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6422发布日期:2018-12-18 21:11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维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



背景技术:

管路是指液压系统中传输工作流体的管道。管路常被用于输送液体或气体。作为管路中常用的混水阀,则可以在管路中对冷热流体进行混合,例如对冷水、热水进行混合,

在现有的管道技术中,主要是将混水阀和软管的接口直接相互连通,液体从软管直接进入混水阀内。在混水阀和软管的连接处,会长期受到液体的腐蚀,使软管内黑胶极易变质,继而影响水质健康,也使得经常需要对软管进行更换。但是,在更换软管时,由于软管的接头和混水阀牢固贴合在一起,软管和接头发生断裂后,接头将卡在混水阀内无法取出。这样使得要将混水阀和软管一起更换,增大了维修成本。

综上所述,在现有的技术中,存在着对管道进行更换时,维修不方便,维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管道需要进行更换时,维修不方便,维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混合阀,所述混合阀至少包括第一阀门;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包括第一接口端,所述第一导管通过所述第一接口端和所述第一阀门相通;第一中空体,所述第一中空体设置有第一紧固端和第二紧固端,所述第一中空体通过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一接口端相通;第二接口端,所述第二接口端和所述第二紧固端相通;其中,所述第二接口端和所述第二紧固端相垂直;所述第一接口端位于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一阀门之间,所述第一紧固端位于所述第一接口端和所述第二紧固端之间,所述第二紧固端位于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二接口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胶圈,所述第一胶圈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一胶体,且所述第一接口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其中,所述第一胶体位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一紧固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波纹管,所述第一波纹管和所述第二接口端相通,且所述第二接口端位于所述第一波纹管和所述第二紧固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阀还包括第二阀门;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包括:第三接口端,所述第二导管通过所述第三接口端和所述第二阀门相通;第二中空体,所述第二中空体设置有第三紧固端和第四紧固端,所述第二中空体通过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三接口端相通;第四接口端,所述第四接口端和所述第四紧固端相通;其中,所述第三接口端位于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二阀门之间,所述第三紧固端位于所述第三接口端和所述第四紧固端之间,所述第四紧固端位于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四接口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接口端和所述第三紧固端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四紧固端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四接口端和所述第四紧固端同一直线上;其中,所述第三接口端的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三紧固端的截面呈圆形,所述第四紧固端的截面呈圆形,所述第四接口端的截面呈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接口端和所述第三接口端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接口端和所述第一接口端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接口端和所述第三接口端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接口端和所述第一接口端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胶圈,所述第二胶圈设置有第二通孔和第二胶体,且所述第二接口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二胶体位于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紧固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波纹管,所述第二波纹管和所述第四接口端相通,且所述第四接口端位于所述第二波纹管和所述第四紧固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接口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接口端的直径;所述第四接口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接口端的直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通过将第一导管中的第一接口端和混合阀的第一阀门相互接通,再将第一导管的第一接口端和第二接口端分别与第一中空体的两端相互接通。软管内的液体可以依次从第二接口端、第二紧固端、第一紧固端和第一接口端,进入混合阀的第一阀门内。由于第一导管的第二接口端和第一中空体的第二紧固端相互垂直,在实际使用中,当需要对软管进行时,可以通过转第二接口端,使第一接口端和第一阀门相互分离,再对软管进行更换。继而无需将待更换的软管和能够正常使用的混合阀也一起进行更换。从而达到了对管道进行更换时,能够使维修更便捷,降低维修成本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的第一导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的第二导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的混合阀侧视图示意图;

其中,

100—混合阀,110—第一阀门,120—第二阀门;

200—第一导管,210—第一接口端,220—第一中空体,230—第二接口端;

300—第一胶圈;

400—第二导管,410—第三接口端,420—第二中空体,430—第四接口端;

500—第二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通过将第一导管200中的第一接口端210和混合阀100的第一阀门110相互接通,再将第一导管200的第一接口端210和第二接口端230分别与第一中空体220的两端相互接通。软管内的液体可以依次从第二接口端230、第二紧固端、第一紧固端和第一接口端210,进入混合阀100的第一阀门110内。由于第一导管200的第二接口端230和第一中空体220的第二紧固端相互垂直,在实际使用中,当需要对软管进行时,可以通过转第二接口端230,使第一接口端210和第一阀门110相互分离,再对软管进行更换。继而无需将待更换的软管和能够正常使用的混合阀100也一起进行更换。从而达到了对管道进行更换时,能够使维修更便捷,降低维修成本的技术效果。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只包括B不包括A;包括A与B。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的第一导管200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所述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包括混合阀100和第一导管200。现分别对混合阀100和第一导管200进行以下详细说明:

对于混合阀100而言:

所述混合阀100包括第一阀门110和第二阀门120。

请参见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的混合阀100侧视图示意图。混合阀100可以是指混水阀。混水阀用于混合冷热水(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混合阀100包括两个阀门,第一阀门110可以接热水管,第二阀门120可以接冷水管,以将热水和冷水进行混合,来调节最终输出的水温高低。或者第一阀门110可以接冷水管,第二阀门120可以接热水管,以将热水和冷水进行混合,来调节最终输出的水温高低。

在第一阀门110内可以设置有与下述第一导管200中第一接口端210相匹配的螺纹,第一接口端210和第一阀门110通过螺纹连接,使第一导管200中的液体可以进入第一阀门110的内部。由于第一阀门110和第一接口端210螺纹连接,当需要对第一导管200进行更换时,可以通过旋转第一导管200,来对第一导管200进行更换。从而达到方便维修的技术效果。在第二阀门120内也可以设置有与下述第二导管400中第三接口端410相匹配的螺纹,第三接口端410和第二阀门120通过螺纹连接,使第二导管400中的液体可以进入第二阀门120的内部。由于第二阀门120和第三接口端410螺纹连接,当需要对第二导管400进行更换时,可以通过旋转第二导管400,来对第二导管400进行更换。从而达到方便维修的技术效果。

对于第一导管200而言:

所述第一导管200包括第一接口端210、第一中空体220和第二接口端230。所述第一导管200通过所述第一接口端210和所述第一阀门110相互连通;所述第一中空体220设置有第一紧固端和第二紧固端,所述第一中空体220通过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一接口端210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接口端230和所述第二紧固端相互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接口端230和所述第二紧固端相垂直;所述第一接口端210位于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一阀门110之间,所述第一紧固端位于所述第一接口端210和所述第二紧固端之间,所述第二紧固端位于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二接口端230之间。第一接口端210可以呈现为圆形(例如第一接口端210的直径是8mm),第二接口端230也可以呈现为圆形。所述第二接口端23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接口端210的直径。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的第一导管200整体结构示意图。第一导管200的制作材料可以是金属,例如不锈钢、铜等。第一导管200中第一中空体220的两端可以分别和第一接口端210、第二接口端230相互固定连接,即第一接口端210和第二接口端230可以是第一导管200的两端。第一导管200中第一中空体220的内部可以设置有用于输送液体的空间,液体可以依次通过第二接口端230、第一中空体220和第一接口端210进入上述第一阀门110内。

第一导管200的第一接口端210上可以设置有和上述第一阀门110相匹配的螺纹,使得第一导管200可以通过第一接口端210和第一阀门110进行螺纹连接。第一导管200的第二接口端230和第一导管200的第二紧固端可以相互垂直,即第一导管200的第二接口端230和第一导管200的第一中空体220的夹角可以是90°。由于第一导管200的第二接口端230和第一导管200的第二紧固端相互垂直,在安装完第一导管200(将第一导管200的第一接口端210和第一阀门110相互接通)后,使得对下述第二导管400的安装或更换更方便,同时,也使得便于对第一导管200进行更换。从而达到了对管道进行更换时,能够使维修更便捷,降低维修成本的技术效果。

为了增加第一导管200中第一接口端210和第一阀门110之间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胶圈300。

所述第一胶圈300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一胶体,并且所述第一接口端210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其中,所述第一胶体位于所述第一阀门110和所述第一紧固端之间。

请继续参见图1,第一胶圈300可以是指防水胶圈,例如防水白色胶圈、硅胶防水圈,硅胶防水圈是用硅胶材料制作的O型圈,属于硅胶制品中的一款产品分类,是以硅胶为材质的环形产品。硅胶防水圈主要用于需防水,密封的场合。第一胶圈300可以设置在第一导管200中第一接口端210和第一阀门110的连接处,即通过将第一导管200中第一接口端210穿过第一胶圈300的第一通孔,使得第一胶圈300的第一胶体位于第一阀门110和第一紧固端之间。通过旋转第一导管200,使得第一阀门110和第一紧固端之间的间距减小,继而压迫第一胶体,以避免液体从第一导管200中第一接口端210和第一阀门110的连接处溢出。从而达到了提高第一导管200的密封性的技术效果。

为了增大输送管道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波纹管。

所述第一波纹管和所述第二接口端230相互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接口端230位于所述第一波纹管和所述第二紧固端之间。

具体而言,第一波纹管可以是指波纹管,例如双壁波纹管材、金属波纹管。双壁波纹管材是以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料的一种新型轻质管材,双壁波纹管材与其他结构的管材相比,具有重量轻、耐高压、韧性好、施工快、寿命长、连接方便等特点。金属波纹管是一种外型象规则的波浪样的管材,常用的金属波纹管有碳钢的、不锈钢的,也有钢质衬塑的、铝质的等。金属波纹管具有抗腐蚀、坚固耐用的技术效果。第一波纹管和第一导管200的第二接口端230相互连通后,使得液体可以从第一波纹管进入第二接口端230,然后依次第二接口端230、第一中空体220和第一接口端210进入上述第一阀门110内。

为了使维修更便捷,降低管道的维修成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导管400,所第二导管400包括第三接口端410、第二中空体420和第四接口端430。

所述第二导管400通过所述第三接口端410和所述第二阀门120相互连通;所述第二中空体420设置有第三紧固端和第四紧固端,所述第二中空体420通过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三接口端410相互连通;所述第四接口端430和所述第四紧固端相互连通。

其中,所述第三接口端410位于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二阀门120之间,所述第三紧固端位于所述第三接口端410和所述第四紧固端之间,所述第四紧固端位于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四接口端430之间。所述第四接口端43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接口端410的直径。

所述第三接口端410和所述第三紧固端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四紧固端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四接口端430和所述第四紧固端同一直线上。其中,所述第三接口端410的截面呈现为圆形(例如第三接口端410的直径是8mm),所述第三紧固端的截面呈现为圆形,所述第四紧固端的截面呈现圆形,所述第四接口端430的截面呈现为圆形。

所述第四接口端430和所述第三接口端410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接口端230和所述第一接口端210的间距。或者,所述第四接口端430和所述第三接口端410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接口端230和所述第一接口端210的间距。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的第二导管400整体结构示意图。第二导管400的制作材料可以是金属,例如不锈钢、铜等。第二导管400中第二中空体420的两端可以分别和第三接口端410、第四接口端430相互固定连接,即第三接口端410和第四接口端430可以是第二导管400的两端。第二导管400中第二中空体420的内部可以设置有用于输送液体的空间,液体可以依次通过第四接口端430、第二中空体420和第三接口端410进入上述第二阀门120内。

第二导管400的第三接口端410上可以设置有和上述第二阀门120相匹配的螺纹,使得第二导管400可以通过第三接口端410和第二阀门120进行螺纹连接。第二导管400的第四接口端430和第二导管400的第三紧固端可以位于同一直线上,即第二导管400的第四接口端430和第二导管400的第二中空体420的夹角可以是0°。由于第二导管400的第四接口端430和第二导管400的第三紧固端相互垂直,在安装完第二导管400(将第二导管400的第三接口端410和第二阀门120相互接通)后,使得对上述第一导管200的安装或更换更方便,同时,也使得便于对第二导管400进行更换。从而达到了对管道进行更换时,能够使维修更便捷,降低维修成本的技术效果。

为了方便对第一导管200和第二导管400进行安装或维修,可以使第四接口端430和所述第三接口端410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接口端230和所述第一接口端210的间距。或者,使所述第四接口端430和所述第三接口端410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接口端230和所述第一接口端210的间距。现提供两种实施方式进行以下详细解释:

第一种实施方式,第四接口端430和第三接口端410的间距大于第二接口端230和第一接口端210的间距。即假设第二导管400中第四接口端430和第三接口端410的间距是A1,第一导管200中第二接口端230和第一接口端210的间距是B1,则A1>B1(例如A1=130mm,B1=120mm)。此时,可以先将第一导管200中第一接口端210和上述第一阀门110相互接通,再将第二导管400中第三接口端410和上述第二阀门120相互接通,由于第四接口端430和第三接口端410的间距大于第二接口端230和第一接口端210的间距,所以第一导管200安装完后,可以方便的将第二导管400进行安装。从而达到对管道进行更换时,能够使维修更便捷,降低维修成本的技术效果。

第二种实施方式,第四接口端430和所述第三接口端410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接口端230和所述第一接口端210的间距。即假设第二导管400中第四接口端430和第三接口端410的间距是A2,第一导管200中第二接口端230和第一接口端210的间距是B2,则A2<B2。此时,可以先将第二导管400中第三接口端410和上述第二阀门120相互接通,再将第一导管200中第一接口端210和上述第一阀门110相互接通,由于第四接口端430和第三接口端410的间距小于第二接口端230和第一接口端210的间距,所以第二导管400安装完后,可以方便的将第一导管200进行安装。从而达到对管道进行更换时,能够使维修更便捷,降低维修成本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中,由于在实际使用中,对混水阀进行维修时,经常会遇见紧固在混水阀内的外丝铜管无法取出。而且和混水阀连接的软管铜头也无法更换。这样使得外丝铜管、软管无法取出时,会导致能够正常使用的混水阀,也将面临作废的处理方式。同时,由于连接混水阀的软管内部有一层胶质材料,时间用久后(如用上半年),胶质材料会发生灰化,在软管的中间任意部位进行剪断后,都会发现软管的内壁上附着有黑胶。由于黑胶的粘性较强,难以清洗。这些黑胶会通过水流进入管路中,渗入到需要清洗的菜、饭等,并且最终进入人体。继而危及人体的健康。通过加长的导管(如第二导管400)和加长的7字型导管(如第一导管200),来连接混水阀。可以方便更换、容易维修。使得水源更清洁,管道更加经久耐用;并且也可以沿长混水阀的使用时间,减少资源浪费。

为了增加第二导管400中第三接口端410和第二阀门120之间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胶圈500。

所述第二胶圈500设置有第二通孔和第二胶体,并且所述第二接口端230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二胶体位于所述第二阀门120和所述第三紧固端之间。

请继续参见图2。第二胶圈500可以是指防水胶圈,例如防水白色胶圈、硅胶防水圈,硅胶防水圈是用硅胶材料制作的O型圈,属于硅胶制品中的一款产品分类,是以硅胶为材质的环形产品。硅胶防水圈主要用于需防水,密封的场合。第二胶圈500可以设置在第二导管400中第三接口端410和第二阀门120的连接处,即通过将第二导管400中第三接口端410穿过第二胶圈500的第二通孔,使得第二胶圈500的第二胶体位于第二阀门120和第三紧固端之间。通过旋转第二导管400,使得第二阀门120和第三紧固端之间的间距减小,继而压迫第二胶体,以避免液体从第二导管400中第三接口端410和第二阀门120的连接处溢出。从而达到了提高第二导管400的密封性的技术效果。

为了增大输送管道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波纹管。

所述第二波纹管和所述第四接口端430相互连通,并且所述第四接口端430位于所述第二波纹管和所述第四紧固端之间。

具体而言,第二波纹管可以是指波纹管,例如双壁波纹管材、金属波纹管。双壁波纹管材是以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料的一种新型轻质管材,双壁波纹管材与其他结构的管材相比,具有重量轻、耐高压、韧性好、施工快、寿命长、连接方便等特点。金属波纹管是一种外型象规则的波浪样的管材,常用的金属波纹管有碳钢的、不锈钢的,也有钢质衬塑的、铝质的等。金属波纹管具有抗腐蚀、坚固耐用的技术效果。第二波纹管和第二导管400的第四接口端430相互连通后,使得液体可以从第二波纹管进入第四接口端430,然后依次第四接口端430、第二中空体420和第三接口端410进入上述第二阀门120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输送管道的连通装置,通过将第一导管200中的第一接口端210和混合阀100的第一阀门110相互接通,再将第一导管200的第一接口端210和第二接口端230分别与第一中空体220的两端相互接通。软管内的液体可以依次从第二接口端230、第二紧固端、第一紧固端和第一接口端210,进入混合阀100的第一阀门110内。由于第一导管200的第二接口端230和第一中空体220的第二紧固端相互垂直,在实际使用中,当需要对软管进行时,可以通过转第二接口端230,使第一接口端210和第一阀门110相互分离,再对软管进行更换。继而无需将待更换的软管和能够正常使用的混合阀100也一起进行更换。从而达到了对管道进行更换时,能够使维修更便捷,降低维修成本的技术效果。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