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的绝热塑胶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9500发布日期:2019-01-08 21:5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的绝热塑胶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具体说的是一种环保的绝热塑胶垫。



背景技术:

绝热塑胶垫以其较好的隔热效果被运用在多个领域,如汽车、建筑、家电、能源等。最常见的运用是在冷/暖管道输送介质中,以隔离环境温度。然而,现有的隔热塑胶垫大多柔韧性不够,无法与管道尺寸完美贴合,容易存在缝隙,从而带来热量的损耗;同时其强度也不够,容易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被划伤,影响其保温隔热效果;更为重要的是,现有的绝热塑胶垫成品通常面积较大且固定,难以与各种尺寸的管道吻合,在实际使用时中一般需要进行剪裁,由于其为多层级结构,因此很容易在裁剪过程中变形、分层,进而影响使用;进一步的,一片式整体安装方式也难以确保其与管道紧密贴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的绝热塑胶垫,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的同时,又能具备较高强度;进一步的,能够按需方便地撕揭所需尺寸,同时提高与待绝热管道的整体贴合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环保的绝热塑胶垫,所述绝热塑胶垫由两个以上的长条形的单位绝热塑胶垫拼接而成;

所述单位绝热塑胶垫由底至顶的层级结构依次包括:离型膜层、第一胶层、柔性泡沫塑胶绝热层、第二胶层、抗冲击层、第三胶层、纤维布层、第四胶层以及光固化材料保护层;所述第一胶层、第二胶层、第三胶层以及第四胶层均为中空矩形,中空矩形的所述第一胶层、第二胶层、第三胶层以及第四胶层对应设置且分别设于单位绝热塑胶垫的周沿位置;

所述离型膜朝所述光固化材料保护层方向延伸,并超出所述光固化材料保护层,以形成一提取部;

所述柔性泡沫塑胶绝热层的厚度为5-80mm;所述抗冲击层的厚度为0.08-0.2mm;所述纤维布层的厚度为0.01-0.1mm;所述光固化材料保护层的厚度为0.1-15mm;所述第一胶层、第二胶层、第三胶层以及第四胶层的厚度均为0.01-0.15mm。

其中,所述第四胶层以及光固化材料保护层之间还依次设置有着色层和第五胶层,所述着色层通过所述第五胶层与所述光固化材料保护层粘接;所述第五胶层为中空矩形,且与所述第一胶层对应设置;

所述第五胶层的厚度为0.01-0.15mm;所述着色层的厚度为0.01-0.02mm。

其中,所述第五胶层与所述光固化材料保护层之间还依次设置有抗皱层和第六胶层,所述抗皱层通过所述第六胶层与所述光固化材料保护层粘接;所述第六胶层为中空矩形,且与所述第一胶层对应设置;

所述第六胶层的厚度为0.01-0.15mm;所述抗皱层的厚度为0.01-0.03mm。

其中,所述柔性泡沫塑胶绝热层中含有海泡石、硅酸铝棉、水玻璃、石棉粉、珍珠岩以及硅溶胶。

其中,所述柔性泡沫塑胶绝热层为2-4层。

其中,所述抗冲击层的材料为聚苯乙烯。

其中,所述柔性泡沫塑胶绝热层由气凝胶毡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人们可以依据所需尺寸,轻松地从绝热塑胶垫上撕揭对应个数的单位绝热塑胶垫拼接在待绝热部件上,以尽可能的减免对绝热塑胶垫的裁剪,从而减少对绝热塑胶垫层级结构的破坏,同时以分段式安装方式又能提高其与待绝热管道的整体贴合度,获取较佳的绝热作用;再来,采用更高柔韧性的柔性泡沫塑胶绝热层作为绝热层,配合同样柔韧的纤维布层,显著提高了绝热塑胶垫的柔韧性,能更好的配合待绝热部件的弧度;进一步的,还设置有低厚度的抗冲击层和光固化材料保护层,能在具备良好柔韧性的同时,获取较好的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的绝热塑胶垫的其中一种拼接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单位绝热塑胶垫的层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单位绝热塑胶垫中各胶层的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单位绝热塑胶垫的层级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绝热塑胶垫;2、单位绝热塑胶垫;3、离型膜层;4、第一胶层;

5、柔性泡沫塑胶绝热层;6、第二胶层;7、抗冲击层;8、第三胶层;

9、纤维布层;10、第四胶层;11、光固化材料保护层;

12、单位绝热塑胶垫的周沿;13、提取部;14、着色层;15、第五胶层;

16、抗皱层;17、第六胶层;18、中空矩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由两个以上的长条形的单位绝热塑胶垫拼接而成;包括柔性泡沫塑胶绝热层和纤维布层;底部的离型膜形成一提取部。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的绝热塑胶垫,所述绝热塑胶垫由两个以上的长条形的单位绝热塑胶垫拼接而成;

所述单位绝热塑胶垫由底至顶的层级结构依次包括:离型膜层、第一胶层、柔性泡沫塑胶绝热层、第二胶层、抗冲击层、第三胶层、纤维布层、第四胶层以及光固化材料保护层;所述第一胶层、第二胶层、第三胶层以及第四胶层均为中空矩形,中空矩形的所述第一胶层、第二胶层、第三胶层以及第四胶层对应设置且分别设于单位绝热塑胶垫的周沿位置;

所述离型膜朝所述光固化材料保护层方向延伸,并超出所述光固化材料保护层,以形成一提取部;

所述柔性泡沫塑胶绝热层的厚度为5-80mm;所述抗冲击层的厚度为0.08-0.1mm;所述纤维布层的厚度为0.01-0.1mm;所述光固化材料保护层的厚度为0.1-15mm;所述第一胶层、第二胶层、第三胶层以及第四胶层的厚度均为0.01-0.15mm。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方便依据所需尺寸轻松撕揭单位绝热塑胶垫,而尽量避免由于裁剪带来的破坏;

(2)层级结构简单,且能带来柔韧性高、强度良好的特点;

(3)仅沿单位绝热塑胶垫的周沿设置有胶层,能有效避免沿边分层,且大大节省胶层成本,更环保。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胶层以及光固化材料保护层之间还依次设置有着色层和第五胶层,所述着色层通过所述第五胶层与所述光固化材料保护层粘接;所述第五胶层为中空矩形,且与所述第一胶层对应设置;

所述第五胶层的厚度为0.01-0.15mm;所述着色层的厚度为0.01-0.02mm。

由上述描述可知,能通过着色层提供不同的颜色,使绝热塑胶垫更具美观性,起到装饰待绝热管道的作用,避免管道暴露影响视觉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胶层与所述光固化材料保护层之间还依次设置有抗皱层和第六胶层,所述抗皱层通过所述第六胶层与所述光固化材料保护层粘接;所述第六胶层为中空矩形,且与所述第一胶层对应设置;

所述第六胶层的厚度为0.01-0.15mm;所述抗皱层的厚度为0.01-0.03mm。

由上述描述可知,能够同时使绝热塑胶垫在施工和安装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平整性,较少缝隙的产生,以获取更好的绝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泡沫塑胶绝热层中含有海泡石、硅酸铝棉、水玻璃、石棉粉、珍珠岩以及硅溶胶。

由上述描述可知,能够获取柔软性和韧性兼具的柔性泡沫塑胶绝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泡沫塑胶绝热层为2-4层。

由上述描述可知,能依据需求获取适当绝热性能的绝热塑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抗冲击层的材料为聚苯乙烯。

由上述描述可知,能同时获取良好的抗冲击性能,提高绝热塑胶垫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泡沫塑胶绝热层由气凝胶毡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构成。

由上述描述可知,采用新型材料构成所述柔性泡沫塑胶绝热层,进一步提高其绝热和柔性效果。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

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环保的绝热塑胶垫,单张大面积的绝热塑胶垫1是由多张的长条形的单位绝热塑胶垫2无缝拼接而成的(参考拼图)。具体的,多张的单位绝热塑胶垫2采用不重叠的交错排列或并行排列或其他不重叠的方式排列在纸质或薄膜垫上;单位绝热塑胶垫的面积大小可以参考具体运用场景的管道圆周面积大小灵活的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专用于空调制冷管道(冷媒管)的1m*(6-25)mm;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可以依据冷媒管的总长,如3米,只需分三次撕揭3张单位绝热塑胶垫对冷媒管进行逐段安装即可。

配合本实施例提供的绝热塑胶垫1,对于较长的管道,需要采用分段安装方式,相较于一次性整体安装方式,分段进行安装的方式更方便,安装效率也更高,安装效果也更好;更重要的是,将有助于提高管道与绝热塑胶垫之间的密封性;也可以尽量减少、甚至省去对绝热塑胶垫进行裁剪的可能,避免破坏其层级结构,影响绝热效果。

下面,针对单位绝热塑胶垫2的层级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所述单位绝热塑胶垫2由底至顶的层级结构依次包括:离型膜层3、第一胶层4、柔性泡沫塑胶绝热层5、第二胶层6、抗冲击层7、第三胶层8、纤维布层9、第四胶层10以及光固化材料保护层11。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胶层4、第二胶层6、第三胶层8以及第四胶层10在垂直层级的视角上呈现为中空矩形,中空矩形的所述第一胶层4、第二胶层6、第三胶层8以及第四胶层10对应设置(可以理解为在层级结构上重叠并大小一致),且分别设于单位绝热塑胶垫2的周沿位置(即环绕周边一圈进行设置)。本实施例的所有胶层均非全胶层设置,而只在最容易分层的周沿设置,这样能够确保单位绝热塑胶垫2的各个层级结构粘接牢固,且在安装过程中周边不易开裂分层;同时又能大大节省粘胶成本,也更环保。

所述柔性泡沫塑胶绝热层5的厚度为5-80mm;所述抗冲击层7的厚度为0.08-0.1mm;所述纤维布层9的厚度为0.01-0.1mm;所述光固化材料保护层11的厚度为0.1-15mm;所述第一胶层4、第二胶层6、第三胶层8以及第四胶层10的厚度均为0.01-0.15mm。由此构成的绝热塑胶垫,其厚度适中,甚至偏薄,但是还能兼具绝热性能和柔韧性。

由于各个单位绝热塑胶垫2之间无缝拼接,虽然能很好的节省空间,但是并不利于撕揭,因此,本实施例对应各个单位绝热塑胶垫2,通过其最底层的离型膜3形成一提取部13,以便于撕揭。具体的,各个单位绝热塑胶垫2的离型膜3的面积将大于其他层级结构的面积,多出来的部分将朝着最顶层(也即是光固化材料保护层)的方向延伸,并超出最顶层一部分,以形成一提取部13;所述提取部13可以统一设置在单位绝热塑胶垫2的任意一边,对于并未位于周边的单位绝热塑胶垫2,其提取部13则由相邻单位绝热塑胶垫2的缝隙中伸出,同样易于识别和撕揭。安装工人能够方便地通过提取部13将对应的单位绝热塑胶垫由最底层施力带动整体离开纸质或薄膜垫,相比剥离方式更不易导致其边缘分层。

优选的,所述柔性泡沫塑胶绝热层5中含有海泡石、硅酸铝棉、水玻璃、石棉粉、珍珠岩以及硅溶胶。由上述成分组成的柔性泡沫塑胶绝热层5,具有非常突出的绝热性能、较高的机械性能(抗震性好,附着性强、耐冲击性高)和良好的绿色环保性能(各种成分均无毒、无味,不会散发出对人有害的物质);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不易粉化、不易龟裂、可弯曲度大)。同时,可以依据具体运用场景对绝热性能的不同需求,设置柔性泡沫塑胶绝热层为2-4层,以获取所需的最佳绝热效果;针对普通情况,设置为一层即可满足需求。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层级结构的第四胶层10以及光固化材料保护层11之间还依次设置有着色层14和第五胶层15,所述着色层14通过所述第五胶层15与所述光固化材料保护层11粘接;所述第五胶层15也是中空矩形,同样与其他胶层对应设置;同时,所述第五胶层15的厚度为0.01-0.15mm;所述着色层14的厚度为0.01-0.02mm。以此同时实现绝热塑胶垫兼具美观性和装饰性。

如图4所示,在上述基础上,所述第五胶层15与所述光固化材料保护层11之间还依次设置有抗皱层16和第六胶层17,所述抗皱层16通过所述第六胶层17与所述光固化材料保护层11粘接;所述第六胶层17同样为中空矩形,且与其他胶层对应设置;所述第六胶层17的厚度为0.01-0.15mm;所述抗皱层17的厚度为0.01-0.03mm。以此进一步实现抗皱性能,能够更好的与管道无缝贴合,获取更好的绝热效果。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单位绝热塑胶垫中的抗冲击层7的材料为聚苯乙烯,以获取最佳的抗冲击性;所述柔性泡沫塑胶绝热层5还可以是气凝胶毡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其他新型的绝热材料,以不断优化绝热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保的绝热塑胶垫,兼具环保性、柔韧性、刚性、抗皱性以及易于安装,更易与待绝热管道紧密贴合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