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8028发布日期:2019-04-03 00:3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腐管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地面输送管线因油水中含大量腐蚀介质,造成管线穿孔泄漏和环境污染,为避免内腐蚀,多采用内壁防腐层。然而,管线在连接过程中难免对内防腐层造成破坏。目前管线连接多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主要采用焊接的方式,另一种为避免焊接的影响,多采用法兰或由壬连接方式。

其中,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首先对内防腐层破坏,不仅形成薄弱点,同时焊接时热影响区在腐蚀介质中易形成集中腐蚀和电化学加速腐蚀等问题。因此,管线的焊接是管线防腐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涂层防腐不能成功应用的主要因素。为避免焊接的影响,多采用法兰或由壬连接方式来保护防腐层,但在地面管线中,因为部分土壤的松动或沉降等原因,管线移动后易造成连接处产生缝隙,法兰和由壬连接存在风险。

所以,石油输送防腐管线采用合理的连接方式,将直接决定防腐层的效果和管线的寿命。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防止防腐管线连接时对防腐层的破坏,保证防腐的连续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解决地面管线常规的平面法兰和由壬连接不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一个或多个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其用于将多段钢管基体连接形成管线。该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接头,其为管状结构,该第一接头的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有第一凸缘;第二接头,其为管状结构,该第二接头的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有第二凸缘;以及承接部,其为管状结构,该承接部的一端密封套设在第一凸缘外,另一端沿第一凸缘的轴向向外延伸形成承口,该承口的内径与第二凸缘的外径相匹配。其中,第二凸缘插在承口内,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形成密封承插连接。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承口的内壁与第二凸缘的外壁之间丝扣连接。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法兰,其连接在第一接头上与第一凸缘相密封抵接;以及第二法兰,其连接在第二接头上与第二凸缘相密封抵接。其中,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从而在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之间形成密封。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法兰与承接部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承接部与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钢管基体的端部和/或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的端部具有坡口,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与钢管基体的端部焊接连接。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承接部之间的密封面设有防腐层。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的外壁设有外防腐层。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外防腐层为玻璃丝绵。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的内壁设有内防腐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采用密封承插式连接,减少连接时对防腐层的破坏。

2.采用承插式法兰或承插式由壬双密封连接,避免传统的法兰或由壬连接的不可靠性。

3.各个密封面设有防腐层、外壁设有外防腐层等设计,能够减少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的腐蚀和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的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和连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防腐工艺,如涂层防腐工艺、内衬复合防腐工艺、电镀防腐工艺等,适用范围更广。

上述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据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同时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技术特征以及优点更加易懂,以下列举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0-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11-第一接头,111-第一凸缘,112-第一法兰,12-第二接头,121-第二凸缘,122-第二法兰,13-承接部,14-螺栓,15-密封圈,16-内防腐层,17-第一坡口,18-第二坡口,31-钢管基体;

20-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21-第一接头,211-第一凸缘,22-第二接头,221-第二凸缘,23-承接部,24-丝扣连接,26-内防腐层,27-第一坡口,28-第二坡口,32-钢管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他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他元件或其他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为了描述的方便,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诸如“下面”、“下方”、“下”、“上面”、“上方”、“上”等,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在附图中的关系。应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在图中所绘的方向之外物件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向。例如,如果在图中的物件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的元件将取向在元件或特征的“上方”。因此,示范性术语“下方”可以包含下方和上方两个方向。物件也可以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其他取向)且应对本文使用的空间相对术语作出相应的解释。

在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以区别两个不同的元件或部位,并不是用以限定特定的位置或相对关系。换言之,在一些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也可以彼此互换。

本实用新型的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为承插式连接结构,其能够将多段钢管基体连接形成管线。具体地,对于DN100以上的管线,采用承插式法兰连接(如图1所示);对于DN100以下的管线,采用承插式由壬连接(如图2所示)。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10包括第一接头11、第二接头12和承接部13。第一接头11为管状结构,其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有第一凸缘111,第一接头11的另一端焊接在钢管基体31的端部。优选而非限制性地,第一接头11与钢管基体31相互焊接的位置处开设有坡口。应了解的是,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坡口17开设在钢管基体31的端部和第一接头11的端部,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坡口的类型和位置,坡口可以为Y型坡口、V型坡口或U型坡口,坡口可以开设在钢管基体31的端部和/或第一接头11的端部。第二接头12为管状结构,其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有第二凸缘121,第二接头12的另一端焊接在钢管基体的端部。优选而非限制性地,第二接头12与钢管基体31相互焊接的位置处开设有坡口。应了解的是,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坡口18开设在钢管基体31的端部和第二接头12的端部,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坡口的类型和位置,坡口可以为Y型坡口、V型坡口或U型坡口,坡口可以开设在钢管基体31的端部和/或第二接头12的端部。承接部13为管状结构,其一端密封套设在第一凸缘111外。承接部13的另一端沿轴向向外延伸出第一凸缘111形成承插式连接的承口,该承口的内径与第二凸缘121的外径相匹配,第二凸缘121作为承插式连接的插口能够插入承口内,使得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形成密封承插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10为承插式法兰连接。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10包括连接在第一接头11上的第一法兰112和连接在第二接头12上的第二法兰122。第一法兰112与第一凸缘111之间密封抵接,第二法兰122与第二凸缘121之间密封抵接。第一法兰112与第二法兰122之间通过螺栓14紧固连接,从而将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压紧密封。优选而非限制性地,螺栓14为高强螺栓。优选而非限制性地,第一法兰112与承接部13为一体结构,这样的一体结构密封效果更好,并且制造和使用更加方便。进一步优选地,承接部13与第一凸缘111之间以及承接部13与第二凸缘121之间设有多个密封圈15,提高密封效果。优选地,钢管基体31为DN100以上的钢管。

优选而非限制性地,第一接头11与第二接头12之间的密封面设有防腐层(图中未示出),示例性地,该防腐层可以为电镀防腐层,例如钨合金镀层,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优选而非限制性地,承接部13与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之间的密封面设有防腐层(图中未示出),示例性地,该防腐层可以为电镀防腐层,例如,钨合金镀层,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密封面的防腐层能够防止密封连接的结构的腐蚀、磨损,从而提高密封连接的结构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10的外壁具有外防腐层(图中未示出)。当钢管基体31通过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10连接形成管线后,对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10进行外部防腐形成外防腐层。示例性地,该外防腐层可以采用玻璃丝绵,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优选而非限制性地,本实用新型的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的内壁设有内防腐层16。当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分别焊接在钢管基体31的端部后,对内壁进行防腐处理形成内防腐层16。示例性地,内防腐层16可采用内衬复合防腐、涂层防腐或电镀防腐来形成,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20包括第一接头21、第二接头22和承接部23。第一接头21为管状结构,其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有第一凸缘211,第一接头21的另一端焊接在钢管基体32的端部。优选而非限制性地,第一接头21与钢管基体32相互焊接的位置处开设有坡口。应了解的是,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坡口27开设在钢管基体32的端部和第一接头21的端部,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坡口的类型和位置,坡口可以为Y型坡口、V型坡口或U型坡口,坡口可以开设在钢管基体32的端部和/或第一接头21的端部。第二接头22为管状结构,其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有第二凸缘221,第二接头22的另一端焊接在钢管基体32的端部。优选而非限制性地,第二接头22与钢管基体32相互焊接的位置处开设有坡口。应了解的是,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坡口28开设在钢管基体32的端部和第二接头22的端部,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坡口的类型和位置,坡口可以为Y型坡口、V型坡口或U型坡口,坡口可以开设在钢管基体32的端部和/或第二接头22的端部。承接部23为管状结构,其一端密封套设在第一凸缘211外。承接部23的另一端沿轴向向外延伸出第一凸缘211形成承插式连接的承口,该承口的内径与第二凸缘221的外径相匹配,第二凸缘221作为承插式连接的插口能够插入承口内,使得第一接头21和第二接头22形成密封承插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20为承插式由壬连接。具体地,承接部23形成的承口的内壁与第二凸缘221的外壁之间具有丝扣连接24,从而将第一接头21和第二接头22紧固密封,完成承插式由壬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承接部23与第一凸缘211之间设有一个或多个密封圈(图中未示出),提高密封效果。优选地,钢管基体32为DN100以下的钢管。

优选而非限制性地,第一接头21与第二接头22之间的密封面设有防腐层(图中未示出),示例性地,该防腐层可以为电镀防腐层,例如钨合金镀层,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优选而非限制性地,承接部23与第一接头21和第二接头22之间的密封面设有防腐层(图中未示出),示例性地,该防腐层可以为电镀防腐层,例如,钨合金镀层,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密封面的防腐层能够防止密封连接的结构的腐蚀、磨损,从而提高密封连接的结构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20的外壁具有外防腐层(图中未示出)。当钢管基体32通过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20连接形成管线后,对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20进行外部防腐形成外防腐层。示例性地,该外防腐层可以采用玻璃丝绵,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优选而非限制性地,本实用新型的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20的内壁设有内防腐层26。当第一接头21和第二接头22分别焊接在钢管基体32的端部后,对内壁进行防腐处理形成内防腐层26。示例性地,内防腐层26可采用内衬复合防腐、涂层防腐或电镀防腐来形成,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本实用新型的防腐管线的连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操作:

加工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为密封承插式连接。其中,对于DN100以上的管线,采用承插式法兰连接;对于DN100以下的管线,采用承插式由壬连接。加工时要保证各个密封面的精度及光滑度,并且对各个密封面进行防腐处理,示例性地,对各个密封面进行电镀防腐处理,例如采用钨合金电镀。

将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焊接在钢管基体的端部。优选而非限制性地,在焊接之前,还包括加工坡口的操作。坡口的位置包括各段钢管基体的端部和/或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的端部。示例性地,焊接操作采用自动焊接设备完成,以保证焊口质量。

对钢管基体和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进行内防腐处理。优选而非限制性地,内防腐处理之前,还包括内壁除锈操作。内防腐处理可以根据实际工况,采用内衬复合防腐、涂层防腐或电镀防腐等工艺。需注意的是,焊口处的防腐层必须连续结合力良好。内防腐处理完成后,根据需要进行外防腐、保温和包装操作。包装时注意对密封面的保护。

通过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将多段钢管基体连接形成管线。连接时要确保主要地面平整性和连接面的密封。

连接完成后,对管线进行试压检验。试压检验通过后,对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进行外防腐处理,示例性地,可以采用玻璃丝绵作为外防腐层。

本实用新型的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和连接方法,采用承插式法兰/由壬连接,使得管线的防腐层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整个工艺流程完善、实施效率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防腐管线的连接结构和连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防腐工艺,如涂层防腐工艺、内衬复合防腐工艺、电镀防腐工艺等,能够针对不同的腐蚀介质进行防腐层和连接结构、连接工艺的组合。主要解决了油田地面输送管线易腐蚀泄漏、寿命短、维修难等问题。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针对上述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