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重力流输水系统水锤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0708发布日期:2019-02-22 21:58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重力流输水系统水锤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重力流输水系统水锤防护系统,属于水锤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贵州山区,重力流输水系统一般以水库为水源,各受水区在选取时尽量利用库水位进行控制,以减少工程运行费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于水锤消除的方式方法越来越多,但大部分都基于现有设备设施,多数以水锤泄放阀来消除高压水锤,弥合水锤预防阀来消除负压水锤。而多支管重力流输水系统中末端用水时间不统一,各支管开关阀产生的水锤相互影响,使水锤消除难度增大。另外,水锤泄放阀泄放出水为有压水,需增设消能设施,否则会对泄水口周边设施的安全造成影响。随着水利行业的发展,水锤泄放阀近几年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但设备的性能、操作方式、管理者的能力都对重力流输水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

在现有技术中,调压塔是输水管道系统中最好的水锤防护设施,结构简单,管理简单,但受限于其建设高度和建设投资,不能很好的应用于中小型水利工程输水管道系统。气压罐也是一种较好的水锤防护设备,但单个投资较大,有一定的管理难度,其在多支管重力流输水系统中大量应用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重力流输水系统水锤防护系统,该用于重力流输水系统水锤防护系统能够有效的应对山区地形,不受项目管理者能力限制,并能有效的抑制水锤危害。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重力流输水系统水锤防护系统,包括水库和大坝;所述大坝设置在水库的一侧,在大坝的另一侧设有受水区;所述大坝与受水区之间设有输水管道,在受水区的一侧依次设有控制阀和调压管,调压管与输水管道连通,控制阀设置在受水区与调压管之间。

所述调压管沿地面铺设。

所述调压管的总高度为1.2倍的接管点静水头。

所述输水管道在静水条件下为U型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水力过渡过程中,末端控制阀产生的正压波通过调压管得以泄放,负压波通过调压管内水得以补充,使整个输水系统的水锤波包络线向中间压缩,同时减少了弥合水锤产生几率;

2.调压管处于输水管道末端,管内水压较小,对管材耐压能力要求低,投资较低容易控制;

3.调压管沿地面布设,相当于调压塔,结构型式简单,施工简便,维护管理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库,2-大坝,3-输水管道,4-调压管,5-控制阀,6-受水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重力流输水系统水锤防护系统,包括水库1、输水管道3和调压管4;所述大坝2用于挡水,形成水库1,受水区6位于大坝2下游侧;所述大坝2与受水区6之间设有输水管道3,在受水区6的一侧依次设有控制阀5和调压管4,调压管4与输水管道3连通,控制阀5设置在受水区6与调压管4之间,即调压管4设置在输水管道3的末端,控制阀5之前。

所述控制阀5设置在输水管道3上。

所述调压管4沿地面铺设。

所述调压管4高于水库1的水位高程。

所述调压管4末端设置通气帽进行简单防护。

所述调压管4的总高度为1.2倍的接管点静水头,使整个输水管道3在静水条件下为一U型管。

所述受水区6为灌溉水池或水厂。

当控制阀5关闭时,所述调压管4内的水位与水库1内的水位一致。

进一步地,以关闭阀门和开启阀门为例(即控制阀5),说明该水锤防护方法的原理和效果:

下游侧阀门关闭,此时阀门前端会产生正水锤压力,水锤压力沿输水管道3向上游传递,当压力波传递至调压管4时,压力波在此处反射,有逆向升压波变为正向降压波,传递回下游,当降压波传递至阀门前端时,可有效缓解水锤压力的上升;阀门关闭时,上游侧水流在惯性作用下向下游流动,当压力传递至调压管4时,调压管4内水位上升,存储一部水体,减轻下游的水锤压力。

下游阀门开启,阀门前端会产生负水锤压力,负压沿输水系统向上游传递,在调压管4处发生发射,变为正水锤传回至阀前,改善阀前负水锤压力,不至于产生液柱分离及汽化现象;阀门开启过程中,负水锤传至调压管4,管内水体向下游管道补给,缓解水锤压力的降低。

优选的,大坝2用于挡水,形成水库,受水区6位于大坝2下游侧,且大坝2与受水区6之间设有输水管道3,采用重力流输水,在受水区6的一侧依次设有控制阀5和调压管4,调压管4与输水管道3连通,控制阀5设置在受水区6与调压管4之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