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的多方向角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2223发布日期:2019-01-29 18:25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旋转的多方向角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旋转的多方向角阀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入墙水箱组件中,角阀用于关闭、开启水箱内部供水通道。目前角阀一般是固定在水箱上,进水和出水方向均是固定的。此角阀的安装方式和结构,存在以下安装及维修问题:

供水管道的铺设,有时受限房间布局,可能从水箱上方供水,也可能从水箱左右侧进水。如果水箱上方及左右两侧有预留角阀的安装位置,则需要改动角阀安装位置,如果水箱上没有预留,就需要改供水管道的铺设,给安装施工带来很大的麻烦。

且,角阀固定在水箱上,一般角阀进水口与供水管道连接部分是在水箱外部。当入墙水箱安装完成后,水箱是被假墙全部围起来的,进排水阀异常时,从水箱预留的维修窗口进行更换。而角阀进水口与供水管道连接部分有异常时,则需要将假墙敲开,露出供水管道,才能维修。维修成本高,且给维修带来很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旋转的多方向角阀结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旋转的多方向角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能装拆地装接在水箱(10)内,它至少包括:

角阀本体(100),设有第一出水口(110)、与第一出水口(110)相接通的第二出水口(120)以及与第二出水口(120)相接通的第一进水口(130);

进水件(200),它设有与供水管道(20)相连接的第二进水口(210),它转动装接在角阀本体(100)且第二进水口(210)与第一进水口(130)相接通;

阀杆(300),其一端部设有第一密封件(310),它转动装接在角阀本体(100)带动第一密封件(310)密封或离开第二出水口(120)。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角阀本体(100)之外周设有凹陷腔(140),第一进水口(130)贯穿凹陷腔(140)腔壁,进水件(200)转动套接在凹陷腔(140)外且通过凹陷腔(140)将第二进水口(210)与第一进水口(130)相接通。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连接座(400),它固定装接在角阀本体(100)且转动装接在水箱(10)内。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水箱(10)内设有固定座(30),固定座(30)开设有滑动槽(31),连接座(400)包括与滑动槽(31)相滑动配合的滑动部(410)和固接滑动部(410)的限位部(420),滑动部(410)为圆形,滑动槽(31)位于限位部(420)和进水件(200)之间。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固定座(30)还开设有与滑动槽(31)相连通的让位槽(32),限位部(420)之最大宽度大于滑动槽(31)之宽度且小于让位槽(32)之宽度。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水箱(10)内设有固定座(30),固定座(30)左右两侧均设有卡位件,卡位件包括连接臂(33)和设置在连接臂(33)末端的卡扣(34),连接座(400)设有限位部(420),卡扣(34)卡接在限位部(420)侧面且限位部(420)能在连接臂(33)内转动。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第二密封件(500)和第三密封件(600),第二密封件(500)和第三密封件(600)均装接在角阀本体(100)与进水件(200)之间且分别位于第一进水口(130)之两端。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旋钮(700)和螺母(800),螺母(800)之外周设有第一外螺纹(810),角阀本体(100)设有能与第一外螺纹(810)相螺接配合的第一内螺纹(150),通过第一外螺纹(810)与第一内螺纹(150)的螺接配合将螺母(800)固定在角阀本体(100);螺母(800)之内周设有第二内螺纹(820),阀杆(300)之外周设有能与第二内螺纹(820)相螺接配合的第二外螺纹(320),阀杆(300)之另一端部与旋钮(700)相连接,旋转旋钮(700)带动阀杆(300)同步转动并相对角阀本体(100)前后移动。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阀杆(300)之另一端部设有方形的第一传动部(330),旋钮(700)内周设有能与第一传动部(330)相传动配合的第二传动部,通过第一传动部(330)与第二传动部的传动配合以使旋钮(700)与阀杆(300)同步转动;阀杆(300)之另一端部还设有用于防止旋钮(700)从阀杆(300)脱出的限位凸块(340),旋钮(700)内周还设有能与限位凸块(340)相卡接配合的限位卡钩(710)。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第四密封件(900)和第五密封件(910),第四密封件(900)设置于阀杆(300)和螺母(800)之间,第五密封件(910)设置于螺母(800)与角阀本体(100)之间。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角阀能装拆地装接在水箱内,其与供水管道连接的部分出现异常时可直接从水箱预留的维修窗口进行维修,无需将假墙敲开,极大提高了维修方便性,维修成本低。且进水件转动装接在角阀本体,可根据供水管道位置改变第二进水口的方向,实现与供水管道多方向的连接,提高了施工方便性,提高效率。

2.通过凹陷腔将第二进水口与第一进水口相接通,使得进水件能旋转任意角度不受限制,安装更加方便。

3.连接座固定装接在角阀本体且转动装接在水箱内,角阀本体能相对水箱旋转,使得第一出水口方向可改变,提供了多种连接方向,提高了施工方便性。

4.连接座通过滑动部与滑动槽的滑动配合以使连接座滑动装接在固定座,滑动槽位于限位部和进水件之间以对连接座进行轴向限位,滑动部为圆形以保证角阀本体能相对水箱转动。

5.限位部之最大宽度大于滑动槽之宽度且小于让位槽之宽度,使得限位部能从让位槽处进出滑动槽,实现角阀与水箱的快速拆装。

6.通过卡扣卡接在限位部侧面对连接座进行固定,需要拆卸时只需轻轻掰开卡扣即可将限位部与卡扣分离,装拆方便,且限位部能在连接臂内转动保证了连接座与水箱的转动配合。

7.旋转旋钮带动阀杆同步转动并相对角阀本体前后移动,使得第一密封件在阀杆的带动下密封或离开第二出水口实现打开或关闭水箱的进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可旋转的多方向角阀结构与水箱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可旋转的多方向角阀结构与固定座的装配示意图之一。

图3为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角阀与固定座的装配示意图之二。

图5为角阀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中角阀与固定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5,一种可旋转的多方向角阀结构的具体实施例。

水箱10内设有进水阀,水箱10内设有固定座30,固定座30开设有滑动槽31。固定座30还开设有与滑动槽31相连通的让位槽32,让位槽32之宽度大于滑动槽31之宽度。

该角阀结构能装拆地装接在水箱10内,它包括角阀本体100、进水件200、阀杆300。由于角阀能装拆地装接在水箱内,其与供水管道连接的部分出现异常时可直接从水箱预留的维修窗口进行维修,无需将假墙敲开,极大提高了维修方便性,维修成本低。

角阀本体100,设有与进水阀相连接的第一出水口110、与第一出水口110相接通的第二出水口120以及与第二出水口120相接通的第一进水口130;本实施例中,角阀本体100之外周设有凹陷腔140,第一进水口130贯穿凹陷腔140腔壁。通过凹陷腔将第二进水口与第一进水口相接通,使得进水件能旋转任意角度不受限制,安装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角阀本体100之右端内周设有第一内螺纹150。

进水件200,它设有与供水管道20相连接的第二进水口210,它转动装接在角阀本体100且第二进水口210与第一进水口130相接通;进水件转动装接在角阀本体,可根据供水管道位置改变第二进水口的方向,实现与供水管道多方向的连接,提高了施工方便性,提高效率。本实施例中,进水件200转动套接在凹陷腔140外且通过凹陷腔140将第二进水口210与第一进水口130相接通。

阀杆300,其一端部设有第一密封件310,它转动装接在角阀本体100带动第一密封件310密封或离开第二出水口120。

本实施例中,阀杆300之外周设有第二外螺纹320。

本实施例中,阀杆300之另一端部设有方形的第一传动部330,第一传动部330位于第二外螺纹320之右侧,第一密封件310位于第二外螺纹320之左侧。

本实施例中,阀杆300之右端部还设有限位凸块340,该限位凸块340为环形布置。

本实施例中,该角阀结构还包括连接座400,它固定装接在角阀本体100且转动装接在水箱10内。连接座固定装接在角阀本体且转动装接在水箱内,角阀本体能相对水箱旋转,使得第一出水口方向可改变,提供了多种连接方向,提高了施工方便性。

本实施例中,连接座400包括与滑动槽31相滑动配合的滑动部410和固接滑动部410的限位部420,滑动部410为圆形,滑动槽31位于限位部420和进水件200之间。连接座通过滑动部与滑动槽的滑动配合以使连接座滑动装接在固定座,滑动槽位于限位部和进水件之间以对连接座进行轴向限位,滑动部为圆形以保证角阀本体能相对水箱转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420之最大宽度小于让位槽32之宽度且大于滑动槽31之宽度,使得限位部能从让位槽处进出滑动槽,实现角阀与水箱的快速拆装。

本实施例中,角阀结构还包括第二密封件500和第三密封件600,第二密封件500和第三密封件600均装接在角阀本体100与进水件200之间且分别位于第一进水口130之两端。

本实施例中,角阀结构还包括旋钮700和螺母800,螺母800之外周设有第一外螺纹810,通过第一外螺纹810与第一内螺纹150的螺接配合将螺母800固定在角阀本体100;螺母800之内周设有第二内螺纹820,阀杆300之另一端部与旋钮700相连接,旋转旋钮700带动阀杆300同步转动并相对角阀本体100前后移动。旋转旋钮带动阀杆同步转动并相对角阀本体前后移动,使得第一密封件在阀杆的带动下密封或离开第二出水口实现打开或关闭水箱的进水。

本实施例中,旋钮700内周设有能与第一传动部330相传动配合的第二传动部,通过第一传动部330与第二传动部的传动配合以使旋钮700与阀杆300同步转动;旋钮700内周还设有能与限位凸块340相卡接配合的限位卡钩710,通过限位凸块340与限位卡钩710的卡接配合以防止旋钮700从阀杆300脱出。该限位卡钩710可以环形间隔布置或者直接设置为环形体。

本实施例中,角阀结构还包括第四密封件900和第五密封件910,第四密封件900设置于阀杆300和螺母800之间,第五密封件910设置于螺母800与角阀本体100之间。

安装该角阀时,只需将连接座之限位部420伸入让位槽并将滑动部410滑入滑动槽31内即可,拆卸时,只需将滑动部410滑动至让位槽32处并将限位部420从让位槽32处取出即可,安装拆卸方便。同时,需要调整进水角度时,只需一只手握住角阀本体100,另一只手旋转进水件200至合适位置以使第二进水口210对应供水管道即可。当需要调整第一出水口110方向时,只需一只手握住进水件,另一只手转动角阀本体以带动滑动部410在滑动槽31内转动,直至转动至合适位置以使第一出水口110方向对准进水阀之进水管即可。该角阀之进水方向和出水方向可任意调整,极大提高了安装效率,缩短安装时间,提高了施工方便性。

如图6和图7所示,为一种可旋转的多方向角阀结构的另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水箱10内设有固定座30,固定座30左右两侧均设有卡位件,卡位件包括连接臂33和设置在连接臂33末端的卡扣34,连接座400设有限位部420,卡扣34卡接在限位部420侧面且限位部420能在连接臂33内转动。通过卡扣34卡接在限位部420侧面对连接座400进行固定,需要拆卸时只需轻轻掰开卡扣34即可将限位部420与卡扣34分离,装拆方便,且限位部420能在连接臂33内转动保证了连接座400与水箱的转动配合。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