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5006发布日期:2019-03-27 11:1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体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体控制阀。



背景技术:

在中央空调的机组风扇的驱动下,房间的空气被盘管中的水冷却(加热)进行热交换,以保持房间温度的稳定。而中央空调的风机盘管中,流体控制阀通过阀芯与阀口配合来控制冷(热)水的通断。

图18所示为背景技术的一种流体控制阀关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该流体控制阀包括阀体01、阀杆02、阀芯03、阀座04,阀座04设有阀口05,阀杆02与阀芯03固定连接,阀芯03偏离阀杆02的中心轴线,阀杆02转动能够带动阀芯03摆动,由于阀芯02的与阀口05配合的部位06为平面,阀芯03与阀口05的密封效果会受到两者相对位置的尺寸精度影响。

有鉴于此,如何提高阀芯与阀口的密封效果,使其不易受到两者相对位置的尺寸精度影响,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改善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体控制阀,能够提高阀芯与阀口的密封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体控制阀,包括控制部件、阀体部件,所述阀体部件包括阀体、阀座、阀杆、阀芯,所述阀座固定设置于所述阀体部件的内腔,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阀座朝向所述阀芯的一侧设有阀口,所述阀口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阀杆包括杆体和传动板,所述杆体与所述控制部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板与所述阀芯连接,所述阀杆能够带动所述阀芯转动以抵接或远离所述阀口,所述阀芯包括球形面,所述球形面的球心偏离所述杆体的中心轴线,所述球形面与所述阀口抵接时,所述球形面的球心大致位于所述阀口的中心轴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流体控制阀,包括控制部件和阀体部件,阀体部件包括阀座、阀杆、阀芯,阀座设有阀口,阀芯包括球形面,球形面的球心偏离阀杆的杆体的中心轴线,球形面与阀口抵接时,球形面的球心大致位于阀口的中心轴线,阀芯的球形面与阀口能够较好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流体控制阀的整体图;

图2是图1中控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阀体部件的1/4剖面图;

图4a是一种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图4a中阀芯的剖面图;

图5是一种传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杆体、图4a中阀芯、图5中传动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7a是另一种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是图7a中阀芯的剖面图;

图8a是第三种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8b是图8a中阀芯的剖面图;

图9是另一种传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杆体、图4a中阀芯、图9中传动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流体控制阀的开阀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流体控制阀的关阀状态示意图;

图13是图1中阀体与阀座铆接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15是图1中阀体与阀座铆接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17是图1中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背景技术的一种流体控制阀关阀状态示意图。

附图1-17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控制部件,11-壳体,12-电机,121-输出轴,13-连接座,131-凹槽;2-阀体部件,21-阀体,211-流体进口,212-流体出口,22-阀座,,222-阀口,223-环形凸缘,224-环形凹部,23-阀杆,231-键轴部,232-横向贯通槽,233-杆体,234-铆钉,24-阀芯,241-球状部,2411-球形面,243-柱状部,244-凸缘部,245-突出部,246/246’-锥面,247-通槽,25-阀座孔,251-延伸部,252-沉孔,26-传动板,261-安装孔,262-铆钉孔,263-传动板的一侧端部,264-传动板的又一侧端部,265-卡槽,2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流体控制阀的整体图;图2是图1中控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阀体部件的1/4剖面图;图4a是一种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图4a中阀芯的剖面图;图5是一种传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杆体、图4a中阀芯、图5中传动板的装配示意图;图7a是另一种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7b是图7a中阀芯的剖面图;图8a是第三种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8b是图8a中阀芯的剖面图;图9是另一种传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杆体、图4a中阀芯、图9中传动板的装配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流体控制阀的开阀状态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流体控制阀的关阀状态示意图;图13是图1中阀体与阀座铆接前的状态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15是图1中阀体与阀座铆接后的状态示意图;图16是图15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17是图1中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流体控制阀包括控制部件1和阀体部件2,控制部件1包括壳体11、电机12、连接座13,电机12固定设于壳体11内,电机12包括输出轴121,输出轴121与连接座13传动连接,即通过对电机12通电,输出轴121旋转,能够带动连接座13旋转。连接座13伸出壳体11的外表面,连接座13周向可旋转,轴向限位于壳体11,连接座13朝向阀体部件2的一端设有凹槽131,该凹槽131的横截面为非圆形,本实施方案中,该凹槽131为腰形沉孔。

如图3、图4a、图4b、图5、图6、图11、图12所示,阀体部件2包括阀体21、阀座22、阀杆23、阀芯24,阀体21包括流体进口211、流体出口212和阀座孔25。阀座22大致呈筒形,固定设于阀座孔25,,阀座22的靠近阀芯24的一端设有阀口222,阀口222的横截面为圆形。阀芯24包括与阀口222配合密封的球形面2411,且设置该球形面2411的直径比阀口222的直径大2-5mm,这样可以保证阀芯24的球形面2411与阀口222可靠密封。此处的球形面是指球面,可以是整个球的表面,也可以是整个球的表面的一部分,比如球冠。阀杆23包括杆体233和传动板26,上述球形面2411的球心偏离杆体233的中心轴线,即阀芯24与阀杆23为偏心设置,且杆体233的中心轴线与阀口222的中心轴线垂直,如此设置,使杆体233在转动过程中,保证阀芯24在同一水平面移动,易于阀芯24与阀口222配合密封。另,杆体233朝向控制部件1的一端设有键轴部231,该键轴部231的横截面为非圆形,本实施方案中,键轴部231的横截面为腰形,键轴部231与凹槽131键槽连接,杆体233的另一端设有横向贯通槽232。传动板26由金属板材冲压制成,大致呈矩形,该传动板26的一端部设有至少2个铆钉孔262,设有铆钉孔262的一侧端部263置于横向贯通槽232,并通过铆钉234将传动板26固定于杆体233,通过传动板26与阀芯24卡接,阀杆23能够带动阀芯24转动以抵接或远离阀口222,球形面2411与阀口222抵接时,球形面2411所在的球的球心大致位于阀口222的中心轴线。

在上述实施例中,阀座22设有阀口222,阀口222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谓“横截面”是指平行于底面切开,露出的部分就是横截面,,即阀口222与阀芯24抵接的部分为圆形。阀芯24设有球形面2411,阀芯24的球形面2411与阀口222密封,相较于背景技术中阀芯与阀口的密封面为平面,本实施方案更容易贴合密封,能够提高阀芯24与阀口222的密封可靠性。

进一步的,如图5、图6所示,传动板26设有安装孔261,本实施方案中的安装孔261为圆孔,传动板26的一侧端部263与杆体233通过铆钉234固定连接,阀芯24包括柱状部243、位于柱状部243一侧的球状部241和位于柱状部243另一侧的凸缘部244,柱状部243贯穿安装孔261,球状部241包括上述球形面2411。具体的,本实施方案中,采用半球作为球状部241,当然,也可以采用圆台作为球状部241,即在半球的基础上切掉一块,圆台的周向外缘面作为球形面2411,其也能实现与阀口222的可靠密封。本实施方案中,阀芯24与传动板26为卡接设置。

进一步的,如图4a、图4b、图5、图12若定义柱状部243的高度为H,传动板26的厚度为T,则满足:0.5mm≤H-T≤2mm;若定义柱状部的外径为D1、安装孔的直径为D2,凸缘部的最大外径为D3,则满足:D1<D2<D3,且2mm≤D3-D2≤3mm、1mm≤D2-D1≤3mm。如此设置,阀芯24与传动板26安装后,阀芯24不会脱离传动板26,另外,阀芯24相对于安装孔261,其在轴向和径向都有移动间隙,在流体控制阀关阀过程中,在阀杆23的旋转带动下,阀芯24相对阀口222可以自动调整位置,,保证与阀口222的密封可靠性。设定的具体间隙,足以弥补零件的制作及装配误差,降低对零件加工的精度要求,提高了制造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如图7a、图7b所示,凸缘部244包括沿径向延伸的突出部245,突出部245至少为2个,突出部245远离球状部241的一侧设有直径渐大的锥面246,此处的直径渐大是指越靠近球状部241,锥面246的直径越大。阀芯24为可压缩材料制成,具体的,本实施方案中阀芯24由橡胶材料一体成型。其有益效果在于,利用锥面246的导向作用,突出部245径向向内压缩变形,即挤压后橡胶材质的突出部245向内变形,突出部245的外径变小,从而能够穿过安装孔261,穿过后,径向力消失,突出部245的外径恢复到原尺寸,使阀芯24不会在转动过程中脱落,如此设置,便于阀芯24与传动板26的安装,且橡胶材料为软性材料,使阀芯24更容易与阀口222贴合,,提高密封性能。

当然,还可以进行变形设计,如图8a、图8b所示,凸缘部244的周向外缘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通槽247,通槽247至少为2个,且凸缘部244远离球状部241的一侧设有直径渐大的锥面246’,此处的直径渐大是指越靠近球状部241,锥面246’的直径越大。本实施方案的凸缘部244挤压进安装孔261的过程中,能向通槽247处压缩变形,其有益效果同上,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传动板26还包括卡槽265,该卡槽265贯通传动板26的又一侧端部264与安装孔261,即卡槽265连通传动板26的安装孔261,如此设置,阀芯24的柱状部243可以通过卡槽265挤压装入安装孔261,若定义卡槽265的最小宽度为W、柱状部243的外径为D1、安装孔261的直径为D2,则满足:W<D1<D2,其有益效果是,柱状部243通过卡槽265装入安装孔261后,阀芯24不会脱离传动板26。

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阀体21还包括限位部,该限位部用于限制阀座22在阀座孔25内的轴向位置,可避免阀座22在长期频繁受阀芯24在旋转过程中对其施加载荷力的使用工况下,在阀座孔25内沿其轴向向外移动,提高阀座22与阀座孔25之间的固定可靠性,进而避免出现松脱的情况。

其中,"外"指的是阀座22在安装时,其装入的一侧,远离阀芯24的一侧,相应的,"内"指的是靠近阀芯24的一侧,即与"外"相对的一侧。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3、图14、图15、图16所示,限位部包括第一挡件,该第一挡件设于阀座孔25的外端面上,当将阀座22装入阀座孔25后,该第一挡件可压紧阀座22的外端面。因第一挡件的阻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即便阀座22受到阀芯24的作用,也不会相对阀座孔25轴向向外移动(图13或图15所示的左侧为“外”),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挡件形成了上述限位部或限位部的一部分。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该第一挡件设于其它位置,如阀体21的其它位置上,只要其可在阀座22装入阀座孔25后,限制阀座22沿轴向向外移动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将第一挡件设置为沿阀座孔25的外端周向设置的、并能铆接于阀座22的外端面的延伸部251。也就是说,,如图10所示,当将阀座22装入阀座孔25后,将延伸部251向轴心方向压倒铆接于阀座22的外端面上,以实现对阀座22轴向位置的限定,避免阀座22沿其轴向向外发生移动。其中,该延伸部251可以是沿周向设置的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若干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分体式结构。

当将阀座22装入阀座孔25后,可先通过固定工装固定该阀座22的轴向位置,然后铆压延伸部251于阀座22的外端面,避免在将延伸部251弯折铆压的过程中,其对阀座22施加了轴向力,使阀座22向内移动。另外,在铆压延伸部251时固定阀座22的轴向位置,即该阀座22的最终装配位置,可保证其与阀芯24之间的配合。

进一步的,限位部还可用于限制阀座22在阀座孔25内沿其轴向向内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该限位部还包括第二挡件,该第二挡件沿该阀座22的外端周面径向向外延伸,并紧贴阀座孔的外端面,使得阀座22沿轴向向内运动受限,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设于阀座22上的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共同作用,形成了上述限位部,以限制阀座22在阀座孔25内沿其轴向发生移动。而将该第二挡件设于阀座22的外端,便于对阀座22进行安装,如在将阀座22装入阀座孔25内至第二挡件贴紧阀座孔25的外端面后,将第一挡件压紧该阀座22的外端面即可。

另外,该第二挡件的设置还可以固定该阀座22的内端面与阀芯24之间的距离,在安装过程中,无需额外的固定工装,该第二挡件可保证阀座22的轴向位置固定,可避免在弯折铆压延伸部251时,阀座22向内移动,并保证该阀座22的内端面与阀芯24之间的距离,以使阀芯24与阀口222之间的良好配合,进而实现流经阀口222的流体的通断。同时,该第二挡件在使用过程中还可限制阀座22向内移动,避免由于阀座22发生轴向向内移动后,导致阀芯24在旋转过程中与该阀座22发生撞击将阀座22向外推动,长时间使用后发生松脱的现象。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该第二挡件为沿阀座22的外端周向设置的环形凸缘223,该环形凸缘223贴紧阀座孔25的外端面,,此时,第一挡件可以通过压紧该环形凸缘223实现对阀座22的限位,当第一挡件为延伸部251时,该延伸部251可包裹于该环形凸缘223的边缘形成翻边,如图16所示,以实现铆接固定。当然,该第二挡件也可以设置为沿阀座22的外端周向设置的若干个挡板,且各挡板贴紧阀座孔的外端面,此时,将延伸部251设置为间隔设置的分体式结构,并且一一对应地铆接于各挡板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4、图16所示,在阀座孔25的外端面还设有与该环形凸缘223相适配的沉孔252,该环形凸缘223位于沉孔252内,其中,阀座孔的外端面到沉孔252底部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大于该环形凸缘223的厚度,便于第一挡件对该环形凸缘223进行限位,如当第一挡件为延伸部251时,可将该延伸部251沿沉孔252的内侧壁延伸设置,环形凸缘223与阀座孔的外端面齐平或者凸出于阀座孔的外端面时,便于通过延伸部251对其实现铆接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阀座22与阀座孔25贴合的外侧壁和阀座孔25与阀座22贴合的内侧壁上,至少一者设有环形凹部224,且该环形凹部224内放置有密封圈3,通过该密封圈3实现阀座22与阀座孔25之间的周向密封。因此,可避免该流体控制阀在使用过程中,有流体沿该阀座22与阀座孔25之间通过,即发生内漏的情况,进而确保该流体控制阀的正常使用。当然,实现周向密封还可以通过阀座22与阀座2之间的过盈配合等方式实现。设有环形凹部224及密封圈3的方案使得阀座22与阀座孔25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即可,相对于过盈配合的方案来说,可减小阀座孔25与阀座22外缘的加工精度,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在安装时,无需依靠外力等即可安装,安装工艺较为简单。

在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17所示,将环形凹部224设置在阀座22的外侧壁上。安装时,将密封圈27直接套接在阀座22的外壁的环形凹部224内,然后将该阀座22塞入阀座孔25即可。当然,该环形凹部224还可以设置在阀座孔25的内侧壁上,或者将该环形凹部224设置为包括设于阀座22的外侧壁的第一凹槽和设于阀座孔25的内侧壁的第二凹槽,其中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适配,且当阀座22装入阀座孔25后,上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恰好围合形成用于放置密封圈3的空腔。相对于上述后两个环形凹部224设计方案来说,将环形凹部224设置在阀座22的外壁上的方案更便于安装。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