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型铸钢闸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4702发布日期:2018-12-14 21:5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型铸钢闸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闸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型铸钢闸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闸阀包括阀体、阀座、阀杆、阀盖、弹性闸板,弹性闸板直接与阀杆相连接,在阀门关闭时,有两种情况1.当阀杆和闸板以及阀体同心时,阀杆往下运动时,由于弹性闸板上方为开槽结构,阀杆底部弧形顶在闸板上槽的两边,当闸板密封受力时,阀杆会将闸板上部的两边同时撑开。2.当阀杆和闸板以及阀体不同心时,阀杆往下运动时,由于弹性闸板上方为开槽结构,阀杆底部弧形顶在闸板上槽的两边接触点中的某一点上,会将闸板顶偏,产生一个小的夹角,当闸板密封受力时,阀杆会将闸板上部的两边同时撑开,以上两种情况均会使闸板上下受力不均,影响阀门密封性能,增大密封面比压,加重磨损。阀盖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到阀盖上,阀盖螺母旋好后通常有几种方式防止螺母松脱,一是用点焊将螺母焊死在阀盖上,二是在阀体和螺母上配钻螺纹孔,再配个紧定螺钉,直接点焊的方式不利于拆卸维修,而在阀盖螺母上钻螺纹孔再配坚定螺钉的方式,虽然也可拆卸,但是需要多一个螺钉松紧,同时也影响阀盖螺母的自身强度。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246458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闸阀,包括阀体、阀座、阀杆、阀盖、闸板和阀盖螺母,所述闸板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与阀杆底部相抵接,所述阀盖通过阀盖螺母固定在阀体上,所述阀盖螺母和阀盖之间还设有锁片。但是现有的闸阀还存在着不方便调节闸阀开关,容易落上灰尘不方便旋转和连接处容易生锈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圆型铸钢闸阀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型铸钢闸阀,以解决现有的闸阀存在着不方便调节闸阀开关,容易落上灰尘不方便旋转和连接处容易生锈的问题。一种圆型铸钢闸阀,包括铸钢阀,连接座,V型支架,螺纹安装孔,防尘注油罩结构,闸阀调节盘结构,密封防锈罩结构,旋转座,防锈帽和旋转调节杆,所述的连接座螺栓连接在铸钢阀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V型支架焊接在连接座的上端位置;所述的螺纹安装孔分别开设在V型支架的正表面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螺纹安装孔还开设在V型支架的后表面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防尘注油罩结构分别安装在V型支架的正表面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防尘注油罩结构还安装在V型支架的后表面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闸阀调节盘结构套接在防锈帽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防锈罩结构分别套接在铸钢阀的两端位置;所述的旋转座焊接在旋转调节杆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防锈帽套接在旋转座的外壁位置;所述的旋转调节杆插接在铸钢阀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防尘注油罩结构包括防尘罩,注油袋,注油孔,固定孔,加油管和密封螺栓,所述的注油袋胶接在防尘罩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注油孔分别开设在注油袋的正表面中间上部位置;所述的固定孔分别开设在防尘罩的正表面底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加油管胶接在注油袋的下端中间位置开设的通孔内部;所述的密封螺栓螺纹连接在加油管的内部;所述的加油管插接在防尘罩下端中间位置开设的凹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注油袋采用壁厚设置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软体橡胶袋;所述的防尘罩的下端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的防尘罩的上端分别折页连接在V型支架的正表面和后表面下部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闸阀调节盘结构包括旋转盘,插接孔,把杆,连接杆,旋转套,防滑套和安装板,所述的插接孔开设在旋转盘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杆焊接在把杆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杆螺纹连接在旋转盘的上端左右两侧内部位置;所述的旋转套套接在把杆的外壁位置;所述的防滑套套接在旋转套的外壁位置;所述的安装板焊接在旋转套的上端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旋转盘通过插接孔套接在防锈帽的外壁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杆采用带有外螺纹的不锈钢杆;所述的旋转盘的上端左右两侧内部分别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连接杆分别螺纹连接在旋转盘上端左右两侧内部分别开设的螺纹孔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防锈罩结构包括密封罩,防锈垫,连接板,贯穿孔和螺栓螺母,所述的防锈垫分别胶接在密封罩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板分别焊接在密封罩的上端中间位置和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贯穿孔分别开设在连接板的正表面中间左右两侧;所述的螺栓螺母中的螺栓贯穿贯穿孔螺纹连接螺母。

优选的,所述的防锈垫和铸钢阀和连接管的连接处接触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罩采用壁厚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的中间位弧形的不锈钢罩;所述的防锈垫采用壁厚设置为五毫米至十毫米的中间设置为弧形的内部带有卡接槽的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的铸钢阀的两端和连接管的连接处卡接防锈垫内部的卡接槽内;所述的铸钢阀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的防锈帽采用壁厚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的软体橡胶帽;所述的旋转座采用长方体的不锈钢座;所述的V型支架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旋转调节杆采用带有外螺纹的不锈钢杆;所述的旋转调节杆和V型支架上端内部中间位置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密封罩和防锈垫的设置,有利于防止铸钢阀和管道的连接处生锈。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尘罩和固定孔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尘土落在旋转调节杆的表面,影响铸钢阀调节。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旋转盘,插接孔,把杆,连接杆和旋转套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旋转旋转调节杆。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尘罩,注油袋和注油孔的设置,有利于方便给旋转调节杆的表面加注润滑油。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旋转套和防滑套的设置,有利于方便转动连接杆。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密封罩,连接板,贯穿孔和螺栓螺母的设置,有利于防止铸钢阀和管道的连接处螺栓灰尘。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注油袋采用壁厚设置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软体橡胶袋的设置,有利于旋转调节杆转动时,向旋转调节杆的表面加注润滑油。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锈帽采用壁厚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的软体橡胶帽的设置,有利于密封旋转盘和旋转座的连接处,防止生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尘注油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闸阀调节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防锈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铸钢阀;2、连接座;3、V型支架;4、螺纹安装孔;5、防尘注油罩结构;51、防尘罩;52、注油袋;53、注油孔;54、固定孔;55、加油管;56、密封螺栓;6、闸阀调节盘结构;61、旋转盘;62、插接孔;63、把杆;64、连接杆;65、旋转套;66、防滑套;67、安装板;7、密封防锈罩结构;71、密封罩;72、防锈垫;73、连接板;74、贯穿孔;75、螺栓螺母;8、旋转座;9、防锈帽;10、旋转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型铸钢闸阀,包括铸钢阀1,连接座2,V型支架3,螺纹安装孔4,防尘注油罩结构5,闸阀调节盘结构6,密封防锈罩结构7,旋转座8,防锈帽9和旋转调节杆10,所述的连接座2螺栓连接在铸钢阀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V型支架3焊接在连接座2的上端位置;所述的螺纹安装孔4分别开设在V型支架3的正表面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螺纹安装孔4还开设在V型支架3的后表面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防尘注油罩结构5分别安装在V型支架3的正表面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防尘注油罩结构5还安装在V型支架3的后表面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闸阀调节盘结构6套接在防锈帽9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防锈罩结构7分别套接在铸钢阀1的两端位置;所述的旋转座8焊接在旋转调节杆10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防锈帽9套接在旋转座8的外壁位置;所述的旋转调节杆10插接在铸钢阀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防尘注油罩结构5包括防尘罩51,注油袋52,注油孔53,固定孔54,加油管55和密封螺栓56,所述的注油袋52胶接在防尘罩51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注油孔53分别开设在注油袋52的正表面中间上部位置;所述的固定孔54分别开设在防尘罩51的正表面底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加油管55胶接在注油袋52的下端中间位置开设的通孔内部;所述的密封螺栓56螺纹连接在加油管55的内部;所述的加油管55插接在防尘罩51下端中间位置开设的凹槽内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注油袋52采用壁厚设置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软体橡胶袋;所述的防尘罩51的下端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尘罩51的上端分别折页连接在V型支架3的正表面和后表面下部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闸阀调节盘结构6包括旋转盘61,插接孔62,把杆63,连接杆64,旋转套65,防滑套66和安装板67,所述的插接孔62开设在旋转盘6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杆64焊接在把杆63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杆64螺纹连接在旋转盘61的上端左右两侧内部位置;所述的旋转套65套接在把杆63的外壁位置;所述的防滑套66套接在旋转套65的外壁位置;所述的安装板67焊接在旋转套65的上端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旋转盘61通过插接孔62套接在防锈帽9的外壁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杆64采用带有外螺纹的不锈钢杆;所述的旋转盘61的上端左右两侧内部分别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连接杆64分别螺纹连接在旋转盘61上端左右两侧内部分别开设的螺纹孔内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密封防锈罩结构7包括密封罩71,防锈垫72,连接板73,贯穿孔74和螺栓螺母75,所述的防锈垫72分别胶接在密封罩7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板73分别焊接在密封罩71的上端中间位置和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贯穿孔74分别开设在连接板73的正表面中间左右两侧;所述的螺栓螺母75中的螺栓贯穿贯穿孔74螺纹连接螺母。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锈垫72和铸钢阀1和连接管的连接处接触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密封罩71采用壁厚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的中间位弧形的不锈钢罩;所述的防锈垫72采用壁厚设置为五毫米至十毫米的中间设置为弧形的内部带有卡接槽的橡胶垫。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铸钢阀1的两端和连接管的连接处卡接防锈垫72内部的卡接槽内;所述的铸钢阀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通孔。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锈帽9采用壁厚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的软体橡胶帽;所述的旋转座8采用长方体的不锈钢座;所述的V型支架3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旋转调节杆10采用带有外螺纹的不锈钢杆;所述的旋转调节杆10和V型支架3上端内部中间位置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移动铸钢阀1至合适的位置,松开螺栓螺母75中的螺母,把移动铸钢阀1的两端连接在两端管道的对接处,通过铸钢阀1开设的通孔螺栓连接在管道之间的位置,连接后,使密封罩71包裹在铸钢阀1和管道的连接处,使螺栓螺母75中的螺栓贯穿贯穿孔74的内部螺纹连接螺母,松开密封螺栓56,向注油袋52内部注入适量的润滑油,拧紧密封螺栓56,转动防尘罩51的下端,竖起防尘罩51,通过螺栓将防尘罩51的下端固定在V型支架3的正表面上部位置,完成安装,抓住旋转盘61使插接孔62套接在防锈帽9的外壁中间位置,通过转动把杆63,带动旋转调节杆10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从而完成打开和关闭铸钢阀1,从而完成工作。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