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方向机定向阻尼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0309发布日期:2019-05-24 21:37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方向机定向阻尼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汽车方向机定向阻尼机构。



背景技术:

在车辆爆胎的情况下,由于车辆重心不稳,因而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车辆紧急转向导致的车辆翻车的问题,会对驾驶人的生命造成严重的位置,然而现有的汽车方向机仅设置了助力机构,并未设置阻尼机构,因而在出现爆胎的时候,会出现车辆紧急转向导致翻车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爆胎的时候,有效的产生定向阻尼的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方向机定向阻尼机构,包括阻尼筒和两个相背固定在转向轴侧面上的阻尼块,所述阻尼筒同轴可旋转的套接在方向机的转向轴上,该阻尼筒内侧壁相对于两个阻尼块的位置上设有相互拼接呈圆形的左阻尼半环和右阻尼半环,所述左阻尼半环和右阻尼半环的内环壁上均开设有沿着左阻尼半环和右阻尼半环长度方向延伸的阻尼槽,两个所述阻尼块分别伸入到两个阻尼槽内,所述阻尼槽可滑移的连接有阻碍块,该阻碍块沿着阻尼槽滑移,并且通过阻尼杆与阻尼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阻碍块与阻尼块相抵触,所述阻尼筒还设有阻尼调节机构,所述阻尼调节机构与外部前轮内的胎压检测器耦接,还与两根阻尼杆联动,以接收胎压检测器输出胎压信号,以增加或减少左阻尼半环内的阻尼杆的阻尼和右阻尼半环内的阻尼杆的阻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尼杆为波纹管结构,其一端与阻尼槽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阻碍块固定连接,所述阻尼调节机构包括均设置在阻尼筒内的左油桶和右油桶,所述左油桶通过一根导油管与左阻尼半环一端的阻尼杆端部连接,所述右油桶通过一根导油管与右阻尼半环一端的阻尼杆端部连接,该左油桶和右油桶内分别设有左注油组件和右注油组件,所述左注油组件和右注油组件均与胎压检测器耦接,以接收胎压检测器输出的胎压信号后将左油桶和右油桶内的油分别注入到两根阻尼杆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油桶和右油桶均呈圆柱状,与转向轴相并排的设置在阻尼筒内,所述左注油组件包括左注油电机和左注油活塞,所述左注油活塞可滑移的设置在左油桶内,所述右注油电机的机身固定在右油桶的上端,并与胎压检测器耦接,其转轴伸入到右油桶内,并与右注油活塞螺纹连接,所述右注油组件包括右注油电机和右注油活塞,所述右注油活塞可滑移的设置在右油桶内,所述右注油电机的机身固定在右油桶的上端,并与胎压检测器耦接,其转轴伸入到右油桶内,并与右注油活塞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阻尼筒、阻尼块、左阻尼半环以及右阻尼半环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利用阻尼调节机构收取到车子前轮的爆胎信息,然后通过左阻尼半环以及右阻尼半环提供给方向机的转轴一个与爆胎方向相同的阻尼,如此便可有效的避免现有技术中因为爆胎导致的急转弯,进而使得车辆翻车的问题,而通过阻尼槽、阻尼杆和阻碍块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一个提供可控阻尼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向阻尼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左阻尼半环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方向机定向阻尼机构,包括阻尼筒 41和两个相背固定在转向轴侧面上的阻尼块42,所述阻尼筒41同轴可旋转的套接在方向机的转向轴上,该阻尼筒41内侧壁相对于两个阻尼块42的位置上设有相互拼接呈圆形的左阻尼半环43和右阻尼半环44,所述左阻尼半环43和右阻尼半环44的内环壁上均开设有沿着左阻尼半环43和右阻尼半环44长度方向延伸的阻尼槽45,两个所述阻尼块42分别伸入到两个阻尼槽45内,所述阻尼槽45可滑移的连接有阻碍块46,该阻碍块46沿着阻尼槽45滑移,并且通过阻尼杆47与阻尼槽4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阻碍块46与阻尼块42相抵触,所述阻尼筒41还设有阻尼调节机构48,所述阻尼调节机构48与外部前轮内的胎压检测器耦接,还与两根阻尼杆47联动,以接收胎压检测器输出胎压信号,以增加或减少左阻尼半环43内的阻尼杆47的阻尼和右阻尼半环44内的阻尼杆47的阻尼,通过阻尼筒 41、阻尼块42和左阻尼半环43以及右阻尼半环44的设置,便可有效的通过阻尼调节机构48的调节作用,来实现两根阻尼杆47的阻尼效果,如此很好的实现了在爆胎的时候进行定向阻尼的效果,避免了阻尼效果一直存在导致的车辆正常行驶中难以转向的问题,其中本实施例中采用设置了一个利用可编程芯片组成的控制单元来接收前轮的胎压检测信号,然后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到阻尼调节机构48内,以此来实现出现爆胎的时候,利用阻尼调节机构48与左阻尼半环43和右阻尼半环44的配合来提供左转向阻尼和右转向阻尼。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阻尼杆47为波纹管结构,其一端与阻尼槽45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阻碍块46固定连接,所述阻尼调节机构48包括均设置在阻尼筒41内的左油桶481和右油桶482,所述左油桶481通过一根导油管与左阻尼半环43一端的阻尼杆47端部连接,所述右油桶482通过一根导油管与右阻尼半环44一端的阻尼杆47端部连接,该左油桶481和右油桶482内分别设有左注油组件5和右注油组件6,所述左注油组件5和右注油组件6均与胎压检测器耦接,以接收胎压检测器输出的胎压信号后将左油桶481和右油桶482内的油分别注入到两根阻尼杆47内,现有技术中较佳的阻尼介质便是采用油来作为阻尼介质,因而本实施例中通过左油桶481和右油桶482以及左注油组件5和右注油组件6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利用注入到阻尼杆47内油的多少来实现调节阻尼杆47的阻尼效果,如此有效的实现了一个定向阻尼的效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左油桶481和右油桶482均呈圆柱状,与转向轴相并排的设置在阻尼筒41内,所述左注油组件5包括左注油电机51和左注油活塞52,所述左注油活塞52可滑移的设置在左油桶481内,所述右注油电机 61的机身固定在右油桶482的上端,并与胎压检测器耦接,其转轴伸入到右油桶 482内,并与右注油活塞62螺纹连接,所述右注油组件6包括右注油电机61和右注油活塞62,所述右注油活塞62可滑移的设置在右油桶482内,所述右注油电机 61的机身固定在右油桶482的上端,并与胎压检测器耦接,其转轴伸入到右油桶 482内,并与右注油活塞62螺纹连接,通过左注油活塞52和左注油电机51的配合作用,便可利用左注油电机51的旋转来带动左注油活塞52的移动,进而模拟一个针筒抽取输出油到阻尼杆47内的效果,如此很好的实现了阻尼杆47内的油量随着控制单元2的控制而改变,进而实现一个通过控制单元2的控制来进行定向阻尼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定向阻尼机构,其能够通过左阻尼半环43、右阻尼半环44和阻尼调节机构48组合产生定向阻尼,如此避免现有技术中因为爆胎时车辆急转弯导致的翻车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