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型钢带缠绕垫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1307发布日期:2019-04-24 00:32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M型钢带缠绕垫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垫片,特别涉及一种M型钢带缠绕垫片。



背景技术:

金属缠绕垫片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密封垫片,为半金属密合垫中回弹性最佳的垫片,由V形或M形薄钢带与各种填充料交替缠绕而成,能耐高温、高压和适应超低温或真空下的条件使用。

缠绕垫片由设在内圈的支撑环、外圈的定位环和缠绕填充在二者之间的中间填充密封结构构成。支撑环和定位环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中间的填充密封结构通常由石墨制成。

然而石墨的耐酸碱度低,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溶解,影响密封性能,不适于化工、制药行业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M型钢带缠绕垫片,其具有加强缠绕垫片抗酸碱性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M型钢带缠绕垫片,包括内圈、外圈、设置在内圈与外圈之间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依次裹绕在内圈外的M形钢带层和夹设在M形钢带层内的柔性石墨层,所述内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铺设有聚四氟乙烯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层高于密封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四氟乙烯层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能,在进行密封工作时,密封物质首先接触于内圈部位,经过聚四氟乙烯层的遮挡,减少了密封物质达到柔性石墨层的量,从而降低了柔性石墨层被溶解的可能性,提高了缠绕垫片的抗酸碱能力。

进一步设置:所述M形钢带层与内圈之间设有内支撑层,所述M形钢带层与外圈之间设有外支撑层,所述内支撑层和外支撑层的密度大于密封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支撑层和内支撑层共同配合,一方面提高了M形钢带层和柔性石墨层的强度,延长了缠绕垫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内支撑层和外支撑层的密度大于密封结构,使得其形变的程度小于密封结构,从而将密封结构保护在内支撑层和外支撑层之间,少量具有酸碱性的物质在透过聚四氟乙烯层后,被阻隔在内支撑层外,进一步减少了与柔性石墨层相接触的酸碱性物质的量。

进一步设置:所述内支撑层和外支撑层均由65Mn钢带卷绕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65Mn钢带在具有高强度性能的同时具有优异的弹性力,能够紧密地贴合于密封面。

进一步设置:所述内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开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沿着内圈呈周向开设,所述容置槽内放置有底衬弹片,所述聚四氟乙烯层贴合在底衬弹片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衬弹片使得聚四氟乙烯层具有优良的回弹力,当缠绕垫片受挤压是,底衬弹片的回弹力使得聚四氟乙烯层更加紧密地贴合于密封面,从而进一步减少了酸碱物质渗透的量。

进一步设置:所述底衬弹片的截面图形为波浪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浪形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底衬弹片的回弹力,使得聚四氟乙烯层受挤压时的回弹效果更好。

进一步设置:所述容置槽两侧壁靠近其槽底的部位开有咬槽,所述底衬弹片设有卡嵌于咬槽内的外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缘卡嵌于咬槽内,从而提高了底衬弹片在容置槽内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容置槽的两侧壁与其槽底之间成钝角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密封工作时,缠绕垫片受到挤压,聚四氟乙烯层由于压力而产生变形并贴附在容置槽内。容置槽的两侧壁与其槽底之间呈钝角设置能够使得挤压后的聚四氟乙烯层的面积增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聚四氟乙烯层与密封面之间的密封性能,能够更加有效地割断酸碱性物质的透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优良的抗酸碱性能,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聚四氟乙烯层的增设,阻隔了大量酸碱性的物质透过内圈,减少了酸碱性的物质与柔性石墨层接触的量,从而降低了柔性石墨层被溶解的可能性,加强了缠绕垫片的抗酸碱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内圈;11、容置槽;111、咬槽;2、外圈;3、密封结构;31、M形钢带层;32、柔性石墨层;33、内支撑层;34、外支撑层;4、底衬弹片;41、外缘;5、聚四氟乙烯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M型钢带缠绕垫片,参照图1,包括内圈1、外圈2、设置在内圈1和外圈2之间的密封结构3。

参照图2,密封结构3包括M形钢带层31和柔性石墨层32。M形钢带层31由M形钢带依次裹绕在内圈1外,柔性石墨层32依次缠绕在M形钢带上。M形钢带在包覆好柔性石墨层32后,再另外缠绕三圈,缠绕好后利用点焊固定。

参照图2,当缠绕垫片进行密封作业时,柔性石墨层32和M形钢带层31共同配合,形成良好的压缩回弹性和高强度性,使得缠绕垫片在密封作业中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能。

参照图2,在M形钢带层31和内圈1之间设有内支撑层33,M形钢带层31和外圈2之间设有外支撑层34,外支撑层34和内支撑层33均由65Mn钢带卷绕围成,两者的卷绕密度大于M形钢带层31。

参照图2,在内圈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开有容置槽11,容置槽11沿着内圈1的周向开设。容置槽11内放置有底衬弹片4,底衬弹片4的表面呈波浪状。在容置槽11两侧壁靠近其槽底的部位开有咬槽111,底衬弹片4的底侧设有与咬槽111卡嵌配合的外缘41。

参照图2,在安装过程中,首先挤压底衬弹片4,使得外缘41进入咬槽111内。底衬弹片4利用其自身的回弹力,使得外缘41卡嵌在咬槽111内。从而加强了底衬弹片4与容置槽11之间的连接。

参照图2,在底衬弹片4的上方设有聚四氟乙烯层5,聚四氟乙烯层5的下表面设置成与底衬弹片4下贴合的波浪形,聚四氟乙烯层5经过胶接方式连接在底衬弹片4的上表面。

参照图2,通过底衬弹片4的设置,聚四氟乙烯层5在受到挤压时,底衬弹片4会产生较大的回弹力,从而使得聚四氟乙烯层5能够更加紧密地贴合于密封面。

参照图2,容置槽11的两侧壁与其槽底之间呈钝角倾斜设置。在进行密封作业时,本实用新型受到挤压,使得聚四氟乙烯层5发生形变,形变的聚四氟乙烯层5堆积在容置槽11内。由于容置槽11的两侧壁呈倾斜设置,聚四氟乙烯在形变过程中,其与密封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提高了聚四氟乙烯层5的密封性能。

参照图2,聚四氟乙烯层5具有耐酸碱的性能,在进行密封工作时,聚四氟乙烯层5能够有效降低酸碱性物质通过缠绕垫片的量,从而降低了柔性石墨发生溶解的可能性。

具体运作原理:

1、将缠绕垫片夹紧在密封面之间,密封结构3受到挤压,密封结构3利用M形钢带层31的回弹性和柔性石墨层32的密封性,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优良的密封效果;

2、在缠绕垫片进行密封工作的过程中,酸碱性物质首先经过缠绕垫片的内圈1,内圈1上设置的聚四氟乙烯层5具有耐酸碱的性能,从而能够有效减少酸碱性物质透过缠绕垫片,与柔性石墨层32接触的量,降低了柔性石墨层32被溶解的可能性。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