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锅炉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6825发布日期:2019-06-11 23:1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锅炉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锅炉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阻式加热器广泛应用在锅炉加热领域。电阻(又称电阻丝)是电阻式加热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当其电阻与外部电源相连通时,通过电流流过电阻时所产生的热量对液体进行加热。但在现有的电阻式加热器中,套设在管体外部的电阻丝其缠绕凌乱,若相邻的电阻丝相互靠近或处于抵接,将导致电阻丝发生短路,导致发生安全隐患,再者,凌乱布设的电阻丝会影响加热均匀性,影响加热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锅炉加热装置,以实现对套设于管体上的电阻丝有序且均匀布设,提高锅炉加热装置的安全稳定性和对液流的加热均匀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锅炉加热装置,包括管体和电阻丝,所述电阻丝在电流流经时用于发出热量,所述管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管体两端分别设置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管体的外壁上开设有螺旋凹槽,所述螺旋凹槽凹陷于所述管体的所述外壁所设置,所述螺旋凹槽间隔布设,所述电阻丝嵌设于所述螺旋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口用于流入液流,所述输出口用于输出液流。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凹槽沿所述输入口指向所述输出口的方向呈螺旋布设。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锅炉加热装置,包括管体和电阻丝,所述电阻丝在电流流经时用于发出热量,所述管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管体两端分别设置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管体的外壁上开设有螺旋凹槽,所述螺旋凹槽凹陷于所述管体的所述外壁所设置,所述螺旋凹槽间隔布设,所述电阻丝嵌设于所述螺旋凹槽内。由此,通过设置在管体外壁上的螺旋凹槽来固设电阻丝的安装位置,以使电阻丝嵌设于呈螺旋状的螺旋凹槽内,进而防止相邻的电阻丝距离过近或相接触,限制电阻丝位于特定位置,提高加热装置的安全性能,间隔布设且呈螺旋状的螺旋凹槽可保证电阻丝均匀布设于管体外壁上,以使其受热均匀,保证对管体内液流的加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锅炉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锅炉加热装置中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锅炉加热装置,包括管体10和电阻丝20,所述电阻丝20在电流流经时用于发出热量,以实现对管体10内流经液流的加热,所述管体10为中空结构,所述管体10两端分别设置输入口11和输出口12,所述输入口11用于流入液流,所述输出口12用于输出液流。

所述管体10的外壁上开设有螺旋凹槽13,所述螺旋凹槽13凹陷于所述管体10的所述外壁所设置,所述螺旋凹槽13沿所述输入口11指向所述输出口12的方向呈螺旋布设(参见图1中A向),所述螺旋凹槽13间隔布设,所述电阻丝20嵌设于所述螺旋凹槽13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锅炉加热装置,包括管体和电阻丝,所述电阻丝在电流流经时用于发出热量,所述管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管体两端分别设置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管体的外壁上开设有螺旋凹槽,所述螺旋凹槽凹陷于所述管体的所述外壁所设置,所述螺旋凹槽间隔布设,所述电阻丝嵌设于所述螺旋凹槽内。由此,通过设置在管体外壁上的螺旋凹槽来固设电阻丝的安装位置,以使电阻丝嵌设于呈螺旋状的螺旋凹槽内,进而防止相邻的电阻丝距离过近或相接触,限制电阻丝位于特定位置,提高加热装置的安全性能,间隔布设且呈螺旋状的螺旋凹槽可保证电阻丝均匀布设于管体外壁上,以使其受热均匀,保证对管体内液流的加热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