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螺旋剪切机构的轴承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6253发布日期:2019-03-30 09:2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用于双螺旋剪切机构的轴承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润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双螺旋剪切机构的轴承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旋转式切纸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电机、上刀辊以及下刀辊,电机通常是通过联轴器、皮带或者齿轮等传动机构实现与上刀辊以及下刀辊传动连接,上刀辊和下刀辊通常包括外套和转轴,外套套接在转轴上,外套上设有刀头,当上刀辊和下刀辊旋转一圈时正好上刀头和下刀头接触将纸张切断。

在外套和转轴之间通常设有轴承,轴承使用时需要添加润滑油进行润滑,现有的技术中,需要手动打开轴承套向轴承内添加润滑油,不仅操作不便,而且如果忘记添加润滑油则会导致轴承和转轴磨损,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用于双螺旋剪切机构的轴承润滑结构,能够快速的向轴承内添加润滑油,防止轴承与转轴发生磨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双螺旋剪切机构的轴承润滑结构,包括转轴,转轴上设有轴承套,所述轴承套内设有轴承,所述转轴上设有沿轴向方向设置的第一油道,所述转轴上还设有径向方向的第二油道,所述第二油道沿着转轴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轴承套上设有用于与第二油道连通的第三油道,所述轴承套上还设有与第三油道连通的油腔,所述油腔一端设有与轴承接触的开口,所述油腔内设有锥形件,所述锥形件底部设置在油腔远离开口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将润滑油传输到转轴外表面,轴承套在转动过程中,第三油道与第二油道会间隔性的与第二油道连通,将第二油道中的润滑油导入到油腔中,由于油腔远离开口的一端设有锥形件,因此润滑油会被挤压导向到开口一端,实现对轴承的润滑。

进一步,所述第三油道沿着轴承套周向均匀分布。可以更加均匀地对轴承进行润滑。

进一步,所述第二油道共设有6个。6个第二油道基本可以保证轴承的润滑效果,同时不会影响转轴的强度。

进一步,所述转轴两端设有用于封堵第一油道的胶塞。防止灰尘进入油道。

进一步,所述转轴上每个第二油道的出口处设有蓄油槽,所述轴承套上还设有第四油道,所述第四油道一端与油腔连通,所述第四油道另一端用于与蓄油槽连通,所述第四油道与蓄油槽接触的一端设有V形弹片。

蓄油槽中可以缓存一些润滑油,由于蓄油槽和第二油道都是沿着转轴周向均匀分布的,因此,V形弹片会与蓄油槽间断性的接触,当第四油道未与蓄油槽接触时,V形弹片收缩在第四油道内,当第四旋转到与蓄油槽连通后,V形弹片弹出,然后随着旋转再次向上收入到第四油道中,V形弹片在这个过程中,会将部分润滑油从蓄油槽中带入第四油道中,进而将润滑油逐步的推入到油腔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双螺旋剪切机构的轴承润滑结构实施例中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双螺旋剪切机构的轴承润滑结构实施例二中V形弹片部分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标记说明:转轴1、第一油道2、橡胶塞3、第二油道4、轴承套5、轴承6、油腔7、锥形件8、蓄油槽9、第三油道10、第四油道11、V形弹片12。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双螺旋剪切机构的轴承润滑结构,包括转轴1,转轴1与机架固定连接,转轴1上设有轴承套5,轴承套5内设有轴承6,轴承套5上固定连接有外套,外套一端连接有齿轮,齿轮与电机传动连接,外套可以通过电机的带动绕转轴1转动,转轴1上设有沿轴向方向设置的第一油道2,转轴1两端设有第一油道2的出口,为了防止出口被灰尘等堵塞,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油道2位于转轴1一端的出口处设置了橡胶塞3。

转轴1上还设有径向方向的第二油道4,轴承套5上设有用于与第二油道4连通的第三油道10,为了可以更加均匀地对轴承6进行润滑,本实施例中,第二油道4沿着转轴1周向均匀分布,第三油道10沿着轴承套5周向均匀分布,轴承套5上还设有与第三油道10连通的油腔7,油腔7一端设有与轴承6接触的开口,油腔7内设有锥形件8,锥形件8底部设置在油腔7远离开口的一端。本实施例中,第二油道4共设有6个,第三油道10这共设置4 个。6个第二油道4基本可以保证轴承6的润滑效果,同时不会影响转轴1的强度。锥形件 8可以采用圆锥体、三棱锥体、四棱锥体等,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圆锥体。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油道2和第二油道4将润滑油传输到转轴1外表面,轴承套5在转动过程中,第三油道10与第二油道4会间隔性的与第二油道4连通,将第二油道4 中的润滑油导入到油腔7中,由于油腔7远离开口的一端设有锥形件8,因此润滑油会被挤压导向到开口一端,实现对轴承6的润滑。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转轴1上每个第二油道4 的出口处设有蓄油槽9,轴承套5上还设有第四油道11,第四油道11一端与油腔7连通,第四油道11另一端用于与蓄油槽9连通,第四油道11与蓄油槽9接触的一端内部设有V形弹片12,具体的,第四油道11与蓄油槽9接触的一端内部设有两个凹槽,V形弹片12两端滑动连接在凹槽内部,V形弹片12两端与第四油道11侧壁之间还设有弹簧,由于蓄油槽9 和第二油道4都是沿着转轴1周向均匀分布的,因此,V形弹片12会与蓄油槽9间断性的接触,当第四油道11未与蓄油槽9接触时,V形弹片12收缩在第四油道11内,当第四旋转到与蓄油槽9连通后,V形弹片12弹出,然后随着旋转再次向上收入到第四油道11中,V形弹片12在这个过程中,会将部分润滑油从蓄油槽9中带入第四油道11中,进而将润滑油逐步的推入到油腔7中。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