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管路用双作用溢气阀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9484发布日期:2019-04-09 21:57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冷却管路用双作用溢气阀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管路用双作用溢气阀及车辆。



背景技术:

对于汽车而言,动力系统工作时一般会产生较高热量。若不及时地将这些高温零部件上的过多热量散发掉,这些热量会对动力系统零部件造成损害,甚至对整车性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如何方便快捷地排出冷却管路中的气体就显得至关重要。

现有技术中,一般车辆在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首次下线时,通常需要对冷却管路进行抽真空操作排出冷却管路内的气体,但在车辆交付客户后,由于受到设备、场地、和人员的要求,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很难通过对冷却管路进行抽真空操作排出气体。因此,在后期使用过程中,通常在冷却管路上螺纹连接排气密封盖,通过取下排气密封盖将冷却管路内气体排出,安装上排气密封盖后进行抽真空作业,但是通过排气密封盖排气的方式操作繁琐,排气密封盖打开或关闭耗时长,造成排气过程中冷却液流出过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管路用双作用溢气阀,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管路上的排气密封盖打开或关闭耗时长造成的排气过程中冷却液流出过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以解决目前的车辆冷却管路中排气密封盖打开或关闭耗时长造成的冷却液流出过多、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管路用双作用溢气阀的技术方案是:

冷却管路用双作用溢气阀包括阀座,阀座内设有阀腔,阀座具有用于连通阀腔与外界的外阀口,阀腔内设有用于在冷却管路中冷却液的压力下与外阀口密封配合关闭外阀口而在外力的作用下与外阀口分离而打开外阀口的阀芯,双作用溢气阀具有供顶推工具伸入溢气阀内顶推阀芯以打开外阀口的工具操作通道,阀座还设有用于连通阀腔与冷却管路的内阀口,内阀口在冷却管路处于负压状态时在外界大气压力作用下与阀芯密封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管路用双作用溢气阀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双作用溢气阀设有能在冷却管路中冷却液的压力下和阀芯配合密封的外阀口和在冷却管路处于负压状态时与阀芯配合密封的内阀口,两个阀口实现了溢气阀的双向的密封。在冷却管路中气体循环至溢气装置时,外阀口在外力作用下被打开,气体通过外阀口排出,气体排完时在冷却管路中冷却液的压力下推动阀芯使外阀口关闭,从而使排气过程只有少许冷却液排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却液流出过多的问题。在冷却管路需要进行抽真空操作时阀芯也能与内阀口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为了简化阀座结构,所述工具操作通道处于阀座内的开口构成所述外阀口,阀座只需开一个开口,简化了阀座结构。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对阀芯施加外力,所述阀芯处于关闭外阀口的位置时凸出外阀口设置,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推动阀芯使外阀口打开。

进一步的,为了增强双作用溢气阀的密封性,内阀口和/或外阀口处设置有用于使阀芯与阀座密封的密封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技术方案是:

车辆包括车架,车架上装设有冷却管路,冷却管路上设有双作用溢气阀,双作用溢气阀包括阀座,阀座内设有阀腔,阀座具有用于连通阀腔与外界的外阀口,阀腔内设有用于在冷却管路中冷却液的压力下与外阀口密封配合关闭外阀口而在外力的作用下与外阀口分离而打开外阀口的阀芯,双作用溢气阀具有供顶推工具伸入溢气阀内顶推阀芯以打开外阀口的工具操作通道,阀座还设有用于连通阀腔与冷却管路的内阀口,内阀口在冷却管路处于负压状态时在外界大气压力作用下与阀芯密封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设有能在冷却管路中冷却液的压力下和阀芯配合密封的外阀口和在抽真空时大气压力下与阀芯配合密封的内阀口,两个阀口实现了溢气阀的双向的密封。在冷却管路中气体循环至溢气装置时,外阀口在外力作用下被打开,气体通过外阀口排出,气体排完时在冷却管路中冷却液的压力下推动阀芯使外阀口关闭,从而使排气过程只有少许冷却液排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却液流出过多的问题。在冷却管路需要进行抽真空操作时阀芯也能与内阀口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为了简化阀座结构,所述工具操作通道处于阀座内的开口构成所述外阀口,阀座只需开一个开口,简化了阀座结构。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对阀芯施加外力,所述阀芯处于关闭外阀口的位置时凸出外阀口设置,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推动阀芯使外阀口打开。

进一步的,为了增强双作用溢气阀的密封性,内阀口和/或外阀口处设置有用于使阀芯与阀座密封的密封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冷却管路用双作用溢气阀在抽真空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冷却管路用双作用溢气阀在排气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冷却管路用双作用溢气阀排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冷却管路用双作用溢气阀所在冷却管路的示意图;

图中;1、阀座;2、阀球;3、阀腔;4、外阀口;5、内阀口;6、密封圈;7、电机;8、电机控制器;9、冷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溢气阀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冷却管路用双作用溢气阀包括阀座1,阀座1具有用于连通阀腔3与外界的外阀口4,阀腔3内设有用于在冷却管路中冷却液的压力下与外阀口4密封配合关闭外阀口4而在外力的作用下与外阀口4分离而打开外阀口4的阀芯,本实施例中阀芯为阀球2,阀座1还设有冷却管路为负压时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与阀球2配合密封的内阀口5。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阀座1为圆柱形结构,水平安装在冷却管路中电机7的出水口处。阀座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圆孔,其中一个圆孔连通阀腔3与冷却管路,该圆孔朝向阀腔3的开口构成内阀口5,另一个圆孔连通阀腔3与外界,该圆孔朝向阀腔3的开口构成外阀口4。为了增强阀口处的密封性,本实施例在内阀口5和外阀口4处均设置了密封圈6。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外阀口或内阀口处设置密封圈,或者都不设置密封圈。本实施例中,外阀口所在圆孔可以供顶推工具伸入溢气阀内顶推阀球以打开外阀口,该圆孔构成工具操作通道,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外阀口的旁侧设置工具操作通道,此时为了保证双作用溢气阀的密封性,工具操作通道与顶推工具之间应当设置密封结构,顶推工具也可以装配至阀座上,构成溢气阀的一部分。

如图4所示,溢气阀除了可以安装在冷却管路中的电机7的出水口处,也可以通过刚性结构连接于冷却系统中的其他部件的出水口处,例如冷却管路中的电机控制器8的出水口处,也可通过柔性管路连接于冷却管道9上。

当冷却管路内存在过多气体时,需要将管路内气体排出,当气体在冷却管路内循环至双作用溢气阀时,由工作人员操作工具推动阀球2使阀球2与外阀口4分离,气体进入阀座1再经阀球2周围再从外阀口4流出。当气体排出后,冷却液流至双作用溢气阀,在冷却液的压力下阀球2被推至外阀口4处于密封圈6配合密封,使外阀口4关闭。在冷却管路进行抽真空操作时,阀球2在大气压力下与内阀口5接触密封,保证了冷却管路的密封性。本实施例装置结构简单,实际使用中不受专业设备等因素制约,操作便利,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车辆包括车架,车架上装设有冷却管路,冷却管路上设有溢气阀,本实施例中的溢气阀与上述具体实施例1中的溢气阀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