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6105发布日期:2019-03-27 11:2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管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和工业生产等领域,经常会涉及到不同水路、气路及油路的管路连接,这时就需要管件连接结构来实现不同管路之间的连接。但是,传统的管件连接结构由于在制造、配合或安装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容易造成管内的流通介质泄露,例如出现漏水或漏气现象等,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且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管件连接结构,该管件连接结构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能防止管内的流通介质泄露,可减少资源浪费和消除安全隐患。

一种管件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套筒、第一锁紧组件、第二锁紧组件、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连接扣,所述连接套筒的两端分别设有相背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用于插设第一管件,所述第二安装槽用于插设第二管件;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套设于第一管件外,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用于防止第一管件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套设于第二管件外,所述第二锁紧组件用于防止第二管件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一安装槽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密封第二管件和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的间隙;所述连接扣用于使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锁紧组件的一端抵接配合。

该管件连接结构使用时,将第一锁紧组件套设于第一管件外,第二锁紧组件套设于第二管件外,继而将第一密封圈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将第二密封圈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再将第一管件的端部插设于第一安装槽内,将第二管件的端部插设于第二安装槽内,将连接扣扣紧,使第一锁紧组件的一端和第二锁紧组件的一端相抵配合,完成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的连接。由于第一锁紧组件可防止第一管件向远离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且第二锁紧组件可防止第二管件向远离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连接扣又将第一锁紧组件和第二锁紧组件扣紧,使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产生相对的压力,使第一管件的端部压紧第一密封圈,且第二管件的端部压紧第二密封圈,因此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可以弥补管件连接结构由于制造、配合或安装误差而造成管内的流通介质泄露,减少资源浪费和消除安全隐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包括第一锁紧套和第一接头,所述第一锁紧套套设于第一管件外,所述第一接头套设于所述第一锁紧套和所述连接套筒外,所述第一接头用于对所述第一锁紧套施加径向压力以防止第一管件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包括第二锁紧套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二锁紧套套设于第二管件外,所述第二接头套设于所述第二锁紧套和所述连接套筒外,所述第二接头用于对所述第二锁紧套施加径向压力以防止第二管件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的一端抵接配合。该设置能使第一管件与连接套筒之间、第二管件与连接套筒之间连接紧密,防止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内的流通介质泄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套设有沿第一锁紧套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锁紧槽,所述第一锁紧槽靠近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开口,所述第一锁紧槽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封闭,所述第一锁紧槽为多个且沿着所述第一锁紧套的周向布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锁紧槽之间形成一个第一锁紧片;所述第二锁紧套设有沿第二锁紧套的轴向延伸的第二锁紧槽,所述第二锁紧槽靠近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开口,所述第二锁紧槽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封闭,所述第二锁紧槽为多个且沿着所述第二锁紧套的周向布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锁紧槽之间形成一个第二锁紧片,所述第一锁紧片和所述第二锁紧片的内壁上均设有锁紧牙,所述锁紧牙用于卡紧所述第一管件或所述第二管件。该设置使得第一管件插设于第一锁紧套内时,多个第一锁紧片可产生一定的形变,并将第一管件抱紧,又由于第一锁紧片上设有锁紧牙,增大了第一锁紧片和第一管件外壁的摩擦力,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第一管件向远离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提高第一管件与连接套筒的连接紧固性;同理,第二管件插设于第二锁紧套内时,多个第二锁紧片可产生一定的形变,并将第二管件抱紧,又由于第二锁紧片上设有锁紧牙,增大了第二锁紧片和第二管件外壁的摩擦力,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第二管件向远离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提高第二管件与连接套筒的连接紧固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片靠近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向第一锁紧套的中心弯折形成第一卡爪部;所述第二锁紧片靠近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向第二锁紧套的中心弯折形成第二卡爪部。所述第一卡爪部可增大第一锁紧套与第一管件之间的压力,使第一锁紧套进一步抱紧第一管件;所述第二卡爪部可增大第二锁紧套与第二管件之间的压力,使第二锁紧套进一步抱紧第二管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片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一锁紧片上的锁紧牙相背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面沿着靠近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第一锁紧套的中心,所述第一接头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相配合的第一止挡面;所述第二锁紧片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二锁紧片上的锁紧牙相背设置,所述第二倾斜面沿着靠近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第一锁紧套的中心,所述第二接头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止挡面。当第一锁紧套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倾斜面与第一止挡面相抵,若第一锁紧套继续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则第一接头会对第一锁紧套产生一个朝向第一管件的压力,使第一锁紧片上的锁紧牙更有力地卡紧第一管件,从而防止第一管件向远离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当第二锁紧套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时,第二倾斜面与第二止挡面相抵,若第二锁紧套继续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则第二接头会对第二锁紧套产生一个朝向第二管件的压力,使第二锁紧片上的锁紧牙更有力地卡紧第二管件,从而防止第二管件向远离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该设置可进一步提高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套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接头的内壁相抵;所述第二锁紧套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二接头的内壁相抵。该设置可防止所述第一锁紧套从第一接头中滑出,也可防止第二锁紧套从第二接头中滑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扣包括第一扣接组件和第二扣接组件,所述第一扣接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扣接组件设于所述第二锁紧组件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扣接组件用于与所述第二扣接组件卡紧配合。第一扣接组件和第二扣接组件卡紧配合,可以增大第一锁紧组件和第二锁紧组件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第一管件与第一密封圈之间、第二管件与第二密封圈之间的压力,故可提高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连接处的密封性能,减少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内的流通介质的泄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接组件包括第一扣齿、第一扣环和第二扣环,所述第二扣接组件包括第二扣齿,所述第一扣齿和所述第一扣环均固定于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扣环用于与所述第一扣齿卡紧配合,所述第二扣环与所述第一扣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扣齿固定于所述第二锁紧组件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扣环用于与所述第二扣齿卡紧配合。该连接扣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徒手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扣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扣的第一扣接组件沿着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的外壁周向均匀布置。该设置可以增大第一管件的端部与第一密封圈、第二管件的端部与第二密封圈之间的压力,而且使第一管件的端部与第一密封圈之间、第二管件的端部与第二密封圈之间的压力分布更加均匀,改善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连接处的密封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为V形密封圈。当对V形密封圈施加一定压力时,V形密封圈的唇尖会改变接触形状并加大接触应力,唇部与第一管件的端部之间、唇部与第二管件的端部之间,贴合得更紧密,从而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管件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管件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锁紧组件与管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第一锁紧组件、连接套筒、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与管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第一锁紧组件、连接套筒、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二锁紧组件与管件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连接套筒,110、第一安装槽,200、第一锁紧组件,210、第一锁紧套,211、第一锁紧槽,212、第一锁紧片,213、第一卡爪部,214、第一凸台,215、第一倾斜面,220、第一接头,221、第一止挡面,300、第二锁紧组件, 310、第二锁紧套,311、第二锁紧槽,312、第二锁紧片,313、第二卡爪部, 314、第二凸台,315、第二倾斜面,320、第二接头,321、第二止挡面,410、第一密封圈,420、第二密封圈,500、连接扣,511、第一扣齿,512、第一扣环,513、第二扣环,521、第二扣齿,600、锁紧牙,710、第一管件,720、第二管件,800、安装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管件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套筒100、第一锁紧组件200、第二锁紧组件300、第一密封圈410、第二密封圈420和连接扣500。连接套筒100的两端分别设有相背的第一安装槽110和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110用于插设第一管件710,第二安装槽用于插设第二管件720。第一锁紧组件200套设于第一管件710外,第一锁紧组件200用于防止第一管件710向远离连接套筒100的方向移动。第二锁紧组件300套设于第二管件720外,第二锁紧组件300用于防止第二管件720向远离连接套筒100 的方向移动。第一密封圈410设于第一安装槽110内,第一密封圈410用于密封第一管件710和第一安装槽110之间的缝隙。第二密封圈420设于第二安装槽内,第二密封圈420用于密封第二管件720和第二安装槽之间的缝隙。连接扣500用于使第一锁紧组件200的一端和第二锁紧组件300的一端抵接配合。

该管件连接结构使用时,将第一锁紧组件200套设于第一管件710外,将第二锁紧组件300套设于第二管件720外,继而将第一密封圈410放置于第一安装槽110内,将第二密封圈420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第一管件710插设于第一安装槽110内,第二管件720插设于第二安装槽内,将连接扣500扣紧,使第一锁紧组件200的一端和第二锁紧组件300的一端相抵配合,完成第一管件710和第二管件720的连接。由于第一锁紧组件200可防止第一管件710向远离连接套筒100的方向移动,且第二锁紧组件300可防止第二管件720向远离连接套筒100的方向移动,连接扣500又将第一锁紧组件200和第二锁紧组件300扣紧,第一管件710和第二管件720产生相对的压力,使第一管件710 的端部压紧第一密封圈410,且第二管件720的端部压紧第二密封圈420,因此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可以弥补管件连接结构由于制造、配合或安装误差而造成管内的流通介质泄露,减少资源浪费和消除安全隐患。该管件连接结构可适用于PEX管、PVC管、铝塑复合管或其他材质的管件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锁紧组件200的一端和第二锁紧组件300的一端直接抵接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锁紧组件200的一端和第二锁紧组件300的一端也可以间接抵接配合,例如第一锁紧组件200的一端和第二锁紧组件300的一端之间可设有第三密封圈或其他元件。

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410和第二密封圈420均为V形密封圈。当对V 形密封圈施加一定压力时,V形密封圈的唇尖会改变接触形状并加大接触应力,唇部与第一管件710的端部之间、唇部与第二管件720的端部之间贴合得更紧密,从而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

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一锁紧组件200包括第一锁紧套210和第一接头220,第一锁紧套210套设于第一管件710外,第一接头220套设于第一锁紧套210和连接套筒100外,第一接头220用于对第一锁紧套210施加径向压力以防止第一管件710向远离连接套筒100的方向移动;第二锁紧组件300 包括第二锁紧套310和第二接头320,第二锁紧套310套设于第二管件720外,第二接头320套设于第二锁紧套310和连接套筒100外,第二接头320用于对第二锁紧套310施加径向压力以防止第二管件720向远离连接套筒100的方向移动,第一接头220的一端与第二接头320的一端抵接配合。该设置能使第一管件710与连接套筒100之间、第二管件720与连接套筒100之间连接紧密,防止第一管件710和第二管件720内的流通介质泄露。

进一步地,第一锁紧套210设有沿第一锁紧套210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锁紧槽211,第一锁紧槽211靠近连接套筒100的一端开口,第一锁紧槽211远离连接套筒100的一端封闭,第一锁紧槽211为多个且沿着第一锁紧套210的周向布置,相邻两个第一锁紧槽2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一锁紧片212。第二锁紧套310 设有沿第二锁紧套310的轴向延伸的第二锁紧槽311,第二锁紧槽311靠近连接套筒100的一端开口,第二锁紧槽311远离连接套筒100的一端封闭,第二锁紧槽311为多个且沿着第二锁紧套310的周向布置,相邻两个第二锁紧槽311 之间形成一个第二锁紧片312。第一锁紧片212和第二锁紧片312的内壁上均设有锁紧牙600,锁紧牙600用于卡紧第一管件710或第二管件720。该设置使得第一管件710插设于第一锁紧套210内时,多个第一锁紧片212可产生一定的形变,并将第一管件710抱紧,又由于第一锁紧片212上设有锁紧牙600,增大了第一锁紧片212和第一管件710外壁的摩擦力,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第一管件710向远离连接套筒100的方向移动,提高第一管件710与连接套筒100的连接紧固性;同理,第二管件720插设于第二锁紧套310内时,多个第二锁紧片312可产生一定的形变,并将第二管件720抱紧,又由于第二锁紧片312上设有锁紧牙600,增大了第二锁紧片312和第二管件720外壁的摩擦力,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第二管件720向远离连接套筒100的方向移动,提高第二管件720 与连接套筒100的连接紧固性。

进一步地,第一锁紧片212靠近所述连接套筒100的一端向第一锁紧套210 的中心弯折形成第一卡爪部213;第二锁紧片312靠近所述连接套筒100的一端向第二锁紧套310的中心弯折形成第二卡爪部313。第一卡爪部213可增大第一锁紧套210与第一管件710之间的压力,使第一锁紧套210进一步抱紧第一管件710;第二卡爪部313可增大第二锁紧套310与第二管件720之间的压力,使第二锁紧套310进一步抱紧第二管件720。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锁紧片212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倾斜面215,第一倾斜面215与第一锁紧片212上的锁紧牙600相背设置,第一倾斜面215 沿着靠近连接套筒100的方向逐渐远离第一锁紧套210的中心,第一接头220 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倾斜面215相配合的第一止挡面221。当第一锁紧套210向远离连接套筒100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倾斜面215与第一止挡面221相抵,若第一锁紧套210继续向远离连接套筒100的方向移动,则第一接头220会对第一锁紧套210产生一个朝向第一管件710的压力,使第一锁紧片212上的锁紧牙600更有力地卡紧第一管件710,从而防止第一管件710向远离连接套筒100 的方向移动。

第二锁紧片312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倾斜面315,第二倾斜面315与第二锁紧片312上的锁紧牙600相背设置,第二倾斜面315沿着靠近连接套筒100的方向逐渐远离第二锁紧套310的中心,第二接头320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倾斜面 315相配合的第二止挡面321。当第二锁紧套310向远离连接套筒100的方向移动时,第二倾斜面315与第二止挡面321相抵,若第二锁紧套310继续向远离连接套筒100的方向移动,则第二接头320会对第二锁紧套310产生一个朝向第二管件720的压力,使第二锁紧片312上的锁紧牙600更有力地卡紧第二管件720,从而防止第二管件720向远离连接套筒100的方向移动。该设置可进一步提高第一管件710和第二管件720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进一步地,第一锁紧套210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凸台214,第一凸台214与第一接头220的内壁相抵;第二锁紧套310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凸台314,第二凸台 314与第二接头320的内壁相抵。该设置可防止第一锁紧套210从第一接头220 中滑出,也可防止第二锁紧套310从第二接头320中滑出。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扣500包括第一扣接组件和第二扣接组件,第一扣接组件固定于第一锁紧组件200的外壁上,第二扣接组件设于第二锁紧组件300的外壁上,第一扣接组件用于与第二扣接组件卡紧配合。第一扣接组件和第二扣接组件卡紧配合,可以增大第一锁紧组件200和第二锁紧组件300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第一管件710与第一密封圈410之间、第二管件720与第二密封圈420之间的压力,故可提高第一管件710和第二管件720 连接处的密封性能,减少第一管件710和第二管件内流通介质的泄露。

具体地,第一扣接组件包括第一扣齿511、第一扣环512和第二扣环513,第二扣接组件包括第二扣齿521,第一扣齿511和第一扣环512均固定于第一锁紧组件200的外壁上,第一扣环512用于与第一扣齿511卡紧配合,第二扣环 513与第一扣环512可转动连接,第二扣齿521固定于第二锁紧组件300的外壁上,第二扣环513用于与第二扣齿521卡紧配合。该连接扣500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徒手操作。

可选地,连接扣50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连接扣500的第一扣接组件沿着第一锁紧组件200的外壁周向均匀布置。该设置可以增大第一管件710的端部与第一密封圈410、第二管件720的端部与第二密封圈420之间的压力,而且使第一管件710的端部与第一密封圈410、第二管件720的端部与第二密封圈 420之间的压力分布更加均匀,改善第一管件710和第二管件720连接处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中,连接扣500为三个,三个连接扣500的第一扣接组件沿着第一锁紧组件200的外壁周向均匀布置。相应的,三个连接扣500的第二扣接组件沿着第二锁紧组件300的外壁周向均匀布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扣500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可选地,第一接头220、第二接头320和连接扣500均采用铜镀铬材料制成。铜镀铬材料具有较好的防锈性能,可以延长第一接头220、第二接头320和连接扣500的使用寿命,而且性价比较高。

该管件连接结构使用时,第一接头220套设于第一锁紧套210外,将第一管件710插设于第一锁紧套210内,并将安装工具800插设于第一接头220和管件700之间的空隙,安装工具800推动第一管件710至合适位置,使第一凸台214与第一接头220的内壁相抵,第一锁紧片212上的锁紧牙600卡紧于第一管件710外,如图3所示。同理,第二接头320套设于第二锁紧套310外,将第二管件720安装于第二锁紧套310内。接着,如图4所示,将第一密封圈 410和第二密封圈420分别放置于第一安装槽110和第二安装槽内,并将第一管件710插设于第一安装槽内,将第二管件720插设于第二安装槽内。最后扣紧连接扣500,使第一接头220的一端与第二接头320的一端抵接配合,完成该管件连接结构的安装,如图5所示。该管件连接结构密封性较强,能适应多种安装环境,安装快速、方便,能实现徒手安装。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