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段式液压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6094发布日期:2019-02-15 21:12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段式液压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阻尼器,特别是一种多段式液压阻尼器。



背景技术:

液压阻尼器的使用领域非常广泛,如在一些工业设备和家具中均有大量运用,用来抗震、抗冲击时作为阻尼减震装置。液压阻尼器的基本结构通常都是包含一个设有密闭内腔的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设置在缸体的内腔中,活塞杆穿入缸体的内腔中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与缸体的内腔壁液密接触并可沿内腔轴向来回滑移,将所述内腔分割成两个工作腔,分别是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中注满液压介质,所述活塞上设置有联通所述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的介质流道。液压阻尼器工作时,活塞杆带动活塞移动,改变了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的体积,其中的液压介质经过介质流道从体积变小的一侧流向变大的一侧。由于液态介质具有体积基本不可压缩的特性,因此体积的变化速度受介质流道的通径限制,通过设置合适的介质流道通径即可设置体积变化的速度,也即缸体与活塞杆之间的相对位移速度,达到减冲击、抗震的目的。不同的应用场合,多阻尼器的性能要求是不同的。有的场合要求液压阻尼器在两个方向上的阻尼力相差很大,如在一些箱式、柜式设备或家具中,要求开启的时候比较省力,而在关闭箱门或柜门时,在接近关闭到位时,要有较大阻力防止撞击造成损坏。但目前这种在两个方向上的阻尼力不相同的阻尼器,在某一个运动方向上一般其阻尼力在整个活塞杆行程中基本不变,这样的特性并不完全适合某些产品上使用,如电饭煲、高压电饭锅等这类翻盖式的家用电器中,为了防止由于锅盖开启后弹开速度过快,损坏锅盖与锅体之间的连接部分,因此需要一种关闭锅盖时阻尼力很小,开启锅盖时,开启前段过程中阻尼较小以缩短开启时间,开启后段过程中阻尼要较大,以防止锅盖快速运动中突然受阻完全停止,在惯性的作用下损坏,即要求阻尼器在动作过程中的前后两段位置具有两段不同阻尼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活塞杆能自动顶出的液压阻尼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段式液压阻尼器,包括一个设有密闭内腔的缸体和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活塞杆及第一阻尼弹簧和第二阻尼弹簧,所述第一阻尼弹簧、第一活塞、第二阻尼弹簧、第二活塞依次置于缸体的内腔中,活塞杆的前端穿入缸体的内腔中与所述第二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将所述内腔分割成三个工作腔,分别为第一工作腔、第二工作腔和第三工作腔,所述缸体内腔注满液压介质;所述第一活塞包括第一活塞体和第一环形密封圈,所述第一活塞体的柱面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圈的厚度,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圈套设在第一环形凹槽中,所述第一活塞体与缸体的内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圈内孔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槽底直径间隙配合,使得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圈可以沿轴向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中相对移动,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圈外径与所述缸体的内腔壁液密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圈朝向活塞杆拉出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环形密封平面,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平面相对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环形密封平面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密封平面,该第一环形凹槽的侧壁上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平面的内部设有若干贯通细孔构成第一阻尼孔,且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平面的外围设有联通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工作腔的第一介质流道,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另一侧壁上设有若干贯通第一工作腔和第一环形凹槽的第二介质流道,所述第一阻尼弹簧设置在第一活塞前端与缸体内腔底端之间;

所述第二活塞包括第二活塞体和第二环形密封圈,所述第二活塞体的柱面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圈的厚度,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圈套设在第二环形凹槽中,所述第二活塞体与缸体的内腔间隙配合,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圈内孔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槽底直径间隙配合,使得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圈可以沿轴向在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中相对移动,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圈外径与所述缸体的内腔壁液密滑动配合;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圈朝向活塞杆拉出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三环形密封平面,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与所述第三环形密封平面相对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三环形密封平面相配合的第四环形密封平面,该第二环形凹槽的侧壁上位于所述第四环形密封平面的内部设有若干贯通细孔构成第二阻尼孔,且所述第四环形密封平面的外围设有联通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和第三工作腔的第三介质流道,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另一侧壁上设有若干贯通第二工作腔和第二环形凹槽的第四介质流道,所述第二阻尼弹簧设置在第一活塞后端与第二活塞前端之间;所述第一阻尼孔通径与第二阻尼孔通径不相等,所述第一介质流道和第二介质流道及第三介质流道和第四介质流道分别远大于所述第一阻尼孔通径和第二阻尼孔通径,所述第一阻尼弹簧的倔强系数与第二阻尼弹簧的倔强系数不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液压阻尼器通过设置至少两组阻尼组件,每组阻尼组件由在两个方向上的阻尼力不相同的活塞和一个阻尼弹簧构成,各组活塞的阻尼力及阻尼弹簧倔强系数不相同,从而达到在动作过程中具有两段及以上不同阻尼力。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主视图;

附图3为附图2 A-A内部结构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段式液压阻尼器包括一个设有密闭内腔的缸体1和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第一活塞2、第二活塞3和活塞杆4及第一阻尼弹簧5和第二阻尼弹簧6。所述第一阻尼弹簧5、第一活塞2、第二阻尼弹簧6、第二活塞3依次置于缸体1的内腔中,所述缸体1内腔优选为圆柱体形,缸体1的一端(前端)封闭,另一端(后端)开口并设有端盖板7,活塞杆4的前端从端盖板7中心孔穿入缸体1的内腔中与所述第二活塞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2和第二活塞3将所述内腔分割成三个工作腔,分别为第一工作腔8、第二工作腔9和第三工作腔10,所述缸体1内腔注满液压介质;所述第一活塞2包括第一活塞体201和第一环形密封圈11,所述第一活塞体201的柱面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02,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02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圈11的厚度,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圈11套设在第一环形凹槽202中,所述第一活塞体201与缸体1的内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圈11内孔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02的槽底直径间隙配合,使得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圈11可以沿轴向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02中相对移动,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圈11外径与所述缸体1的内腔壁液密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圈11朝向活塞杆4拉出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环形密封平面,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02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平面相对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环形密封平面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密封平面,该第一环形凹槽202的侧壁上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平面的内部设有若干贯通细孔构成第一阻尼孔203,且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平面的外围设有联通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02和第二工作腔9的第一介质流道204,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02的另一侧壁上设有若干贯通第一工作腔8和第一环形凹槽202的第二介质流道205,所述第一阻尼弹簧5设置在第一活塞2前端与缸体1内腔底端之间;所述第二活塞3包括第二活塞体301和第二环形密封圈12,所述第二活塞体301的柱面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302,所述第二环形凹槽302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圈12的厚度,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圈12套设在第二环形凹槽302中,所述第二活塞体301与缸体1的内腔间隙配合,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圈12内孔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302的槽底直径间隙配合,使得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圈12可以沿轴向在所述第二环形凹槽302中相对移动,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圈12外径与所述缸体1的内腔壁液密滑动配合;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圈12朝向活塞杆4拉出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三环形密封平面,所述第二环形凹槽302与所述第三环形密封平面相对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三环形密封平面相配合的第四环形密封平面,该第二环形凹槽302的侧壁上位于所述第四环形密封平面的内部设有若干贯通细孔构成第二阻尼孔303,且所述第四环形密封平面的外围设有联通所述第二环形凹槽302和第三工作腔10的第三介质流道304,所述第二环形凹槽302的另一侧壁上设有若干贯通第二工作腔9和第二环形凹槽302的第四介质流道305,所述第二阻尼弹簧6设置在第一活塞2后端与第二活塞3前端之间;所述第一活塞体201和第二活塞体301轴向截面优选呈“工”字形,所述第一阻尼孔203通径与第二阻尼孔303通径不相等,所述第一介质流道204和第二介质流道205及第三介质流道304和第四介质流道305分别远大于所述第一阻尼孔203通径和第二阻尼孔303通径,所述第一阻尼弹簧5的倔强系数与第二阻尼弹簧6的倔强系数不相等。

阻尼孔通径的具体大小,以及哪个活塞上的阻尼孔通径大一些可以根据每段阻尼力的大小确定,阻尼孔通径越大阻尼力越小,而阻尼弹簧的倔强系数的选择则是根据某一阻尼段的工作先后确定,阻尼弹簧的倔强系数越小,则对应的阻尼段率先工作。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尼孔203通径小于第二阻尼孔303通径,所述第一阻尼弹簧5的倔强系数大于第二阻尼弹簧6的倔强系数。

为了补偿缸体1的内腔中活塞杆4的体积变化,本具体实施例中还设有补偿机构,具体是在所述缸体1的内腔中靠近活塞杆4插入的一端设有压缩弹簧13和补偿活塞环14,所述补偿活塞环14的两侧固定设有限位块,本具体实施例中,端盖板7同时构成后侧限位块,所述压缩弹簧13和补偿活塞环14可滑动地套设在活塞杆4上,所述压缩弹簧13的一端弹性地抵在补偿活塞环14端面上使补偿活塞环14有一个滑向活塞一端的力,所述补偿活塞环14的内外壁分别与活塞杆4及缸体1的内腔壁液密配合,所述补偿活塞环14朝向活塞的一端与第三工作腔10联通。

本实用新型的多段式液压阻尼器还可以通过在所述第一阻尼弹簧5和第二活塞3之间还设有一组或以上与所述第一活塞2和第一阻尼弹簧5结构相同的阻尼组件,达到更加多段的多段式液压阻尼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