加了螺母与螺栓配合的紧密度,使得螺母不会轻易的掉落下来,保证螺母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同时也有效的防止了水、灰层等物体进入到螺母的内部,防止螺母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出现难以拆卸等问题;同时通过内圈标准内螺纹和外圈的标准正六边形设计,方便了螺母的安装和拆卸,便于后期的维修和更换,具有实用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