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模具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2468发布日期:2019-04-05 20:2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模具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模具钢。



背景技术:

模具钢有强度高和耐磨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浇铸完成后需要经过高温锻造来增加模具钢的密度以及让它成型。模具钢在高温锻造时,一般锻造为长方体钢锭、钢板或圆钢,然后根据后续使用需求再进行精加工。

长方体钢锭占用空间小,便于叠加摆放,但是在搬运的时候,由于模具钢的表面较为光滑,层数较多的话容易滑落。在吊装的时候,无论用挂钩、钢丝绳还是夹具,都不容易对模具钢进行固定,所以使用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模具钢存在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模具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模具钢,包括模具钢体;所述模具钢体呈倒等腰梯形;所述模具钢体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凸起条,两个凸起条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模具钢体底部边长;所述模具钢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中插孔;所述中插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侧插孔;所述中插孔的内侧设有插槽;所述侧插孔的内侧设有内槽。

进一步的,所述中插孔呈倒“T”形,位于模具钢体的中间并贴近底部;所述中插孔内侧的插槽呈矩形,与中插孔的底部等长,与中插孔等高。

进一步的,所述侧插孔在中插孔的两侧对称分布,贴近模具钢体的底部,所述内槽的长度与侧插孔的长度相等,内槽的高度大于侧插孔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侧插孔和内槽的顶部呈向上凸起的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条的内侧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与模具钢体两侧的倾斜角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钢体前后两侧靠近顶部设有开口向上的上插孔,上插孔的里面设有上插孔内槽,所述上插孔和上插孔内槽的结构与侧插孔和内槽的结构相同,方向相反,并错位分布。

本实用新型将模具钢做成梯形,在两侧设置挂接钢丝绳或挂钩的插孔,便于挂接吊装,在进行叠加后,凸起条可以起到限位作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模具钢存在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仰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中:1、模具钢体 2、凸起条 3、侧插孔 4、中插孔 5、插槽 6、内槽 7、上插孔 8、上插孔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然而所述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做的其他简单更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根据图1至图3,一种新型模具钢,包括模具钢体1;所述模具钢体1呈倒等腰梯形;所述模具钢体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凸起条2,两个凸起条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模具钢体1底部边长;所述模具钢体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中插孔4;所述中插孔4的两侧分别设有侧插孔3;所述中插孔的内侧设有插槽5;所述侧插孔3的内侧设有内槽6。

在集中搬运时,上层模具钢体的底部位于下层模具钢体顶部凸起条之间,凸起条可以限制上层模具钢体左右滑动。

所述中插孔4呈倒“T”形,位于模具钢体1的中间并贴近底部;所述中插孔4内侧的插槽5呈矩形,与中插孔的底部等长,与中插孔等高。

单个吊装时,采用“T”形挂钩,将“T”形挂钩倒挂入中插孔4,在提升时,由于模具钢体自身重力原因,不会脱落。吊装完成将模具钢体放下后,随着绳索的松弛,“T”形挂钩向下自行滑落,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所述侧插孔3在中插孔的两侧对称分布,贴近模具钢体的底部,所述内槽6的长度与侧插孔3的长度相等,内槽6的高度大于侧插孔的高度。

多层吊装时,采用两端设有挂钩的钢丝绳,钢丝绳两端的挂钩与模具钢体同侧的两个侧插孔挂接,模具钢体的后面的侧插孔挂接同样的钢丝绳,然后通过行车挂钩挂接钢丝绳的中间,对多层模具钢体进行搬运。由于对模具钢体设有四个支撑点,并且对称分布,受力均等,所以吊装稳定。

所述侧插孔3和内槽6的顶部呈向上凸起的弧形。行车的挂钩位于中间,所以连接侧插孔3的挂钩会倾斜挂接,设为弧形,可以减少侧插孔和挂钩之间的摩擦力,然位置分布更加均衡。

实施例2:根据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模具钢,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凸起条2的内侧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与模具钢体两侧的倾斜角度相同。上层模具钢体与下层模具钢体叠加后,上层模具钢体与下层模具钢体的凸起条2可以紧密贴合,在限位作用更好的同时,使摆放更加整齐。

所述模具钢体1前后两侧靠近顶部设有开口向上的上插孔7,上插孔的里面设有上插孔内槽8,所述上插孔和上插孔内槽的结构与侧插孔和内槽的结构相同,方向相反,并错位分布。

当模具钢体1出现翻滚或放置错误等情况时,可以通过上插孔进行吊运。

本实用新型将模具钢做成梯形,在两侧设置挂接钢丝绳或挂钩的插孔,便于挂接吊装,在进行叠加后,凸起条可以起到限位作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模具钢存在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其他实施例,及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