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杆喷雾机及其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9950发布日期:2019-02-10 23:4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喷杆喷雾机及其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背景技术:

喷杆喷雾机用于喷洒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及其他药液,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促进作物健康生长,是最常用的农业机械之一。

喷雾机田间作业时,由于地表不平、土壤坚实度不同等因素,必然会引起机体的振动和晃动。采用减振技术消除或减小振动和晃动的影响,保持喷杆稳定及与地面平行,是保证喷雾量分布均匀和防治质量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以消除并减少喷雾机机体振动导致的喷杆振动和摆动,提高喷雾量分布的均匀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安装在喷杆喷雾机上,其中,包括:

悬挂升降连接架,与所述喷杆喷雾机的喷杆升降机构连接;

中间喷杆框架,通过悬挂连接杆与所述悬挂升降连接架连接,所述悬挂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球铰接头与所述中间喷杆框架和悬挂升降连接架连接,所述喷杆喷雾机的喷杆系统的内侧喷杆分别安装在所述中间喷杆框架的两端;以及

垂直减振机构,包括减振弹簧和垂直阻尼器,所述减振弹簧分别通过上、下弹簧座与所述悬挂升降连接架和中间喷杆框架连接,所述垂直阻尼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下弹簧座连接。

上述的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其中,还包括:

水平平衡机构,包括喷杆倾斜调整油缸和水平阻尼器,所述喷杆倾斜调整油缸分别与所述中间喷杆框架和所述上弹簧座连接,所述水平阻尼器分别与所述中间喷杆框架和所述悬挂升降连接架连接。

上述的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其中,所述减振弹簧与所述上、下弹簧座同轴设置,所述中间喷杆框架及所述悬挂升降连接架均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减振弹簧的轴线与所述中间喷杆框架及所述悬挂升降连接架的对称中心线重合。

上述的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其中,所述上弹簧座包括互相连接的上弹簧座体和外套管,所述下弹簧座包括互相连接的下弹簧座体和内方管,所述内方管的顶端穿过所述外套管并通过上悬挂销与所述悬挂升降连接架连接,所述内方管的下部与所述中间喷杆框架连接,所述减振弹簧位于所述上弹簧座体和下弹簧座体之间。

上述的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其中,所述内方管通过下悬挂杆与所述中间喷杆框架连接,所述下悬挂杆的上部插装在所述内方管的下部,所述下悬挂杆的上部设有连接孔,所述内方管上设置有沿轴向的长孔,第一连接销穿过所述外套管插入所述连接孔和长孔内,并将所述外套管、内方管和所述下悬挂杆连接在一起,所述下悬挂杆的下部通过下悬挂销与所述中间喷杆框架连接。

上述的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其中,所述外套管上设置有垂直阻尼器第一连接座,所述下弹簧座体上设置有垂直阻尼器第二连接座,所述垂直阻尼器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垂直阻尼器第一连接座和垂直阻尼器第二连接座上。

上述的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其中,所述中间喷杆框架上设置有水平阻尼器第一连接座,所述悬挂升降连接架上设置有水平阻尼器第二连接座,所述水平阻尼器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水平阻尼器第一连接座和水平阻尼器第二连接座上。

上述的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其中,所述中间喷杆框架上设置有喷杆倾斜调整油缸第一连接座,所述上弹簧座体上设置有喷杆倾斜调整油缸第二连接座,所述喷杆倾斜调整油缸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喷杆倾斜调整油缸第一连接座和喷杆倾斜调整油缸第二连接座上。

上述的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其中,所述悬挂连接杆包括连接杆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两端的第一球铰接头和第二球铰接头,所述第一球铰接头包括第一球头和第一球头连接座,所述第一球头连接座安装在所述悬挂升降连接架上,所述第一球头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并安装在所述第一球头连接座上,所述第二球铰接头包括第二球头和第二球头连接座,所述第二球头连接座安装在所述中间喷杆框架上,所述第二球头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并安装在所述第二球头连接座上。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喷杆喷雾机,包括自走式底盘、喷杆托架、喷杆升降机构和喷杆系统,所述喷杆托架和喷杆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自走式底盘上,所述喷杆系统与所述喷杆升降机构连接,其中,所述喷杆系统包括上述的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喷杆喷雾机及其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通过喷杆悬浮挂接方式及采用减振元件减振弹簧、阻尼器等,消除并有效减小了喷雾机机体振动导致的喷杆振动和摆动,提高了喷雾量分布的均匀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作业状态示意图(喷杆展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道路运输状态示意图(喷杆折叠);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 自走式底盘

200 喷杆托架

300 喷杆升降机构

301 喷杆升降上连杆

302 喷杆升降下连杆

303 喷杆升降油缸

400 喷杆系统

401 内侧喷杆

402 外侧喷杆

403 内侧喷杆折叠油缸

404 外侧喷杆折叠油缸

405 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

1 中间喷杆框架

11 喷杆连接板

12 喷杆折叠油缸连接板

13 球铰接头第一连接座

14 喷杆倾斜调整油缸第一连接座

15 水平阻尼器第一连接座

16 喷管连接座

2 悬挂连接杆

21 第一球铰接头

211 第一球头

212 第一球头连接座

22 连接杆

23 第二球铰接头

231 第二球头

232 第二球头连接座

3 悬挂升降连接架

31 球铰接头第二连接座

32 上悬挂销

33 喷杆升降连杆连接板

34 水平阻尼器第二连接座

4 喷杆倾斜调整油缸

5 上弹簧座

51 喷杆倾斜调整油缸第二连接座

52 外套管

53 上弹簧座体

54 垂直阻尼器第一连接座

6 下弹簧座

61 内方管

62 加强套管

63 垂直阻尼器第二连接座

64 下弹簧座体

7 第一连接销

8 减振弹簧

9 垂直阻尼器

10 下悬挂杆

110 下悬挂销

120 水平阻尼器

130 第二连接销

140 第三连接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参见图1及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作业状态示意图(喷杆展开);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道路运输状态示意图(喷杆折叠)。本实用新型的喷杆喷雾机,包括自走式底盘100、喷杆托架200、喷杆升降机构300和喷杆系统400,所述喷杆托架200和喷杆升降机构300安装在所述自走式底盘100上,所述喷杆系统400与所述喷杆升降机构300连接。喷杆升降机构300包括喷杆升降上连杆301、喷杆升降下连杆302和喷杆升降油缸303。

所述喷杆系统400包括内侧喷杆401及内侧喷杆折叠油缸403,外侧喷杆402及外侧喷杆折叠油缸404,还包括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405。内侧喷杆401与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405连接,外侧喷杆402与内侧喷杆401连接,内侧喷杆折叠油缸403安装在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405和内侧喷杆401上,外侧喷杆折叠油缸404安装在外侧喷杆402和内侧喷杆401上。该喷杆系统400为左右对称结构,即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405左右各对称安装有内侧喷杆401及内侧喷杆折叠油缸403和外侧喷杆402及外侧喷杆折叠油缸404。喷杆升降上连杆301和喷杆升降下连杆302的一端通过喷杆连接销与悬挂升降连接架3的喷杆升降连杆连接板33连接,另一端通过喷杆连接销连接在自走式底盘100的机架上。喷杆升降上连杆301、喷杆升降下连杆302、悬挂升降连接架3和自走式底盘100机架形成平行四边形升降机构。喷杆升降油缸303的一端通过喷杆连接销与喷杆升降上连杆301连接,另一端通过喷杆连接销连接在自走式底盘100的机架上。

参见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405,与喷杆喷雾机的喷杆升降机构300连接,包括:悬挂升降连接架3,与喷杆升降机构300连接;中间喷杆框架1,通过悬挂连接杆2与所述悬挂升降连接架3连接,所述悬挂连接杆2的两端分别通过球铰接头与所述中间喷杆框架1和悬挂升降连接架3连接,所述喷杆喷雾机的喷杆系统400的内侧喷杆401分别安装在所述中间喷杆框架1的两端;以及垂直减振机构,包括减振弹簧8和垂直阻尼器9,所述减振弹簧8分别通过上弹簧座5、下弹簧座6与所述悬挂升降连接架3和中间喷杆框架1连接,所述垂直阻尼器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弹簧座5、下弹簧座6连接。所述外套管52上设置有垂直阻尼器第一连接座54,所述下弹簧座体64上设置有垂直阻尼器第二连接座63,所述垂直阻尼器9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垂直阻尼器第一连接座54和垂直阻尼器第二连接座63上。

其中,所述悬挂连接杆2包括连接杆22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杆22两端的第一球铰接头21和第二球铰接头23,所述第一球铰接头21包括第一球头211和第一球头连接座212,所述第一球头连接座212安装在所述悬挂升降连接架3上,所述第一球头211与所述连接杆22的一端连接并安装在所述第一球头连接座212上,所述第二球铰接头23包括第二球头231和第二球头连接座232,所述第二球头连接座232安装在所述中间喷杆框架1上,所述第二球头231与所述连接杆22的另一端连接并安装在所述第二球头连接座23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弹簧8与所述上弹簧座5、下弹簧座6同轴设置,所述中间喷杆框架1及所述悬挂升降连接架3均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减振弹簧8的轴线与所述中间喷杆框架1及所述悬挂升降连接架3的对称中心线重合。其中,所述上弹簧座5包括互相连接的上弹簧座体53和外套管52,所述下弹簧座6包括互相连接的下弹簧座体64和内方管61,所述内方管61的顶端穿过所述外套管52并通过上悬挂销32与所述悬挂升降连接架3连接,所述内方管61的下部与所述中间喷杆框架1连接,所述减振弹簧8位于所述上弹簧座体53和下弹簧座体64之间。所述内方管61通过下悬挂杆10与所述中间喷杆框架1连接,所述下悬挂杆10的上部插装在所述内方管61的下部,所述下悬挂杆10的上部设有连接孔,所述内方管61上设置有沿轴向的长孔(图未示),第一连接销7穿过所述外套管52插入所述连接孔和长孔内,并将所述外套管52、内方管61和所述下悬挂杆10连接在一起,所述下悬挂杆10的下部通过下悬挂销110与所述中间喷杆框架1连接。

本实施例中,还可包括:水平平衡机构,包括喷杆倾斜调整油缸4和水平阻尼器120,所述喷杆倾斜调整油缸4分别与所述中间喷杆框架1和所述上弹簧座5连接,所述水平阻尼器120分别与所述中间喷杆框架1和所述悬挂升降连接架3连接。所述中间喷杆框架1上设置有水平阻尼器第一连接座15,所述悬挂升降连接架3上设置有水平阻尼器第二连接座34,所述水平阻尼器12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水平阻尼器第一连接座15和水平阻尼器第二连接座34上。所述中间喷杆框架1上设置有喷杆倾斜调整油缸第一连接座14,所述上弹簧座体53上设置有喷杆倾斜调整油缸第二连接座51,所述喷杆倾斜调整油缸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喷杆倾斜调整油缸第一连接座14和喷杆倾斜调整油缸第二连接座51上。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其中,中间喷杆框架1上设有喷杆连接板11、喷杆折叠油缸连接板12、球铰接头第一连接座13、喷杆倾斜调整油缸第一连接座14、水平阻尼器第一连接座15、喷管连接座16,其中,第一球铰接头21为右旋螺纹,第二球铰接头23为左旋螺纹,其中第一球铰接头21由第一球头211(右旋螺纹)和第一球头连接座212组成,第二球铰接头23由第二球头231(左旋螺纹)和第二球头连接座232组成,第一球头211和第一球头连接座212之间,第二球头231和第二球头连接座232之间均采用球铰连接,可进行全方位转动。悬挂升降连接架3上设有球铰接头第二连接座31、上悬挂销32、喷杆升降连杆连接板33和水平阻尼器第二连接座34,上弹簧座5的外套管52上设置有喷杆倾斜调整油缸第二连接座51、上弹簧座体53和垂直阻尼器第一连接座54,下弹簧座6的内方管61设置有加强套管62、垂直阻尼器第二连接座63和下弹簧座体64,内方管61上开有长孔,便于第一连接销7在长孔内滑动。

中间喷杆框架1通过外套管52、内方管61、第一连接销7、减振弹簧8、下悬挂杆10、下悬挂销110依次连接到悬挂升降连接架3上,其中内方管61上部的加强套管62套装于悬挂升降连接架3的上悬挂销32上;外套管52套装在内方管61外面;下悬挂杆10的上部插装在内方管61的内部,下悬挂杆10的上部设有连接孔,第一连接销7插装于外套管52和下悬挂杆10的连接孔,并穿过内方管61上的长孔,将外套管52、内方管61和下悬挂杆10连接在一起;下悬挂杆10的下部通过下悬挂销110连接到中间喷杆框架1上。减振弹簧8安装于上弹簧座体53和下弹簧座体64之间。喷杆系统400的重量通过下悬挂销110和下悬挂杆10传递到第一连接销7,由第一连接销7通过上弹簧座体53传递到外套管52并传递到减振弹簧8,再经过下弹簧座体64、内方管61和加强套管62最终传递到悬挂升降连接架3的上悬挂销32上。

中间喷杆框架1和悬挂升降连接架3之间通过上下左右的四件悬挂连接杆2悬浮挂接,其中悬挂连接杆2的第一球头连接座212固定在悬挂升降连接架3的球铰接头第二连接座31上,悬挂连接杆2的第二球头连接座232固定在中间喷杆框架1的球铰接头第一连接座13上,连接杆22两端设有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分别与第一球铰接头21的第一球头211和第二球铰接头23的第二球头231连接,旋转连接杆22改变悬挂连接杆2的长度,可以精确调整中间喷杆框架1和悬挂升降连接架3之间的初始装配位置。

垂直阻尼器9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外套管52的垂直阻尼器第一连接座54和内方管61的垂直阻尼器第二连接座63上;水平阻尼器120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销130固定在中间喷杆框架1的水平阻尼器第一连接座15和悬挂升降连接架3的水平阻尼器第二连接座34上;喷杆倾斜调整油缸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连接销140固定在中间喷杆框架1的喷杆倾斜调整油缸第一连接座14和外套管52的喷杆倾斜调整油缸第二连接座51上。

喷杆喷雾机在静态时,减振弹簧8在喷杆系统400重量的压迫下产生一定的压缩变形量并保持平衡,第一连接销7位于内方管61上长孔的中间位置。当喷雾机田间作业时,由于自走式底盘100或拖拉机轮胎遇到地表高低不平时,引起悬挂升降连接架3的上悬挂销32的位置发生变化,产生振动冲击。以轮胎遇到地表突起为例,悬挂升降连接架3的上悬挂销32的位置向上运动,产生向下的振动冲击。减振弹簧8和垂直阻尼器9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压缩变形量增加,冲击载荷被吸收,第一连接销7在内方管61上的长孔内向下滑动,悬挂升降连接架3的上悬挂销32与下悬挂销110之间的长度增加,下悬挂销110相对于自走式底盘100或拖拉机轮胎向下运动,使中间喷杆框架1(喷杆系统400)保持原始作业高度,从而实现了避免或减小喷杆振动的目的。当轮胎遇到地表下凹时,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405同样能起到避免或减小喷杆振动的作用,其作用过程与前述相反。

当自走式底盘100或拖拉机左右两侧轮胎处于不同的地表高度时,悬挂升降连接架3处于倾斜状态,悬挂连接杆2的第一球头211和第一球头连接座212之间、以及第二球头231和第二球头连接座232之间产生转动。由于中间喷杆框架1和悬挂升降连接架3之间通过悬挂连接杆2连接,因此中间喷杆框架1相对于悬挂升降连接架3产生转动。中间喷杆框架1的水平阻尼器第一连接座15上连接孔和悬挂升降连接架3的水平阻尼器第二连接座34上连接孔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此时安装在水平阻尼器第一连接座15和水平阻尼器第二连接座34之间的水平阻尼器120发挥作用,吸收了中间喷杆框架1和悬挂升降连接架3之间相对转动产生的冲击,减小了中间喷杆框架1(喷杆系统400)的晃动,保证喷杆系统400处于稳定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喷杆喷雾机及其喷杆悬浮挂接减振装置,通过喷杆悬浮挂接方式及采用减振元件减振弹簧、阻尼器等,消除并有效减小了喷雾机机体振动导致的喷杆振动和摆动,提高了喷雾量分布的均匀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