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泄漏的压力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1503发布日期:2019-01-15 22:20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泄漏的压力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泄漏的压力容器。



背景技术: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压力容器是一个涉及多行业、多学科的综合性产品,其建造技术涉及到冶金、机械加工、腐蚀与防腐、无损检测、安全防护等众多行业。如化工生产中的反应装置、换热装置、分离装置的外壳、气液贮罐、核动力反应堆的压力壳、电厂锅炉系统中的汽包等都是压力容器。随着冶金、机械加工、焊接和无损检测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但是现有的压力容器并没有底座,并不方便移动,且现有的压力容器没有顶棚,容易被高温的太阳照射而造成爆炸等安全隐患出现,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压力容器的密封性较差,容易从顶端发生泄漏问题,导致无法避免液体对压力容器内部进行冲击,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泄漏的压力容器,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泄漏的压力容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泄漏的压力容器,包括底座和容器本体,所述底座的外表面转动设有滚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等间距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垂直设有转杆,该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设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的一端固定设有卡杆,该卡杆转动设置在底座的外表面,所述容器本体固定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容器本体的上表面依次设有第一连接环与插环,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设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内部螺纹插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端部垂直焊接设有容器盖,所述容器盖的下表面固定第二连接环与插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卡设在第一连接环的内部,所述插杆活动插设在插环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转杆槽,该转杆槽位于固定座的一侧,所述转杆的一端可转动卡设在转杆槽的内部,所述卡杆的一端可与滚轮转动相贴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下端位于相邻固定座之间,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槽,该螺纹槽的上端与螺纹筒相连通,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螺纹槽设置,该螺纹杆的上端固定设有转动把手。

优选的,所述容器本体中部固定套设有卡环,所述卡环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环槽,所述容器盖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卡盖,所述卡盖的下端转动卡设在定位环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环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环的下端活动卡设在连接槽的内部,所述容器盖位于容器本体的正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转动转杆使得转接板的位置转动,此时与转接板相连接的卡杆转动卡设在滚轮的外表面,从而将滚轮的位置卡住,进而达到移动和固定滚轮位置的目的;

2.底座的上表面通过固定架活动设有容器盖,该容器盖的下表面设有第二连接环与插杆,且分别卡设在第一连接环与插环的内部,将容器本体的上端遮住,达到防泄漏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使用,提高了稳定性和新颖性,大大增加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转杆槽、12滚轮、2固定座、21连接杆、22转杆、23转接板、24卡杆、3容器本体、31卡环、32第一连接环、33插环、4固定架、41螺纹筒、42螺纹杆、421转动把手5容器盖、51卡盖、52第二连接环、53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泄漏的压力容器,包括底座1和容器本体3,底座1的外表面转动设有滚轮12,底座1的上表面等间距安装有固定座2,固定座2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的端部垂直设有转杆22,该连接杆21的另一端固定设有转接板23,转接板23的一端固定设有卡杆24,该卡杆24转动设置在底座1的外表面,容器本体3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容器本体3的上表面依次设有第一连接环32与插环33,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设有固定架4,固定架4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设有螺纹筒41,螺纹筒41的内部螺纹插设有螺纹杆42,螺纹杆42的端部垂直焊接设有容器盖5,容器盖5的下表面固定第二连接环52与插杆53,第二连接杆21卡设在第一连接环32的内部,插杆53活动插设在插环33的内部;

进一步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转杆槽11,该转杆槽11位于固定座2的一侧,转杆22的一端可转动卡设在转杆槽11的内部,卡杆24的一端可与滚轮12转动相贴设置,固定架4的下端位于相邻固定座2之间,固定架4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槽,该螺纹槽的上端与螺纹筒41相连通,螺纹杆42的一端贯穿螺纹槽设置,该螺纹杆42的上端固定设有转动把手421;底座1的上表面通过固定座2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的两端分别设有转杆22与转接板23,通过转动转杆22使得转接板23的位置转动,此时与转接板23相连接的卡杆24转动卡设在滚轮12的外表面,从而将滚轮12的位置卡住,进而达到移动和固定滚轮12位置的目的;

进一步地,容器本体3中部固定套设有卡环31,卡环31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环槽,容器盖5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卡盖51,卡盖51的下端转动卡设在定位环槽的内部,第一连接环32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第二连接环52的下端活动卡设在连接槽的内部,容器盖5位于容器本体3的正上方;容器本体3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连接环32与插环33,因而可在第一连接环32与插环33之间注入水,同时在底座1的上表面通过固定架4活动设有容器盖5,该容器盖5的下表面设有第二连接环52与插杆53,且分别卡设在第一连接环32与插环33的内部,将容器本体3的上端遮住,达到防泄漏的效果。

使用原理:底座1的上表面通过固定座2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的两端分别设有转杆22与转接板23,通过转动转杆22使得转接板23的位置转动,此时与转接板23相连接的卡杆24转动卡设在滚轮12的外表面,从而将滚轮12的位置卡住,进而达到移动和固定滚轮12位置的目的,容器本体3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连接环32与插环33,因而可在第一连接环32与插环33之间注入水,同时在底座1的上表面通过固定架4活动设有容器盖5,该容器盖5的下表面设有第二连接环52与插杆53,且分别卡设在第一连接环32与插环33的内部,将容器本体3的上端遮住,达到防泄漏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