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多管径的免绑扎CIPP翻转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7446发布日期:2019-05-21 20:57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用于多管径的免绑扎CIPP翻转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多管径的免绑扎CIPP(CIPP---Cured-In-Place-Pipe原位固化管)翻转头。



背景技术:

非开挖地下管道修复技术是不需要开挖路面,采用如像无纺布那样的多孔材料制成软管,软管的外表面有一层密封的不透水的涂层,将多孔的软管用热固性树脂完全浸润,施工时首先需要一个直径与软管类似的铁管段作为翻转头,将翻转头固定在一定高度的翻转架上,再将软管套在翻转头上并在圆周方向绑扎牢固。通过水柱的压力将该软管向外翻转进入到需要修复的老管子中,然后使树脂固化,就形成了一个与老管紧密贴合的连续的无接头的新管(CIPP)。

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点:

1、由于地下管网的管径范围一般为200~2000mm,不同的管径,需要用不同尺寸的翻转头,不仅增加了设备投资,而且储存、运输、使用都很不方便。

2、现有技术由于要把软管先套在翻转头上,然后再绑扎紧固,浪费了材料和时间。

3、一旦软管绑扎固定好,翻转头的高度不能调节。

4、由于翻转头的高度是固定的,当软管在水压力(重力)作用下垂直向下翻转时,但到了井底后需要转弯90度时,操作很困难,不易转弯。

5、施工结束后的拆除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多管径的免绑扎CIPP翻转头,其适用于多种不同规格的管径,使用方便快捷,且软管更容易进行90度的转弯,成本低、施工效率高。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用于多管径的免绑扎CIPP翻转头,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底座、设于底座上的横杆、设于横杆上的挂钩;所述横杆平行设置,所述横杆通过支架腿固定于底座之上;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用于调节支架腿位置的调节孔,所述支架腿底部卡设于调节孔内;每一横杆上均设有一排挂钩,所述挂钩设于横杆下部,且所述挂钩的高度可调。

优选的方案,所述挂钩为可以为固定挂钩,挂钩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横杆上;所述挂钩也可以通过悬挂装置悬挂于横杆下部。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调节横杆高度的调节装置。横杆高度调节可以通过在支架腿上设置一排竖直的调节孔,通过调节支架腿与底座之间连接的调节孔的孔位来调节横杆的高度。当横杆的高度可调时,可以采用将挂钩焊接于横杆上的方法。横杆的高度通过调节孔调节,横杆之间的间距销键和定位孔的方式调节。

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悬挂装置为链条,链条的上部设有用于调节横杆下部链条长度的链条收放装置,所述链条收放装置固定于横杆上。

再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悬挂装置为绳索,所述绳索的上部设有用于调节横杆下部绳索长度的绳索收放装置,所述绳索收放装置固定于横杆上。

所述底座、支架和横梁组成的装置也可以采用简单的脚手架装置代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用于多管径的免绑扎CIPP翻转头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技术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免绑扎CIPP翻转头,由于两根横杆之间的距离可调,一个设备可以适用于多个不同的管径,省去了设备成本和运输储存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繁琐的绑扎过程,施工结束后,把钩子脱开来就能拆除末端,比解开绑扎带更方便快捷,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减轻施工难度,节省了时间和绑扎材料,提高了施工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横杆上固定的钩子,将软管固定后,形成的长方形的口子更有利于软管翻转时通过;

4、本实用新型固定软管的钩子高度可调,转弯时,把钩子的链条或绳索放长(或降低横杆的高度),就会使管子倾斜和有额外的长度,这时在管底把软管往水平方向拉就容易进行90度的转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多管径的免绑扎CIPP翻转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三中横杆高低调节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底座;2、横杆;3、挂钩;4、支架腿;5、链条;6、链条收放装置;7、调节孔;8、连接板;9、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实施例一

一种可用于多管径的免绑扎CIPP翻转头,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底座1、分别设于底座1上的横杆2、设于横杆2下的挂钩3;所述两根横杆2平行设置,所述横杆2通过支架腿4固定于底座1之上。每一横杆2上均设有一排多个挂钩3,两个横杆2上的挂钩3一般对称设置;所述挂钩3通过链条5悬挂于横杆2的下部,所述挂钩3的上部设有链条收放装置6,所述链条收放装置6可以为自动收放装置或手动收放装置。自动收放装置可以采用电动,如电葫芦;手动收放装置可以采用手柄转动的方式收放链条。

所述每一侧的挂钩数量不少于2个,通过调节软管所挂的挂钩位置,所选择使用的挂钩距离较近时,适用于直径较小的软管,所选择使用的挂钩距离较远和较多时,使用于直径较大的软管。从而使本装置满足不同管径大小的软管。

使用时软管的两侧分别用两个或多个挂钩挂住,挂钩的间距和数量以满足直径为200~2000mm的软管使用为准。

所述底座1上设有多个用于调节支架腿4位置的调节孔7,所述支架腿4的底部卡设于调节孔7内,调节孔7的大小能刚好容纳支架腿4的下部,调节孔7的高度以能固定住支架腿4为准。横杆2之间的间距通过移动支架腿4在调节孔7的位置来调节。调节方式简单、操作方便。

由于挂钩3上部设有可收放的链条5,当软管需要90度的转弯时,将链条5放松,使挂钩3下降,从而可以方便地转弯。

实施例二

同上述实施例一,只是将链条更换为绳索,链条收放装置更换为绳索收放装置。

实施例三

如图2所示,挂钩3的高度可以通过如图2所示的方法调整。图中在支架腿4上开设调节螺纹孔,在支架腿4和底座1之间设有“L”形连接板8,在连接板8上设置螺纹通孔,在螺纹通孔和调节螺纹孔之间设置调节螺栓9,通过控制调节螺栓9的位置,进而调节支架腿4的高低,从而使软管方便地转90°弯。

本实用新型在施工时,将软管末端两个边缘切开一个口子使之成为左右两半,将左右两半分别用左右横杆上的钩子钩住,形成一个类似于张开的口袋。通过调节所用钩子的数量和间距以及调节两个横杆的间距,就可以形成不同大小的口袋,从而一个本发明装置就能满足各种不同管径的需求,即钩住不同大小的管子。设备简洁轻便,节省成本和空间,方便运输,操作简单。

本发明还有一个好处,软管翻到井底后需要90度转弯,要转弯就必须使垂直向下的软管倾斜并且有额外的长度。如果把钩子的链条放长或使钩子降低,就会使管子倾斜和有额外的长度,降低高度后,井中垂直竖立的软管就有了额外的长度而稍稍倾斜,这时对井底的末端辅以转向的拉力,就能顺利地实现90度转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