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冷式汽车双筒液压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9930发布日期:2019-02-10 23:42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冷式汽车双筒液压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双筒液压减振器,尤其涉及一种油冷式汽车双筒液压减振器。



背景技术:

双筒液压减振器是汽车悬架系统中最常用的阻尼元件,它可以加速车身和车架之间振动的衰减,从而改善车辆的行驶舒适性。双筒液压减振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减振器内部油液不间断通过窄小阀门而产生的阻尼来消耗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振动能量,此过程实现了振动能量到热能的转化,达到了衰减振动的目的。

然而现在市面上的双筒液压减振器普遍面临着散热问题,当减振器工作时,振动能量不断转化为热能,而热量不能及时散出,从而导致减振器温度过高的现象。当减振器内部温度过高时,油液粘度会下降,导致阻尼力的减少,进而影响减振器的减振性能。同时温度过高时也会加速减振器油液的泄漏,导致减振器不能正常工作。

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780533U公开了“一种散热式汽车液压减振器”,该专利技术只能实现储油筒和散热筒之间油液的流动,而不能达到对散热筒中油液的快速散热。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4196945A公开了“水冷减振器”,该专利技术只能实现对减振器本体的散热,而不能实现储油筒和散热筒油液之间的流动和散热腔中油液的快速散热。所以非常有必要设计出一种能够实现储油筒和散热筒之间油液的流动同时可以达到对散热筒快速散热的油冷式汽车双筒液压减振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了一种油冷式汽车双筒液压减振器,该减振器散热效果明显,智能化程度高,可以有效的解决减振器因温度过高而产生的减振性能下降甚至失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冷式汽车双筒液压减振器,该减振器包括油封、导向座、防尘罩、减振器活塞、活塞杆、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储油筒、底阀、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电磁阀、散热筒和散热片。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位于底阀内部,且对称分布于底阀,用于测量底阀所受储油筒中油液的压力;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位于导向座内部,且对称分布于导向座,用于测量减振器内部的温度;所述的电磁阀位于储油筒与散热筒的交界处和底阀的补偿阀处,用于控制减振器和散热筒中油液的流动和充当减振器复原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电磁阀反映灵敏,接到汽车电子控制单元信号时会迅速执行指令。

上述技术方案中,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都具有防腐蚀和耐高温的性质。

上述技术方案中,散热筒与储油筒焊接为一个整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散热筒内部呈空心状态,且其空心处密封着大量液压油,且油液压力值远远大于储油筒内部的油液压力值。

上述技术方案中,散热片呈涡轮状焊接在散热筒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散热片形状为Y字型。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在电磁阀打开的情况下,通过散热筒和储油筒内部油液的互通可以达到散热效果;在电磁阀未打开的情况下,通过散热筒中的油液对减振器进行散热;同时散热片随时对散热筒中的油液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通过散热筒和储油筒内部油液的互通,使储油筒内的压力较大,导致减振器压缩阀开阀阈值变大,从而提高减振器的阻尼力。

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程度高,通过电子控制单元随时控制电磁阀的开闭,达到减振器工作的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俯视图。

图3和本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压力传感器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中:1.活塞杆;2.油封;3.导向座;4.防尘罩5.散热筒;6.储油筒;7.散热片;8.工作筒;9.活塞组件;10.电磁阀;11.压力传感器;12.底阀;13.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步骤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此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油冷式汽车双筒液压减振器,该减振器由工作筒(8)、储油筒(6)、电磁阀(10)、底阀(12)、散热筒(5)、散热片(7)、温度传感器(13)和压力传感器(11)等装置组成,其中工作筒内有导向座(3)、活塞杆(1)、油封(2)和活塞组件(9);温度传感器(13)位于导向座(3)内部,且对称分布于导向座(3),用于测量减振器内部的温度值,然后此信号传递给汽车电子控制单元,作为优选,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3)具有防腐蚀和耐高温的性质;压力传感器(11)位于底阀(12)的内部,用于测量底阀(12)所受到的储油筒(6)中油液的压力,并将此信号传递给汽车电子控制单元,作为优选,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1)具有防腐蚀和耐高温的性质;位于储油筒(6)与散热筒(5)的交界处的电磁阀(10),用于控制减振器和散热筒(5)中油液的流动,位于底阀(12)的补偿阀处的电磁阀(10),用于替换减振器的复原阀,作为优选,所述的电磁阀(10)反映灵敏,接到汽车电子控制单元信号时会迅速执行指令;散热筒(5)与储油筒(6)焊接为一个整体,散热筒(5)内部呈空心状态,且其空心处密封着大量液压油,为了使储油筒(6)和散热筒(5)中的油液更好的流通,作为优选,散热筒(5)内部油液的压力远远大于储油筒(6)内部的油液压力;散热片(7)呈涡轮状焊接在散热筒(5)上,为了更好的对散热筒(5)中的油液进行散热,作为优选,散热片(7)形状为Y字型。

如图2所示,此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俯视图。俯视图中,散热筒(5)与储油筒(6)焊接为一个整体,散热片(7)呈涡轮状焊接在散热筒(5)上,且散热片(7)形状为Y字型。

如图3所示,此图示为本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的工作流程示意图。首先,两个温度传感器(13)分别测出减振器内部的温度值,如果温度均值大于设定的温度阈值,接着则温度传感器(13)将此信号传递给汽车电子控制单元,最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得到信号之后立马控制储油筒(5)上的两个电磁阀(10)同时打开阀门,实现了储油筒(6)和散热筒(5)中油液的流通,达到了给减振器散热的目的;如果两个温度传感器(13)测出的减振器内部的温度均值小于设定的温度阈值,汽车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储油筒(5)上的两个电磁阀(10)同时关闭阀门,保持减振器的正常工作。

如图4所示,此图示为本实用新型压力传感器的工作流程示意图。首先两个压力传感器(11)测出底阀(12)上所受到的储油筒(6)中油液的压力,如果压力均值大于设定的正常开阀值但小于设定的最大压力阈值,则接着压力传感器(11)将此信号传递给汽车电子控制单元,汽车电子控制单元收到信号之后控制底阀(12)上的电磁阀(10)打开阀门;如果所测的压力均值小于正常的压力值,则汽车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底阀(12)上的电磁阀(10)关闭阀门;如果所测的压力均值大于最大的压力阈值,则汽车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底阀(12)上的电磁阀(10)关闭阀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