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传动机构用润滑供油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7270发布日期:2019-02-26 17:43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轮传动机构用润滑供油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保护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齿轮传动机构用润滑供油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齿轮传动机构一般分为齿轮增速机构和减速机构,是一种根据需要调整实际输出转速的机构,其主要由驱动组件、齿轮增速组件(齿轮减速组件,主要由大小齿轮组成)、从动组件、强制循环供油润滑系统组成。

一般情况下,强制循环供油系统由油箱、油加热器、油泵、调压阀、油过滤器、油冷却器等组成。正常情况下,当齿轮传动机构运行时,强制循环供油系统不间断地向轴承、齿轮等持续供油,保证润滑和冷却,但当机构有故障或者油泵异常时,再或者其他不可抗拒外力作用导致油泵(强制供油动力)停止运行时,即供油停止,而齿轮传动机构此时由于运动惯性等原因仍然在继续运行,从而极易导致轴承和齿轮等部件缺油磨损,严重时甚至造成轴承或齿轮损坏,进而无法继续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齿轮传动机构用润滑供油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当油泵停止运行时无法提供润滑油对机构轴承和齿轮副进行润滑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齿轮传动机构用润滑供油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与油箱连接的油泵,以及设在油箱内腔的压力储油腔,所述油泵的出口依次经主供油路、第一调节阀后与齿轮传动机构的润滑油注入口连接,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润滑油排出口经回油路与油箱连接,所述压力储油腔的出油口依次经第二调节阀、旁供油路、第一调节阀后与齿轮传动机构的润滑油注入口连接,所述压力储油腔包括桶状的腔体,设在腔体内的活塞,两端分别固定在腔体底面和活塞上的弹簧,以及设在腔体端口处的端盖,所述出油口设在端盖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主供油路上依次设置有油过滤器、油冷却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旁供油路的出口端连接在油泵与油过滤器之间的主供油路上,并且主供油路与旁供油路的连接处与油泵之间设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油箱内设有用于控制润滑油温度和保证润滑粘度的油加热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油泵设有用于调整供油压力的调压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润滑油排出口处设有第三调节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回油路与油箱之间设有第四调节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油箱内设置压力储油腔,可以在油泵发生故障或停止工作的时候,使用压力储油腔向齿轮传动机构提供一定压力的润滑油润滑,并维持足够的运行时间,保证整个齿轮传动机构的带油运行,避免了齿轮传动机构中需要润滑的部件发生磨损或损坏;油箱内设置油加热器可以对润滑油加热,防止润滑油由于温度太低引起粘度变化,从而导致润滑不良;油泵上设置调压阀,可以调节供油管路内的压力;供油管路上设置有油过滤器,可以有效过滤杂质;供油管路上还设置有油冷却器,防止润滑油供油温度过高,影响粘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油箱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齿轮传动机构;2、第一调节阀;3、油冷却器;4、主供油路;5、油过滤器;6、调压阀;7、油箱;8、旁供油路;9、压力储油腔;91、通气孔;92、弹簧;93活塞;94、端盖;95出油口;96、腔体;10、第二调节阀;11、油加热器;12、第四调节阀;13、回油路;14、油泵;15、单向阀;16、第三调节阀;17、第五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油箱7为圆柱状水平放置,油箱7的左端面上安装有油泵14,油泵14安装有调压阀6,用于调节管路的压力。油箱7内腔的底部安装有用于加热润滑油的油加热器11(泰怡热工电器公司-QY380-PT1-3023),油箱7的右端面上安装有与油箱7同轴的压力储油腔9。压力储油腔9包括桶状的腔体96,设在腔体96内的活塞93,两端分别固定在腔体96底面和活塞93上的弹簧92,以及设在腔体96端口处的端盖94,端盖94上设有出油口95。油泵7(重庆亿美机械成套设备有限公司-LSQYB60-80)的出口依次经主供油路4、第一调节阀2后与齿轮传动机构1的润滑油注入口连接,主供油路4上依次设有单向阀15、油过滤器5(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LG33KY-9901)、油冷却器3(江苏唯益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LSB3-026-50D)。压力储油腔9的出油口95设有第二调节阀10,经旁供油路8连接在单向阀15和油过滤器5之间的主供油路4上,单向阀15可以防止旁供油路8的润滑油再次流入油箱7中。齿轮传动机构1的润滑油排出口经第三调节阀16、回油路13、第四调节阀12与油箱7的连接。

当齿轮传动机构正常运行时,油泵14正常工作,第一调节阀2、第二调节阀10、第三调节阀16、第四调节阀12全部打开,油泵14持续运行,通过调压阀6和第一调节阀2调整供油压力,继而油箱7中的一部分润滑油经主供油路4流入齿轮传动机构1中,对其机构内的轴承和齿轮副进行润滑,然后润滑油经回油路13流入油箱7中;一部分润滑油经旁供油管路8注入到压力储油腔9中,对弹簧92和活塞93组件进行压缩使之发生弹性形变,存储弹性势能,直到达到弹簧储能饱和状态;当油泵14发生故障时,压力储油腔9中的润滑油在弹簧92和活塞93组件的作用下,经旁供油路8、主供油路4流入齿轮传动机构1中,对其机构内的轴承和齿轮副进行润滑,然后润滑油经回油路13流入油箱7中,进而防止轴承和齿轮副的损坏,延长齿轮传动机构的寿命。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将旁供油路8设置在油箱7内,油泵14的出口连接旁油管路8,旁油管路8的另一端经第五调节阀17与压力储油腔9,旁油管路8上设有单向阀15,压力储油腔9的出油口95经第三调节阀10与主供油路4连接。

当齿轮传动机构正常运行时,油泵14正常工作,第一调节阀2、第二调节阀10、第三调节阀16、第四调节阀12、第五调节阀17全部打开,油泵14持续运行,通过调压阀6、第五调节阀17、第三调节阀10、第一调节阀2调整供油压力,通过调节第三调节阀10,使压力储油腔9中的润滑油通向主供油路4中的阻力变大,此时油箱7中的润滑油通过旁供油路4一部分流入压力储油腔9中并不断压缩弹簧92使之发生弹性形变,存储弹性势能,直到达到弹簧92储能饱和状态,另一部分从压力储油腔9的出油口95经主供油路4流入齿轮传动机构1中,对其机构内的轴承和齿轮副进行润滑,然后润滑油经回油路13流入油箱7中;当油泵14发生故障时,压力储油腔9中的润滑油在弹簧92和活塞93组件的作用下,经主供油路4流入齿轮传动机构1中,对其机构内的轴承和齿轮副进行润滑,然后润滑油经回油路13流入油箱7中,进而防止轴承和齿轮副的损坏,延长齿轮传动机构的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