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灭火罐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7956发布日期:2018-12-28 20:3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电动灭火罐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器械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电动灭火罐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阀门结构在灭火器上的应用一般采用喷枪的机构,如:申请号为CN2024976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灭火器,包括手柄和灭火器瓶体,在所述灭火器瓶体上设有发光装置,在灭火器瓶体的底部设有支撑架和压力表。从其公开的附图中可以知晓其结构采用手动扳动开关,实现阀门的控制。

但是上述结构适合在独立的灭火场合,无法配合现有的设备进行灭火控制,例如:现有的电磁控制器、烟雾传感器、烟雾警报控制器等。电磁控制器可以通电,从而实现上下动作。烟雾传感器或是烟雾警报控制器可以在检测到烟雾超标的时候,实现动作,此上下动作可以控制灭火器工作。

但是,现有的电动灭火罐阀,操作上就不够灵敏,使用上不够便捷,容易出现故障,无法及时得到信息反馈。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灭火罐阀,具有便于控制,操作灵敏可靠,且能够有效做出信息反馈的优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灭火罐阀,包括罐体、连接于罐体的出口处的阀体、分别安装于阀体两个相对的侧面上的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阀体的内部的阀芯、以及推动阀芯密闭阀体的内部出口的弹簧,所述阀体具有供阀芯活动的流通通道、出气口、以及供弹簧安装的安装腔,所述阀体还设置有两个检测通孔,一个检测通孔将连通罐体内部和压力表,另一个检测通孔将连通罐体内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阀芯的一端穿出阀体,阀芯的另一端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伸入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阀体上,所述阀体包括固定连接的圆管,所述圆管背离阀体的一端延伸到罐体的底部。

通过上述设置,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可以通过两个检测孔进行对罐体内的气压和物体流量进行检测,阀芯启闭过程,能够实时的、直观的看到流量和气压的变化,从而获知工作情况。通过弹簧的推力,使得阀芯能够密封住出口,出口连通出气口,所以出气口被密封,并且阀芯受外力推动压缩弹簧的时候,此时气压将灭火物质从圆管中压出,经过流通通道,再经过出气口喷出。由于弹簧设置的位置,利用阀芯上下运动,实现出气口的输出,控制方便。由于阀芯自身的重力能够和弹簧的弹力相互作用抵消,并且弹簧的弹力要大于阀芯的重力,由此可以使得阀芯静止状态下密封出气口,而按压阀芯需要较少的力就可以打开阀芯。所以控制比较灵敏,省力。在阀杆部分上可以按照电磁控制器或是烟雾警报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弹簧卡在阀芯上的一端的内径小于弹簧的另一端内径。

通过上述设置,弹簧采用锥形或是宝塔形弹簧,具有受力集中稳定,能够减震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圆管朝向罐体底部的端部设置有缺口。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缺口,便于灭火物质的进入,增大缺口处的流量,降低堵塞的可能,而且尽可能多的将灭火物质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阀芯包括密封塞和阀杆,所述阀杆和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通过上述设置,采用密封圈提高密封性,降低漏气的可能,从而提高操作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密封塞和阀体的接触面为锥形面,所述密封塞和阀杆之间卡合固定。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密封塞是锥形面,所以密封效果更好,密封塞的表面形变之后更加能够贴合阀体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阀芯的灵敏端较高,工作稳定可靠,能够供外部电动设备连接和驱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一个视角的结构半剖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半剖图。

附图标记:1、罐体;2、阀体;3、压力表;4、压力传感器;5、阀芯;51、阀杆;511、凸块;52、密封塞;6、弹簧;7、流通通道;8、出气口;9、安装腔;10、检测通孔;11、圆管;110、缺口;1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

一种电动灭火罐阀,参考图1所示,包括罐体1、连接于罐体1的出口处的阀体2、分别安装于阀体2两个相对的侧面上的压力表3和压力传感器4、设置于阀体2的内部的阀芯5。罐体1内充有气体和灭火物质,灭火物质可以是液态二氧化碳或是碳酸氢钠等。

继续参考图2所示,阀体2具有供阀芯5活动的流通通道7、出气口8、以及供弹簧6安装的安装腔9。阀芯5在流通通道7上上下运动,从而启闭阀体2。当阀芯5向下运动时,阀体2打开,灭火物质从出气口8出去。出气口8可以连接外部的管路或喷咀。

参考图3所示,阀体2还设置有两个检测通孔10,一个检测通孔10将连通罐体1内部和压力表3,另一个检测通孔10将连通罐体1内部和压力传感器4。检测通孔10设置为竖直方向,从而不影响阀杆51的移动。

阀芯5的一端穿出阀体2,阀芯5的另一端设置有凸块511。阀体2内具有推动阀芯5密闭阀体2的内部出口的弹簧6。凸块511伸入弹簧6的一端,弹簧6的另一端抵靠在阀体2上。弹簧6卡在阀芯5上的一端的内径小于弹簧6的另一端内径。弹簧6采用锥形或是宝塔形弹簧6,具有受力集中稳定,能够减震的效果。

阀体2包括固定连接的圆管11,圆管11背离阀体2的一端延伸到罐体1的底部。圆管11朝向罐体1底部的端部设置有缺口110。通过缺口110,便于灭火物质的进入,增大缺口110处的流量,降低堵塞的可能,而且尽可能多的将灭火物质排出。

阀芯5包括密封塞52和阀杆51,阀杆51和阀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2。采用密封圈12提高密封性,降低漏气的可能,从而提高操作的可靠性。密封塞52和阀体2的接触面为锥形面,密封塞52和阀杆51之间卡合固定。由于密封塞52是锥形面,所以密封效果更好,密封塞52的表面形变之后更加能够贴合阀体2的内部。

工作过程:压力表3和压力传感器4可以通过两个检测孔进行对罐体1内的气压和物体流量进行检测,阀芯5启闭过程,能够实时的、直观的看到流量和气压的变化,从而获知工作情况。通过弹簧6的推力,使得阀芯5能够密封住出口,出口连通出气口8,所以出气口8被密封,并且阀芯5受外力推动压缩弹簧6的时候,此时气压将灭火物质从圆管11中压出,经过流通通道7,再经过出气口8喷出。由于弹簧6设置的位置,利用阀芯5上下运动,实现出气口8的输出,控制方便。由于阀芯5自身的重力能够和弹簧6的弹力相互作用抵消,并且弹簧6的弹力要大于阀芯5的重力,由此可以使得阀芯5静止状态下密封出气口8,而按压阀芯5需要较少的力就可以打开阀芯5。所以控制比较灵敏,省力。在阀杆51部分上可以按照电磁控制器或是烟雾警报控制器。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