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与轴承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4145发布日期:2019-03-27 11:07阅读:8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与轴承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等速驱动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与轴承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等速驱动轴长柄三柱槽壳杆部或其他轴类零件需要安装轴承及轴承支座时,一般会在杆部或者轴上车出凹槽,并在凹槽中安装限位挡圈对轴承进行轴向限位,同时还需要压装护圈防止泥水灰尘等进入轴承中。为了安装轴承,还需要在轴上或者杆部车出凹槽,这增加了工序,降低了工作效率。因为轴上或者杆部有凹槽之后,在热处理或者校直的过程中会造成凹槽处应力集中,那么杆部或者轴会存在扭转疲劳时产生裂纹甚至断裂的风险。这里所述的长柄三柱槽壳杆部是等速驱动轴里主要的结构,十分普遍很常见。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 201175820Y,申请公告日期为2009.01.07,名称为“三柱槽壳装配工装”,公开了一种装配工装,涉及将三柱槽壳一次性压入轴承支座和压圈,能装配在车间流水线的工装。该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轴承轴向限位结构是先在轴承支座上开一圈凹槽,然后再套上与凹槽适配的一个挡圈,利用挡圈对轴承进行轴向限位。由于车出来的凹槽会造成局部受力不均,应力集中,凹槽处容易产生裂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带凹槽的轴或杆上的应力集中的问题,减小轴或杆的断裂风险,提供了一种在无凹槽的轴或杆上也能对轴承进行轴向定位的轴与轴承配合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与轴承配合结构,包括长柄三柱槽壳杆部、轴承支座、压圈和固定在轴承支座上的轴承,所述的长柄三柱槽壳杆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杆、台肩部和主轴杆,所述的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若干滚子和轴承密封圈,所述的轴承内圈套设在所述的第一轴杆外且轴承内圈与第一轴杆固定,所述的压圈套设在所述的第一轴杆外且压圈与第一轴杆固定,压圈接触轴承内圈的一个端面,所述的轴承支座接触轴承外圈的一个端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压圈与所述的第一轴杆为过盈配合。由于过盈配合的效果,所述的压圈能够与第一轴杆紧贴,同时压圈的外侧壁与轴承支座之间具有微小间隙,防止泥水灰尘进入轴承。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台肩部接触轴承内圈的另一个端面。台肩部对轴承内圈的一侧起到轴向定位。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轴承支座上设有嵌槽,轴承支座上还设有挡圈,挡圈是嵌设在嵌槽上,挡圈接触轴承外圈的另一个端面。挡圈对轴承外圈的一侧起到轴向定位。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台肩部还设有护圈,护圈套设在台肩部且护圈与台肩部固定。护圈与所述的轴承支座具有微小间隙,阻止外部泥水灰尘进入轴承。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压圈包括外防尘圈体及内限位体,外防尘圈体与内限位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内限位体接触轴承内圈,内限位体处在外防尘圈体与轴承内圈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长柄三柱槽壳杆部无凹槽,没有应力集中的问题,降低了在扭转疲劳中产生裂纹甚至断裂的风险;

不需要开凹槽,少了工序,提高生产等车驱动轴的效率;

压圈紧贴轴承一侧,使轴承的轴向定位表现十分良好,优于凹槽上加一限位挡圈这样的轴承轴向限位结构;

压圈外侧壁和轴承支座存在微小间隙,能够防止泥水灰尘从轴承的一侧进入轴承中;

护圈外侧壁与长柄三柱槽壳杆部存在微小间隙,也是能够防止泥水灰尘从轴承的另一侧进入轴承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压圈1、外防尘圈体11、内限位体12、轴承支座2、轴承内圈3、轴承外圈4、滚子5、轴承密封圈6、挡圈7、护圈8、长柄三柱槽壳杆部9、第一轴杆91、台肩部92、主轴杆9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轴与轴承配合结构,包括

一种轴与轴承配合结构,包括长柄三柱槽壳杆部9、轴承支座2、压圈1和固定在轴承支座2上的轴承,所述的长柄三柱槽壳杆部9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杆91、台肩部92和主轴杆93,所述的轴承包括轴承内圈3、轴承外圈4、若干滚子5和轴承密封圈6,所述的轴承内圈3套设在所述的第一轴杆91外且轴承内圈3与第一轴杆91固定,所述的压圈1套设在所述的第一轴杆91外且压圈1与第一轴杆91固定,压圈1接触轴承内圈3的一个端面,所述的轴承支座接触轴承外圈4的一个端面。

所述的压圈1与所述的第一轴杆91为过盈配合。由于过盈配合的效果,所述的压圈1能够与第一轴杆91紧贴,同时压圈1的外侧壁与轴承支座2之间具有微小间隙,防止泥水灰尘进入轴承。

所述的台肩部92接触轴承内圈3的另一个端面。台肩部92对轴承内圈3的一侧起到轴向定位。

所述的轴承支座2上设有嵌槽,轴承支座2上还设有挡圈7,挡圈7是嵌设在嵌槽上,挡圈7接触轴承外圈4的另一个端面。挡圈7对轴承外圈4的一侧起到轴向定位。

所述的台肩部92还设有护圈8,护圈8套设在台肩部92且护圈8与台肩部92固定。护圈8与所述的轴承支座2之间具有微小间隙,阻止外部泥水灰尘进入轴承。

所述的压圈1包括外防尘圈体11及内限位体12,外防尘圈体11与内限位体12为一体成型结构,内限位体12接触轴承内圈3,内限位体12处在外防尘圈体11与轴承内圈3之间。

第一轴杆91无凹槽,不仅省了开凹槽的工序,也没有应力集中的问题,降低了在扭转疲劳中产生裂纹甚至断裂的风险。压圈1与第一轴杆91过盈配合,使轴承的轴向定位效果良好,相较于凹槽上加一个限位挡圈的轴向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定位效果更加好。而且压圈1的外侧与轴承支座2之间具有的间隙很小,阻止了泥水灰尘进入轴承。护圈8的外侧与轴承支座2之间具有的间隙也很微小,阻止了泥水灰尘进入轴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