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式咀套开关及设有滑动式咀套开关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5710发布日期:2018-09-28 18:23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头开关,特别涉及滑动式咀套开关及设有滑动式咀套开关的水龙头。



背景技术:

常见的龙头开关设置于出水龙头周侧,当需要用水时,例如需要洗手时,先打开龙头开关,水从出水龙头流出,此时将手从龙头开关移至水流处进行冲洗,冲洗完毕后,再用手将龙头开关关闭,手在水流处与龙头开关移动的过程中,水并没有起到冲洗的作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洗完手之后,需要再次触碰龙头开关,造成对手的二次污染,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隐患。

中国专利号为ZL:200620046289.1公开了一种触控式起泡开关出水口,包括滤网,出水孔,上盖,顶座,弹性橡皮圈,芯杆,抵座,导齿结构,推杆,导槽结构,透水阀,杆孔和套体,上盖安装在顶座内,在上盖的顶部设有滤网,在顶座的内部安装有芯杆,芯杆的下部穿过抵座,安装在推杆内部;推杆安装在透水阀内,透水阀安装在套体内部,抵座和推杆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导齿结构,在透水阀内部设置有导槽结构。导槽结构深浅相错呈圆周形分布;芯杆上安装有弹性橡胶圈;透水阀上还设置有呈圆周形分布的密集透水孔;在上盖和顶座的中央,套体的底部和侧壁上都设置有出水孔,在套体底部中央设置有杆孔。本实用新型可以安装在各种水龙头内,通过水压力控制开关,依靠水压力提供控制开关的反向动力,通过触控出水口中央推杆的动作来完成开和关,并且在出水口内实现空气和水的融合。但是这种触控式起泡开关结构复杂,组装相对比较耗时,并且没办法控制水流大小。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够节约用水的滑动式咀套开关及设有滑动式咀套开关的水龙头。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滑动式咀套开关,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端面开设有进水通道、所述壳体下端面开设有出水通道,还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内的定芯、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动芯,所述定芯开设有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一流体通道,所述动芯开设有与所述出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二流体通道,出水龙头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装置,所述动芯与所述定芯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装置,所述定芯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装置,所述动芯下方固定设有转动杆,所述壳体上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水龙头相连接的连接装置。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数量为两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数量为两道。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进水通道开设于所述上壳体,所述出水通道开设于所述下壳体,所述连接装置为开设于上壳体上端部与出水龙头相配合的螺纹。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环绕开设于所述壳体上端部的第一凹槽、设置与第一凹槽内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开设于所述定芯下端面,环绕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周侧的第二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装置包括所述第三密封装置包括开设于所述定芯上端面外周侧的第三凹槽、设置于第三凹槽内的第三密封圈。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转动杆自由端设置有转动旋钮。

设有滑动式咀套开关的水龙头,包括连接管、开设于所述连接管的连接流体通道、开设于所述连接管的阀芯座、设置于所述阀芯座的阀芯,所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连接管固定设置有出水龙头,进水杆、出水杆,所述出水龙头、所述进水杆、所述出水杆分别开设有于所述连接流体通道相连通的第三流体通道,所述进水杆内的第三流体通道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连接流体通道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出水龙头自由端设置有滑动式咀套开关,所述滑动式咀套开关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端面开设有进水通道、所述壳体下端面开设有出水通道,还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内的定芯、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动芯,所述定芯开设有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一流体通道,所述动芯开设有与所述出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二流体通道,出水龙头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装置,所述动芯与所述定芯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装置,所述定芯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装置,所述动芯下方固定设有转动杆,所述壳体上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水龙头相连接的连接装置。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数量为两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数量为两道。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进水通道开设于所述上壳体,所述出水通道开设于所述下壳体,所述第三密封装置包括开设于所述定芯上端面外周侧的第三凹槽、设置于第三凹槽内的第三密封圈,所述连接装置为开设于上壳体上端部与出水龙头相配合的螺纹。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环绕开设于所述壳体上端部的第一凹槽、设置与第一凹槽内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开设于所述定芯下端面,环绕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周侧的第二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装置包括所述第三密封装置包括开设于所述定芯上端面外周侧的第三凹槽、设置于第三凹槽内的第三密封圈。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转动杆自由端设置有转动旋钮。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手往返于水流于龙头开关之间时水的不必要浪费,节约了资源,并且避免了龙头开关对洗干净的手的二次污染,加强了对人体的保护,组件少,制造安装简单,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寿命,并且可以控制水流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滑动式咀套开关的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滑动式咀套开关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滑动式咀套开关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滑动式咀套开关的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考图2、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示的是滑动式咀套开关,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12,所述壳体12包括上壳体2与下壳体1,所述上壳体2与所述下壳体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上壳体2开设有进水通道21,所述下壳体1开设有出水通道11,所述上壳体2上端部开设有与出水龙头相配合的螺纹,还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12内的定芯3、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2内动芯4,所述定芯2开设有与所述进水通道21相连通的两道第一流体通道31,所述动芯4开设有与所述出水通道11相连通的两道第二流体通道41,所述壳体上端部环绕开设有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2,所述定芯下端面环绕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周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的第二密封圈32,所述定芯上端面外周侧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的第三密封圈33,所述动芯4下端部固定设有转动杆42。

为了便于控制:所述转动杆42自由端设置有转动旋钮43。

实施例二:

设有滑动式咀套开关的水龙头,包括连接管5、开设于所述连接管的连接流体通道52、开设于所述连接管的阀芯座51、设置于所述阀芯座51的阀芯(图中未示出),所述阀芯51包括阀芯本体(图中未示出)、进水口(图中未示出)、出水口(图中未示出),所述连接管5固定设置有出水龙头9,进水杆6、出水杆61,所述出水龙头9、所述进水杆6、所述出水杆61分别开设有于所述连接流体通道52相连通的第三流体通道8,所述进水杆6内的第三流体通道8与所述进水口(图中未示出)相连通,所述连接流体通道52与所述出水口(图中未示出)相连通,所述出水龙头9的自由端设置有滑动式咀套开关7,所述滑动式咀套开关9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12,所述壳体12包括上壳体2与下壳体1,所述上壳体2与所述下壳体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上壳体2开设有进水通道21,所述下壳体1开设有出水通道11,所述上壳体2上端部开设有与出水龙头相配合的螺纹,还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12内的定芯3、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2内动芯4,所述定芯2开设有与所述进水通道21相连通的两道第一流体通道31,所述动芯4开设有与所述出水通道11相连通的两道第二流体通道41,所述壳体上端部环绕开设有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2,所述定芯下端面环绕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周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的第二密封圈32,所述定芯上端面外周侧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的第三密封圈33,所述动芯4下端部固定设有转动杆42。

为了便于控制:所述转动杆42自由端设置有转动旋钮43。

使用本使用新型设有滑动式咀套开关的水龙头时,用手旋动转动旋钮43即可打开水流,手置于水流下,避免了水的浪费,并且转动旋钮长期处于水流冲刷之下,干净卫生,避免了二次污染。本实用新型设有滑动式咀套开关的水龙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以通过旋钮旋转角度控制水流大小,并提高了开关的使用寿命。

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