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体组件和燃气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2416发布日期:2019-05-31 21:18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阀体组件和燃气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阀体组件和燃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燃气加热设备(如壁挂炉或燃气热水器)工作时会不断地向其内输入燃气,通常情况下燃气加热设备利用比例阀来对输入的燃气流量进行控制,由于燃气中混有一定的水分,故,当气液混合体通过比例阀时,比例阀存在失效的风险,甚至有可能导致比例阀无法开启,这样就会导致产品无法使用,给用户带来不便。特别是冬天时,由于无法正常供暖会对用户造成很多的不便,如冻伤、冻病及无法洗澡等问题,同时,比例阀损坏后会相应提高售后维修的难度及成本,致使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阀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燃气加热装置。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阀体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及排水口;第一流道,设置在壳体内,第一流道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二流道,设置在壳体内,第二流道的一端与第一流道相连通,第二流道的另一端连接排水口;挡水部,设置在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的连通处;其中,当阀体组件工作时,气液混合体经由进气口进入第一流道,流经连通处时,经过挡水部,气液混合体中的液体受到挡水部的阻挡,在重力作用下落入第二流道,经由排水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阀体组件包括:壳体、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挡水部。通过将挡水部设置在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连通处,第一流道限制了燃气的流动路径,第二流道用于排出气液混合体中过滤出来的液体,阀体组件工作时,气液混合体经由进气口进入第一流道,流经连通处时,经过挡水部,挡水部使得气液混合体流动的路径发生改变,增加了气液混合体的折转,减小了气液混合体的流动动能,减缓了气液混合体的流速,为燃气与液体的分离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有利条件,有利于液体和燃气的分离,同时,挡水部地设置改变了气液混合体的流动路径,使得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处的气液混合体的冲击力被分散,这样,加速了挡水部附近的分子的碰撞,增大了该处的分子的动能,加速了燃气与液体的分离,被分离出来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落入第二流道,经由排水口排出。该结构设置实现了气液混合体的燃气和液体的分离,减少了混合在燃气中的液体的量,提升了燃气的干燥度,进而降低了经过阀体组件处理后的燃气对比例阀的影响,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燃气中混有液体而导致比例阀存在失效的风险甚至是导致比例阀无法开启的问题,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及稳定性。同时,由于挡水部设置在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的连通处,故,经由挡水部过滤出来的液体会沿着挡水部直接掉落至第二流道,该结构设置缩短了液体集流处至第二流道的路径的长度,使得汇集的液体可以第一时间、及时地落入第二流道,降低了液体在燃气气流作用下再次混入燃气的可能性,保证了液体被排出的及时性及可靠性,进而提升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具体地,将经过阀体组件过滤后的燃气供给比例阀。

具体地,将用于限制燃气流动路径的第一流道和用于排水的第二流道集成于阀体组件内,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数量,降低了安装及后续拆卸、维护的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维护成本及产品重量,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阀体组件,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挡水部包括:挡水板,挡水板以排水口作为基准面呈倾斜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挡水部包括:挡水板,将挡水板以排水口作为基准面倾斜设置,即,改变了挡水板附近的第一流道的截面积,即,改变了气液混合体在挡水板处的流动路径,当气液混合体流动至挡水板处时,由于挡水板倾斜设置,故,气液混合体会第一时间与挡水板相碰撞,使得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处的气液混合体的冲击力被分散,这样,加速了挡水部附近的分子的碰撞,增大了该处的分子的动能,加速了燃气与液体的分离,被分离出来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落入第二流道,经由排水口排出。同时,挡水板的结构设置增大了挡水部与气液混合体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气液混合体与挡水部接触及碰撞的频次,进而便于更利于燃气与液体地分离。

具体地,挡水板的自由端低于挡水板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连通处相连接的一端,这样集流在挡水板上的液体可借由重力及挡水板的倾斜方向相汇集,进而加速了液体的流动及汇集速度,便于液体的排出。当然挡水板的倾斜方向并不局限于此,亦可挡水板的自由端高于挡水板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连通处相连接的一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挡水板为平板和/或曲面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挡水板为平板,增大了单位时间内气液混合体与挡水板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气液混合体与挡水部接触及碰撞的频次,进而更利于燃气与液体地分离;挡水板为曲面板,增加了气液混合体流经挡水板的折转角度及折转次数,进而进一步减小了气液混合体的流动动能,减缓了气液混合体的流速,延长了气液混合体分离的时间,增大了气液混合体分离的空间,有利于燃气与液体的分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挡水部还包括:吸水层,设置在挡水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挡水部还包括吸水层,使得吸水层设置在挡水板上,这样当气液混合体与挡水板相接触时,吸水层利用其吸水性能使得液体被吸附,即,吸水层与挡水板相结合进而从吸水性及动态撞击双方面共同加速燃气与液体地分离,保证了分离的彻底性,提升了燃气的干燥性,同时,当吸水层上吸附的液体达到预设量时,液体分子会汇集进而借由挡水板的倾斜趋势及重力作用滴落至第二流道。具体地,吸水层为吸水绒布或吸水棉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阀体组件还包括:防溅部,设置在第二流道内,位于挡水部和排水口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防溅部,使得防溅部设置在第二流道内,并使防溅部位于挡水部和排水口之间,防溅部与排水口之间的空间作为液体的储水间,液体被收集至该储水间内,故,防溅部起到阻挡燃气气流带动积蓄在储水间内的液体向第一流道流动的作用,避免了液体与燃气再次回流、混合的情况发生,保证了气、液分离的彻底性。

具体地,防溅部的自由端低于防溅部与第二流道相连接的一端,通过合理设置防溅部的倾斜方向,抑制液体在气流带动下与燃气混合的可能性,提升了防溅部的阻挡效果。当然防溅部的倾斜方向并不局限于此,亦可为防溅部的自由端高于防溅部与第二流道相连接的一端。

具体地,防溅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防溅部间隔布置,多个防溅部起到多重屏障的作用,逐层阻挡液体与燃气的混合,进而保证了防溅部的阻挡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阀体组件还包括:燃气阀,设置在壳体上,用于开闭第一流道;排水阀,设置在壳体上,用于开闭第二流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壳体上分别设置燃气阀和排水阀,燃气阀用于开闭第一流道,排水阀用于开闭第二流道。当阀体组件正常工作时,燃气阀处于打开状态,排水阀处于关闭状态,这样避免因排水阀开启而导致部分气液混合物由排水口处排出的情况发生,保证经过过滤后的燃气的流道的唯一性,且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避免燃气泄漏的情况发生;当排水时,燃气阀处于关闭状态,排水阀处于打开状态,避免因燃气阀开启而导致燃气由排水口排出进而造成用户不适的情况发生,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具体地,燃气阀和排水阀集成于阀体组件,减少了用于安装燃气阀和排水阀的器件的投入,简化了安装过程,提升了安装效率,降低了生产及装配成本,同时,该结构设置减小了产品对空间的占用率,便于其他器件的合理布局,有利于控制产品尺寸及重量,进而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阀体组件还包括:限位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排水阀上,用于阻止排水阀的开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限位件,使得限位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排水阀上,这样,当阀体组件正常工作时,限位件设置在排水阀上,此时,即使用户误操作或是孩子好奇而试图打开排水阀时,由于限位件锁住了排水阀,故排水阀不会被开启,只有将限位件由排水阀上拆卸下来才能开启排水阀,该结构设置避免阀体组件正常工作时排水阀被外力开启的情况发生,避免燃气泄漏的情况发生,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具体地,限位件为锁或其他具有锁定作用的器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阀体组件还包括:隔板,设置在壳体内,与壳体的内壁相连接,挡水部设置在隔板的自由端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隔板,使得隔板设置在壳体内,隔板的自由端与壳体的内壁不相接触,隔板与壳体的内壁共同限定出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即,合理利用壳体内壁的结构,利用最少的隔板数量来保证流道的完整性及独立性,减少了材料的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可减少隔板对壳体内部空间的占用率,即,在保证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结构及尺寸要求的情况下减小了阀体组件的整体外形尺寸,降低了产品的重量,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地,隔板地设置对挡水部起到支撑及固定的作用,保证了挡水部相对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连通处的相对装配尺寸,进而为后续对气液混合物进行分离过滤提供了结构基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壳体为透明壳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壳体设置为透明壳体,使得用户可直观观测阀体组件内液体收集情况,进而便于用户将液体及时排出阀体组件,避免因液体量过多而混入燃气内的情况发生。

具体地,壳体和挡水部为一体式结构,壳体和挡水部为一体式结构,因为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确保壳体和挡水部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还可将壳体和挡水部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加工成本。其中,壳体和挡水部可为注塑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燃气加热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阀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加热装置,因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阀体组件,因此具有上述阀体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阀体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阀体组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阀体组件的主视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阀体组件的俯视图;

图5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阀体组件的仰视图;

图6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阀体组件的左视图;

图7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阀体组件的右视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阀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阀体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阀体组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0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阀体组件,10壳体,102进气口,104出气口,106排水口,20第一流道,30第二流道,40挡水部,50防溅部,60燃气阀,70排水阀,80限位件,9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阀体组件1和燃气加热装置。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阀体组件1,包括:壳体10,壳体10上设置有进气口102、出气口104及排水口106;第一流道20,设置在壳体10内,第一流道20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气口102和出气口104;第二流道30,设置在壳体10内,第二流道30的一端与第一流道20相连通,第二流道30的另一端连接排水口106;挡水部40,设置在第一流道20与第二流道30的连通处;其中,当阀体组件1工作时,气液混合体经由进气口102进入第一流道20,流经连通处时,经过挡水部40,气液混合体中的液体受到挡水部40的阻挡,在重力作用下落入第二流道30,经由排水口106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阀体组件1包括:壳体10、第一流道20、第二流道30和挡水部40。通过将挡水部40设置在第一流道20和第二流道30的连通处,第一流道20限制了燃气的流动路径,第二流道30用于排出气液混合体中过滤出来的液体,阀体组件1工作时,气液混合体经由进气口102进入第一流道20,流经连通处时,经过挡水部40,挡水部40使得气液混合体流动的路径发生改变,增加了气液混合体的折转,减小了气液混合体的流动动能,减缓了气液混合体的流速,为燃气与液体的分离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有利条件,有利于液体和燃气的分离,同时,挡水部40地设置改变了气液混合体的流动路径,使得第一流道20和第二流道30连通处的气液混合体的冲击力被分散,这样,加速了挡水部40附近的分子的碰撞,增大了该处的分子的动能,加速了燃气与液体的分离,被分离出来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落入第二流道30,经由排水口106排出。该结构设置实现了气液混合体的燃气和液体的分离,减少了混合在燃气中的液体的量,提升了燃气的干燥度,进而降低了经过阀体组件1处理后的燃气对比例阀的影响,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燃气中混有液体而导致比例阀存在失效的风险甚至是导致比例阀无法开启的问题,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及稳定性。同时,由于挡水部40设置在第一流道20与第二流道30的连通处,故,经由挡水部40过滤出来的液体会沿着挡水部40直接掉落至第二流道30,该结构设置缩短了液体集流处至第二流道30的路径的长度,使得汇集的液体可以第一时间、及时地落入第二流道30,降低了液体在燃气气流作用下再次混入燃气的可能性,保证了液体被排出的及时性及可靠性,进而提升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具体地,如图8所示,箭头方向指示了气液混合物的流动方向,当气液混合物流经挡水部40之后,圆圈指示了气液混合物分离出来的液体的滴落方向,矩形框指示了气液混合物分离出来的气体的流动方向。

具体地,将用于限制燃气流动路径的第一流道20和用于排水的第二流道30集成于阀体组件1内,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数量,降低了安装及后续拆卸、维护的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维护成本及产品重量,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具体地,进气口102与天然气管道相连接,出气口104与燃气加热设备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8所示,挡水部40包括:挡水板,挡水板以排水口106作为基准面呈倾斜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挡水部40包括:挡水板,将挡水板以排水口106作为基准面倾斜设置,即,改变了挡水板附近的第一流道20的截面积,也就是说,改变了气液混合体在挡水板处的流动路径,当气液混合体流动至挡水板处时,由于挡水板倾斜设置,故,气液混合体会第一时间与挡水板相碰撞,使得第一流道20和第二流道30连通处的气液混合体的冲击力被分散,这样,加速了挡水板附近的分子的碰撞,增大了该处的分子的动能,加速了燃气与液体的分离,被分离出来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落入第二流道30,经由排水口106排出。同时,挡水板的结构设置增大了挡水部40与气液混合体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气液混合体与挡水部40接触及碰撞的频次,进而更利于燃气与液体地分离。

具体地,挡水板的自由端低于挡水板与第一流道20和第二流道30的连通处相连接的一端,这样集流在挡水板上的液体可借由重力及挡水板的倾斜方向相汇集,进而加速了液体的流动及汇集速度,便于液体的排出。当然挡水板的倾斜方向并不局限于此,亦可为挡水板的自由端高于挡水板与第一流道20和第二流道30的连通处相连接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挡水板为平板和/或曲面板。

在该实施例中,挡水板为平板,增大了单位时间内气液混合体与挡水板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气液混合体与挡水部40接触及碰撞的频次,进而更利于燃气与液体地分离;挡水板为曲面板,增加了气液混合体流经挡水板的折转角度及折转次数,进而进一步减小了气液混合体的流动动能,减缓了气液混合体的流速,延长了气液混合体分离的时间,增大了气液混合体分离的空间,有利于燃气与液体的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挡水部40还包括:吸水层,设置在挡水板上。

在该实施例中,挡水部40还包括吸水层,使得吸水层设置在挡水板上,这样当气液混合体与挡水板相接触时,吸水层利用其吸水性能使得液体被吸附,即,吸水层与挡水板相结合进而从吸水性及动态撞击双方面共同加速燃气与液体地分离,保证了分离的彻底性,提升了燃气的干燥性,同时,当吸水层上吸附的液体达到预设量时,液体分子会汇集进而借由挡水板的倾斜趋势及重力作用滴落至第二流道30。具体地,吸水层为吸水绒布或吸水棉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8所示,阀体组件1还包括:防溅部50,设置在第二流道30内,位于挡水部40和排水口106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防溅部50,使得防溅部50设置在第二流道30内,并使防溅部50位于挡水部40和排水口106之间,防溅部50与排水口106之间的空间作为液体的储水间,液体被收集至该储水间内,故,防溅部50起到阻挡燃气气流带动积蓄在储水间内的液体向第一流道20流动的作用,避免了液体与燃气再次回流、混合的情况发生,保证了气、液分离的彻底性。

具体地,防溅部50的自由端低于防溅部50与第二流道30相连接的一端,通过合理设置防溅部50的倾斜方向,抑制液体在气流带动下与燃气混合的可能性,提升了防溅部50的阻挡效果。当然防溅部50的倾斜方向并不局限于此,亦可为防溅部50的自由端高于防溅部50与第二流道30相连接的一端。

具体地,防溅部5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防溅部50间隔布置,多个防溅部50起到多重屏障的作用,逐层阻挡液体与燃气的混合,进而保证了防溅部50的阻挡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8所示,阀体组件1还包括:燃气阀60,设置在壳体10上,用于开闭第一流道20;排水阀70,设置在壳体10上,用于开闭第二流道30。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0上分别设置燃气阀60和排水阀70,燃气阀60用于开闭第一流道20,排水阀70用于开闭第二流道30。当阀体组件1正常工作时,燃气阀60处于打开状态,排水阀70处于关闭状态,这样避免因排水阀70开启而导致部分气液混合物由排水口106处排出的情况发生,保证经过过滤后的燃气的流道的唯一性,且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避免燃气泄漏的情况发生;当排水时,燃气阀60处于关闭状态,排水阀70处于打开状态,避免因燃气阀60开启而导致燃气由排水口106排出进而造成用户不适的情况发生,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9和图10所示,阀体组件1还包括:限位件80,可拆卸地设置在排水阀70上,用于阻止排水阀70的开启。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限位件80,使得限位件80可拆卸地设置在排水阀70上,这样,当阀体组件1正常工作时,限位件80设置在排水阀70上,此时,即使用户误操作或是孩子好奇而试图打开排水阀70时,由于限位件80锁住了排水阀70,故排水阀70不会被开启,只有将限位件80由排水阀70上拆卸下来才能开启排水阀70,该结构设置避免阀体组件1正常工作时排水阀70被外力开启的情况发生,避免燃气泄漏的情况发生,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具体地,限位件80为锁或其他具有锁定作用的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8所示,阀体组件1还包括:隔板90,设置在壳体10内,与壳体10的内壁相连接,挡水部40设置在隔板90的自由端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隔板90,使得隔板90设置在壳体10内,隔板90的自由端与壳体10的内壁不相接触,隔板90与壳体10的内壁共同限定出第一流道20和第二流道30,即,合理利用壳体10内壁的结构,利用最少的隔板90数量来保证流道的完整性及独立性,减少了材料的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可减少隔板90对壳体10内部空间的占用率,即,在保证第一流道20和第二流道30的结构及尺寸要求的情况下减小了阀体组件1的整体外形尺寸,降低了产品的重量,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地,隔板90地设置对挡水部40起到支撑及固定的作用,保证了挡水部40相对于第一流道20和第二流道30的连通处的相对装配尺寸,进而为后续对气液混合物进行分离过滤提供了结构基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壳体10为透明壳体。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壳体10设置为透明壳体,使得用户可直观观测阀体组件1内液体收集情况,进而便于用户将液体及时排出阀体组件1,避免因液体量过多而混入燃气内的情况发生。

具体地,壳体10和挡水部40为一体式结构,壳体10和挡水部40为一体式结构,因为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确保壳体10和挡水部40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还可将壳体10和挡水部40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加工成本。其中,壳体10和挡水部40可为注塑件。

具体实施例中,燃气阀60控制燃气供给的开断,产品正常燃烧工作时状态为燃气阀60处于常开状态。挡水板负责阻挡并吸附水分,挡水板上覆有一层吸水材料,可以有效吸附水分。吸水材料可以是吸水绒布或者是其他吸水材料。挡水板设计为倾斜结构,可以在有气流流过时,使水分撞击到挡水板,改变水分流向,防止水分随着气流一同流进燃气加热设备内。同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让水分存储在第二流道30的储水间。防溅部50为防溅水板,防溅水板可以在有水分存储时,防止气流流动时带动水分向上流动,进而流向燃气出口的情况发生。储水间,用于存储收集的燃气中的水分,阀体组件1本身使用透明材料,用户可以直接目测观察水分收集量,自行根据需要排放收集水。排水阀70用于开断、排出收集水,产品正常燃烧工作时排水阀70的工作状态为常闭状态,当有排水需求时,需要先关闭燃气阀60,再打开排水阀70。为防止孩童误操作,引起安全事故,排水阀70常闭状态时可以加锁,防止误操作,以保证安全。排水口106,用于收集水的排出,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是否连接排水软管,排水口106处预留排水软管连接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燃气加热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阀体组件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加热装置,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阀体组件1,因此具有上述阀体组件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