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密封增压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6752发布日期:2019-01-04 23:54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重密封增压球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阀,具体涉及一种多重密封增压球阀。



背景技术:

球阀按照驱动方式可分为气动球阀、电动球阀和手动球阀,主要用于在管路中起切断、分配和改变介质的流动方向的作用,它只需要用旋转90度的操作和很小的转动力矩就能关闭严密,适宜作为开关、切断阀使用。在我国,球阀被广泛的应用在石油炼制、长输管线、化工、造纸、制药、水利、电力、市政、钢铁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球阀的启闭由阀杆带动,通过阀杆使阀芯并绕球阀轴线作旋转运动实现阀门的启闭,可灵活控制介质的合流、分流及流向的切换,同时也可关闭任一通道而使另外两个通道相连。现有的球阀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密封性差,球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开启或关闭时因阀芯相对阀座运动,会严重的磨损或擦伤阀芯或阀座,由此使阀门丧失密封性能;

(2)启闭费力,由于阀门在使用中内部存在一定压力,会使阀门的启闭力矩较大,启闭不够便捷,费时费力。另外,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阀芯不断旋转,造成阀芯与阀座之间积累流体颗粒,造成启闭困难。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球阀进行改进,增加其密封性能,并降低其启闭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球阀存在的密封性能差和启闭不够便捷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重密封增压球阀,包括主阀体,所述主阀体包括左、右端口和连通所述左、右端口的流道,所述主阀体上设有:

阀体,设置为两个,所述阀体包括设置在所述流道内的阀座,所述阀座内设有阀芯,所述阀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气动执行器;

加压口,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加压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左端口与靠近所述左端口的所述阀体之间和所述右端口与靠近所述右端口的所述阀体之间,所述加压口连通所述流道,所述加压口通过气管连接有增压器。

在上述方案中,两个所述阀座在所述流道内形成位于两个所述阀座之间的容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阀杆和气动联轴器,所述阀杆连接所述阀芯和所述气动联轴器,所述气动联轴器连接所述气动执行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气动执行器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与所述气动联轴器相连。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阀体还包括阀盖和填料压盖,所述填料压盖设置在所述阀盖内,所述阀盖设置在所述主阀体的外壁上,所述阀杆穿设在所述阀盖和所述填料压盖内,所述阀盖和填料压盖之间压紧设置有密封填料。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阀芯为球形阀芯,所述阀座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阀芯适配的密封球套。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阀盖上设有支架,所述气动执行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左、右端口上分别设有连接法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增压器上设有泄压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球阀结构,同时又采用阀外增压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内部形成四重密封结构,可有效防止阀门发生泄漏,且双球阀结构内设有球套,可避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阀芯与阀座之间因累积流体颗粒杂质而造成的启闭费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右端口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重密封增压球阀,球阀的柱阀体内部设有多重密封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球阀存在的气密性差和不便启闭的问题。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重密封增压球阀包括主阀体6,主阀体6包括左、右端口和连通左、右端口的流道。主阀体6上设有密封加压装置,密封加压装置包括两个阀体、两组加压口、一个增压器17、和两个气动执行器,其中,阀体包括阀座和阀芯,阀座设置在流道内,阀芯设置在阀座内,且阀芯为球形阀芯。两个阀芯分别通过两个连接组件与两个气动执行器连接。增压器17通过气管16与加压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两个阀体间隔设置在主阀体6上,起到双重密封的作用。具体的,两个阀体分别为左侧阀体3和右侧阀体9,两个阀芯分别为设置在左侧阀体3内的左阀芯10a和设置在右侧阀体9内设有右阀芯10b。两组加压口分别为左侧加压口15a和右侧加压口15b。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阀体和两组加压实现主阀体6的多重密封加压功能,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两个阀座分别为左阀座4a和右阀座4b,左侧阀体3包括阀座4a,右侧阀体9包括右阀座4b。左阀座4a和右阀座4b在流道内形成位于左阀座4a和右阀座4b之间的容腔。左阀芯10a和右阀芯10b分别设置在左阀座4a和右阀座4b内。两个气动执行器分别为左气动执行器1a和右气动执行器1b。具体的,左气动执行器1a和右气动执行器1b分别与左阀芯10a和右阀芯10b连接。左侧加压口15a设置在左端口与靠近左端口的阀体之间的主阀体6上,右侧加压口15b设置在右端口与靠近右端口的阀体之间的主阀体6上。左侧加压口15a和右侧加压口15b均连通流道,左侧加压口15a和右侧加压口15b分别通过左气管16a和右气管16b与增压器17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便捷操作和气密性功能的原理为:

(1)左气动执行器1a和右气动执行器1b分别带动左阀芯10a和右阀芯10b转动实现主阀体6的启闭,左侧阀体3和右侧阀体9共同控制主阀体6的启闭具有双重的控制效果。此外,通过左气动执行器1a和右气动执行器1b可分别向左阀芯10a和右阀芯10b施加压力使其分别与左侧阀体3和右侧阀体9紧密接触,进一步提高气密性。具体的,主阀体6关闭时,左阀芯10a与左阀座4a之间紧密贴合,形成第一重良好的密封结构。当长期使用后,左阀芯10a与左阀座4a之间不能紧密贴合时,将出现泄漏。此时增压器17工作,通过左侧加压口15向左阀芯10a施加压力,使得左阀芯10a与左阀座4a重新紧密贴合在一起,防止泄漏。当此时仍无法密封时,则通过右阀芯10b与右阀座4b之间的紧密贴合达到密封的目的。当右阀芯10b与右阀座4b之间无法自行密封时,增压器17开始工作,通过右侧加压口15b向右阀芯10b施加压,使得右阀芯10b与右阀座4b重新密封。由此达到四重密封的效果,防止泄露;

(2)由于流道内左阀座4a和右阀座4b之间形成有容腔,且左侧加压口15a设置在左端口与靠近左端口的阀体之间的主阀体6上,右侧加压口15b设置在右端口与靠近右端口的阀体之间的主阀体6上,也即,左阀座4a、右阀座4b和容腔均设置在左侧加压口15a和右侧加压口15b之间的流道内。通过增压器17可调整流道内的压力,使左侧阀体3和右侧阀体9两侧的压力平衡,进而解决现有的球阀由于流道左、右端口的压力不同使球阀两侧压力不同所导致的难以启闭的情况。具体的,当需要控制主阀体6启闭时,增压器17可对流道内部进行泄压或增压,由此方便启闭。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组件包括阀杆14和气动联轴器13,阀杆14连接阀芯和气动联轴器13,气动联轴器13连接气动执行器。气动执行器包括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圆盘,圆盘与气动联轴器13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压器17实现对阀体的加压、泄压,当阀体关闭时,在增压器17的作用下,使外界气源通过加压口进入阀体内实现加压。增压器17上设有泄压阀,当需要阀体开启时,通过该泄压阀对阀体的内部进行泄压,由此低阀门内部压力,实现开启方便、省时省力的功能。

为了保证气密性,阀体还包括阀盖11和填料压盖12,填料压盖12设置在阀盖11内,阀盖11设置在主阀体6的外壁上,阀杆14穿设在阀盖11和填料压盖12内,阀盖11和填料压盖12之间压紧设置有密封填料。阀座的底部设有与阀芯适配的球套5,具有较好的气密性。阀盖11上设有支架7,气动执行器固定设置在该支架7上。

为了便于主阀体6的安装,主阀体6的左、右端口上分别设有连接法兰,用于与待连接的管道相连,结构简单,安装快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球阀结构,同时又采用阀外增压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内部形成四重密封结构,可有效防止阀门发生泄漏。同时,由于采用了双球阀结构,当其中一个阀体无法正常工作时,另一阀体即可发挥作用,解决了维修困难的问题,同时减少了两个球阀串接的长度,节约空间。通过采用阀外增压设计,使得阀门在启闭时内部压力可控,阀门启闭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双球阀结构内设有球套5,可避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因阀芯与阀座之间累积流体颗粒杂质而造成的启闭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