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机油通道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8898发布日期:2019-01-08 21:53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机油通道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单向阀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机油通道单向阀。



背景技术:

机油通道单向阀安装于发动机机油油道内,提供单向通道功能。目前市面上的单向阀均为钢铁材质加工组装而成,组装后结构稳定性差,且由于钢铁的密度大,所以导致零件重量大,不能满足未来汽车轻量化的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好、质量轻、易于生产的新型机油通道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机油通道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弹簧座、阀芯和弹簧,弹簧座包括分别置于两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阀座上设有铆接槽,第一端部与铆接槽铆接固定,阀芯包括相连接的芯杆和阀瓣,阀芯和阀瓣均置于弹簧座内,芯杆贯穿第二端部,阀瓣的一侧与阀座密封抵触,弹簧也置于弹簧座内,且弹簧的一端与阀瓣的另一侧相抵触,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端部抵触,弹簧座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通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端部的内壁上还设有与芯杆适配的限位环,芯杆上设有与阀瓣连接的加强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座的端口上设有锥形结构的第一密封面,阀瓣上设有呈锥形结构且与第一密封面抵触的第二密封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座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座的外周壁上还设有环槽,环槽上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座的材质为航空铝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座和阀芯的材质均为尼龙塑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品结构稳定性好、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且阀芯和弹簧座的材质为塑料PA66-GF30材质,阀座的材质为铝合金2A06,使整体的密度至少降低两倍,重量只有钢铁件的1/3,大大降低了产品的重量,并且由于塑料件的加工工序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产品的生产成本更低,具有诸多优势,所以更具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阀座;2、弹簧座;3、阀芯;4、弹簧;5、铆接槽;6、芯杆;7、阀瓣;8、通孔;9、限位环;10、加强环;11、第一密封面;12、加强筋;1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

一种新型机油通道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1、弹簧座2、阀芯3和弹簧4,弹簧座2包括分别置于两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阀座1上设有铆接槽5,第一端部与铆接槽5铆接固定,阀芯3包括相连接的芯杆6和阀瓣7,阀芯3和阀瓣7均置于弹簧座2内,芯杆6贯穿第二端部,阀瓣7的一侧与阀座1密封抵触,弹簧4也置于弹簧座2内,且弹簧4的一端与阀瓣7的另一侧相抵触,弹簧4的另一端与第二端部抵触,弹簧座2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通孔8。

阀座1与弹簧座2之间采用冷铆接组装,结构稳定性好,使用时阀座1一侧开始进油,压力达到开启阀值时,阀芯3受压打开,阀座1的端口与通孔8实现连通,当压力小于开启阀值时,阀芯3与阀座1的端口抵触,实现密封。

所述第二端部的内壁上还设有与芯杆6适配的限位环9,芯杆6上设有与阀瓣7连接的加强环10,芯杆6插入于限位环9内,可以增加阀芯3轴向运动的稳定性,加强环10可以增加芯杆6与阀瓣7之间的连接强度,且弹簧4套设于加强环10与限位环9的外壁上,增加弹簧4压缩时的径向稳定性,在受到过大的开启方向的压力后,加强环10与限位环9之间会抵触,能够避免弹簧4压缩而并圈,避免压缩量超过极限压缩,从而保证阀体的开启压力不会出现剧烈的衰减现象。

所述阀座1的端口上设有锥形结构的第一密封面11,阀瓣7上设有呈锥形结构且与第一密封面11抵触的第二密封面,第一密封面11和第二密封面形成锥面硬密封,密封效果更好。

所述弹簧座2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加强筋12,提高弹簧座2的结构强度。

所述阀座1的外周壁上还设有环槽,环槽上设有密封圈13,确保装配后的密封性,密封圈13采用AEM耐油、耐高温橡胶为原料加工而成。

所述阀座1的材质为航空铝材。

所述弹簧座2和阀芯3的材质均为尼龙塑料。

弹簧4是采用65Mn钢丝弯曲加工成型,并通过热处理至32HRC-36HRC定型来增加刚性,经过表面发黑处理增加其防锈能力,阀芯3和弹簧座2的材质为塑料PA66-GF30材质,阀座1的材质为铝合金2A06,使整体的密度至少降低两倍,重量只有钢铁件的1/3,大大降低了产品的重量,并且由于塑料件的加工工序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产品的生产成本更低,具有诸多优势,所以更具市场竞争力。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