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淤泥管道爬行器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7510发布日期:2019-05-21 20:57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淤泥管道爬行器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探测爬行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淤泥管道爬行器轮胎。



背景技术:

术语解释:

CCTV检测:采用闭路电视系统进行管道检测的方法,简称CCTV(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 Inspection)检测。

广州地处中国南方,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西江、北江、东江水道在此汇合,濒临南海,是广东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中国的国际化大城市之一。

广州市地下污水管网纵横交错,面对大量建设中的污水工程,科学、高效、快捷的检测方法是保证工程质量验收的必要手段。针对污水管道,现行的检测方法有人工检查、CCTV检测、声纳检测、潜望镜检测等,而CCTV检测本着操作简单、易于溯源、准确性和直观性强等优点,在广州市的污水管道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我司在2008年-2017年中,承担了广东地区大量的CCTV检测任务,如石井污水处理系统管网工程、流溪河(白云段)治理工程、东莞市长安新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雅瑶涌截污整治工程、珠江涌治理工程等。并在2013年到2017年中,受广州市水务局委托,负责广州市污水管道监督抽检工作。

然而,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由于地下管道中常常会淤积大量的淤泥,现有的CCTV管道爬行器进入管道内后,经常会陷入至淤泥中而无法行走或行走的很缓慢,这就大大耽搁了各项工程的检测进度。倘若要解决管道爬行器无法行走的问题,通常采用的是提前清理管道内淤泥的办法,这就增加了清理管道淤泥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淤泥管道爬行器轮胎,使用该轮胎可方便爬行器在淤泥管道内爬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淤泥管道爬行器轮胎,设置在爬行器的两侧,包括轮胎本体和若干片均匀分布在轮胎本体外周的轮叶,所述轮胎本体同轴连接在爬行器的转动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轮叶的宽度大于轮胎本体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轮胎本体包括轮毂和辐板,所述轮毂通过紧固螺栓与转动轴以及辐板固定连接,所述辐板的外周间隔设置有相应数量的供轮叶嵌入并限位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轮叶在宽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行限位孔,所述凹槽穿过设有一行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可穿过不同行的限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轮叶上设有三行限位孔,每行限位孔的孔数为2个,凹槽上设置的限位螺栓为2个。

进一步地,所有轮叶均指向轮胎本体的中心线。

进一步地,所述辐板制作成镂空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分布在轮胎本体外周的轮叶首先是可以很好的伸入至淤泥中,提高了整个轮胎抓附在淤泥内的能力;同时在轮胎转动过程中,夹在轮叶与轮叶之间的淤泥被有效的排向爬行器行走的后端。在爬行器上安装该轮胎可大大提高淤泥管道内的检测效率,也节省了事先清理管道内淤泥所需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轮胎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轮胎俯视图;

图4为轮叶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淤泥管道爬行器轮胎,设置在爬行器的两侧,并同轴连接在爬行器内的转动轴上。装有该轮胎的爬行器可方便的在淤泥中行走。

参照图1至图5,轮胎包括轮胎本体和若干片均匀分布在轮胎本体外周的轮叶13,轮胎本体同轴连接在爬行器的转动轴上。具体地,轮胎本体包括轮毂11和辐板12,轮毂11通过紧固螺栓与转动轴以及辐板12固定连接。螺栓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淤泥管道爬行器轮胎适用于在淤泥中爬行,当管道内基本没有淤泥时,可方便的拆卸紧固螺栓,并实现轻松更换普通的爬行器轮胎。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爬行器在淤泥中行走时,分布在轮胎本体外周的轮叶13首先是可以很好的伸入至淤泥中,提高了整个爬行器轮胎抓附在淤泥内的能力;同时在轮胎转动过程中,夹在轮叶13与轮叶13之间的淤泥被有效的排向爬行器行走的后端。使用该爬行器轮胎可大大提高淤泥管道内的检测效率,并且,由于安装有该轮胎的爬行器可在恶劣管况下工作,也节省了事先清理管道内淤泥所需的成本。同时,该爬行器的轮胎采用的是螺栓固定的方式,更换方便。

作为优选,轮叶13的宽度大于轮胎本体的宽度,增大轮叶13的宽度可增大其排淤泥的能力,同时增大了轮叶13与管道的接触面积,可避免爬行器翻车。所有轮叶13均指向轮胎本体的中心线,轮叶13呈发散状指向外周。同时,辐板12制作成镂空状,便于实现爬行器整体的减重,本实施例中体现为在辐板12上设置若干个圆形通孔。

由于不同管道内的淤泥深度不一致,为了适应不同深度的淤泥,本实用新型中,在辐板12的外周间隔设置有相应数量的供轮叶13嵌入并限位的凹槽14。轮叶13在宽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行限位孔131,凹槽14穿过设有一行限位螺栓15,限位螺栓15可穿过不同行的限位孔131。轮叶13通过限位螺栓15固定安装在凹槽14内,首先可以根据淤泥的深度确定轮叶13所需的有效高度,并选择合适的一行限位孔131作为固定轮叶13的孔;然后再将所有的轮叶13均通过限位螺栓15固定安装在凹槽14内,达到轮叶13的固定安装。

通过选择不同行的限位孔131作为轮叶13的安装固定孔,很好的实现了轮叶13高度的选择,大大增强了该轮胎可适应淤泥深度的能力。用于固定轮叶13的凹槽14,其设计深度足够深,满足轮叶13任意高度的调节。

本实施例中,轮叶13上开设有三行限位孔131,每行限位孔131的孔数为2个,凹槽14上设置的限位螺栓15为2个,在两个限位螺栓15的紧固下,完全可实现轮叶13的固定以及轮叶13相应高度的选择。

同时,限位螺栓还可以是限位销轴,限位销轴穿过开设在凹槽上的通孔以及限位孔131后,通过插销实现固定。

与传动轴16相连的驱动机构安装在爬行器内,该驱动机构以及传动轴16可同步的上下移动,移动后固定在爬行器内,通过上下移动传动轴16,也可实现轮胎的上下升降。轮胎上下升降再配合轮叶13的高度调节,进一步增强了爬行器适应于淤泥管道内爬行的能力。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