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锁附设备皮带轮松紧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3299发布日期:2018-12-11 21:35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螺丝锁附设备皮带轮松紧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轮结构,特别涉及螺丝锁附设备皮带轮松紧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皮带松紧调节结构一般通过设置张紧轮并用张紧轮从皮带的一侧压紧皮带来实现张紧,其技术缺陷在于:结构复杂、占用的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螺丝锁附设备皮带轮松紧调节结构,其位置精度高、稳定性好、容易操作、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螺丝锁附设备皮带轮松紧调节结构,包括底板、可滑动地设在底板上的轴支座和枢接在轴支座上的第一皮带轮,轴支座上设有螺纹孔,轴支座与底板之间设有与螺纹孔配合的调节螺钉,通过转动调节螺钉使轴支座相对于底板滑动。

作为改进,底板上设有矩形的滑槽,轴支座上设有与滑槽配合的第一滑块。

作为改进,螺纹孔设在第一滑块的一端,滑槽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调节螺钉穿过第一通孔并与螺纹孔配合。

作为改进,第一通孔为台阶孔且调节螺钉为沉头螺钉。

作为改进,轴支座上设有耳板,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长度方向平行于滑槽的长圆孔并形成第二通孔,耳板上设有穿过第二通孔的紧固螺栓。

作为改进,耳板和第二通孔的数量各为两个,两个耳板分别设在轴支座的两侧。

作为改进,设有设在底板上的滑轨、与滑轨配合的第二滑块、设在底板上的第二皮带轮和设在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的皮带,第二皮带轮为主动轮,第一皮带轮为从动轮,第二滑块与皮带连接,滑轨平行于滑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螺丝锁附设备皮带轮松紧调节结构的轴支座上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滑槽配合可保证轴支座的位置调节过程平滑并防止皮带偏移,有利于提高其位置精度。紧固螺栓和调节螺钉配合使用,使调节轴支座的位置时容易操作,可提高轴支座的稳定性并防止其意外偏移。调节螺钉设在滑槽的一端,可避免占用底板厚度方向的空间,可简化螺丝锁附设备的结构并降低其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皮带轮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纹孔的截面示意图;

实施例与说明书附图涉及的名词与标号包括:底板1、轴支座2、第一皮带轮3、螺纹孔4、调节螺钉5、滑槽6、第一滑块7、第一通孔8、耳板9、第二通孔10、滑轨11、第二滑块12、第二皮带轮13。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4,一种螺丝锁附设备皮带轮松紧调节结构,包括底板1、可滑动地设在底板1上的轴支座2和枢接在轴支座2上的第一皮带轮3。

参照图4,为了便于调节轴支座2的位置,轴支座2上设有螺纹孔4,轴支座2与底板1之间设有与螺纹孔4配合的调节螺钉5,通过转动调节螺钉5使轴支座2相对于底板1滑动。

参照图3至4,为了使轴支座2的位置调节过程平滑并防止皮带偏移,底板1上设有矩形的滑槽6,轴支座2上设有与滑槽6配合的第一滑块7。

参照图1至4,为了节省空间,螺纹孔4设在第一滑块7的一端,滑槽6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8,调节螺钉5穿过第一通孔8并与螺纹孔4配合。调节螺钉5设在滑槽6的一端可避免增大底板1厚度方向所占的空间,可简化螺丝锁附设备的结构并降低其制造成本。

为了节省空间并防止调节螺钉5被意外碰撞而导致轴支座2位移,第一通孔8为台阶孔且调节螺钉5为沉头螺钉。

为了固定轴支座2并防止轴支座2偏移,轴支座2上设有耳板9,底板1上设有至少一个长度方向平行于滑槽6的长圆孔并形成第二通孔10,耳板9上设有穿过第二通孔10的紧固螺栓。通过旋紧紧固螺栓可使轴支座2更稳固地固定在底板1上,可进一步防止轴支座2意外偏移。

为了进一步固定轴支座2并防止轴支座2偏转,耳板9和第二通孔10的数量各为两个,两个耳板9分别设在轴支座2的两侧。

为了在调节前后始终使皮带平行于滑轨11,底板1上设有滑轨11、与滑轨11配合的第二滑块12、设在底板1上的第二皮带轮13和设在第二皮带轮13与第一皮带轮3之间的皮带,第二皮带轮13为主动轮,第一皮带轮3为从动轮,第二滑块12与皮带连接,滑轨11平行于滑槽6。

螺丝锁附设备用于装配精密产品中的螺钉,要求第二滑块12具有较高的运动精度。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螺丝锁附设备皮带轮松紧调节结构的轴支座2上设有第一滑块7,第一滑块7与滑槽6配合可保证轴支座2的位置调节过程平滑并防止皮带偏移,有利于提高其位置精度。紧固螺栓和调节螺钉5配合使用,使调节轴支座2的位置时容易操作,可提高轴支座2的稳定性并防止其意外偏移。调节螺钉5设在滑槽6的一端,可避免占用底板1厚度方向的空间,可简化螺丝锁附设备的结构并降低其制造成本。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