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面满球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5998发布日期:2019-02-01 19:24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面满球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球面满球轴承。



背景技术:

满球轴承能使滚动体在轴承滚道中的排列保持固定距离,防止跑珠,避免滚动体之间互相咬磨,同时使滚动体沿圆周均布化,减少轴承间隙在运转中窜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当不使用保持架时,为延长轴承寿命或是加强轴承精度可以选择满珠排列。但是满球轴承滚动体的装填一直是个难题,且满球轴承的防尘密封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球面满球轴承,外圈外径表面为球面,可以配入轴承座相应的凹球面内起到调心的作用;分别对内圈、外圈设计有填球口,实现轴承内部钢球无保持架的满球结构原理;同时防尘盖的弯折部与第一定位槽配合,卷曲部与第二定位槽配合,使得防尘盖防尘效果较好,且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球面满球轴承,包括钢珠、内圈和外圈,所述的钢珠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所述的内圈与外圈之间位于钢珠的两侧均设置有防尘盖,所述的防尘盖靠近内圈外壁的一侧垂直设置有弯折部,该防尘盖靠近外圈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卷曲部,所述的内圈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弯折部相配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的外圈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卷曲部相配的第二定位槽,该第二定位槽和第一定位槽组成安装防尘盖的卡槽,所述的外圈的外侧壁为凸出的球面,所述的内圈的外壁与外圈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填球口,该填球口的口径从外圈边缘往外圈中部的水平方向逐渐缩小。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内圈的沟曲率Ri=3.46。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外圈的沟曲率Re=3.53。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球面的半径为120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面满球轴承,外圈外径表面为球面,可以配入轴承座相应的凹球面内起到调心的作用;分别对内圈、外圈设计有填球口,实现轴承内部钢球无保持架的满球结构原理;同时防尘盖的弯折部与第一定位槽配合,卷曲部与第二定位槽配合,使得防尘盖防尘效果较好,且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示:1、钢珠,2、内圈,3、防尘盖,4、填球口,5、外圈,6、球面,7、第二定位槽,8、第一定位槽,9、弯折部,10、卷曲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球面满球轴承,如图1-2所示,包括钢珠1、内圈2和外圈5,所述的钢珠1设置在内圈2和外圈5之间,所述的内圈2与外圈5之间位于钢珠1的两侧均设置有防尘盖3,所述的防尘盖3靠近内圈2外壁的一侧垂直设置有弯折部9,该防尘盖3靠近外圈5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卷曲部10,所述的内圈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弯折部9相配的第一定位槽8,所述的外圈5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卷曲部10相配的第二定位槽7,该第二定位槽7和第一定位槽8组成安装防尘盖3的卡槽,所述的外圈5的外侧壁为凸出的球面6,所述的内圈2的外壁与外圈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填球口4,该填球口4的口径从外圈5边缘往外圈5中部的水平方向逐渐缩小。

所述的内圈2的沟曲率Ri=3.46。

所述的外圈5的沟曲率Re=3.53。

所述的球面6的半径为120mm。

实施例

本实用在设计上大胆的融入满球与球面轴承二合一的优化设计,将深沟球轴承的外圈外径处设计有R120的球面6,实际上也是深沟球轴承的一种变型,其特点是它的外圈5外径表面为球面6,可以配入轴承座相应的凹球面内起到调心的作用。

外球面轴承主要用来承受以径向负荷为主的径向与轴向联合负荷,一般不宜单独承受轴向负荷。此外分别对内圈2、外圈5设计有填球口4,实现轴承内部钢球无保持架的满球结构原理。该轴承的最大特点是外径带球面6,内部无保持架结构且装球数又比保持架轴承要多,其满球的作用在于使滚动体在轴承滚道中的排列保持固定距离,防止跑珠,避免滚动体之间互相咬磨,同时使滚动体沿圆周均布化,减少轴承间隙在运转中窜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高温高速场合下使用更优于有保持架轴承。

同时防尘盖3的弯折部9与第一定位槽8配合,卷曲部10与第二定位槽7配合,使得防尘盖3防尘效果较好,且拆装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