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4702发布日期:2019-06-11 23:0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减振器。



背景技术:

液压脉动衰减器的研究与开发主要经历了三代产品,第一代产品是阻尼式脉动衰减器和并联蓄能器式,第二代则以抗性脉动衰减器为主,第三代以串联蓄能器式和主动式为主。第二代和第三代产品目前在市场中可以见到。其中被动式又分为两个阵营:日本则主要发展被动式抗性脉动衰减器为主,代表性企业是日立建机;欧美则以气液式为主,代表性企业有英国的Flow Guard。主动式目前应用不广泛,主要领域是低频衰减,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日本的神奈川大学及英国的巴斯大学在从事这方面的开发。另外,力士乐、川崎重工、伊顿等液压元件提供商已经实现将小型的脉动衰减器集成到柱塞泵上,将脉动衰减器集成到其它液压元件也是衰减器的发展方向之一。

现有液压系统减振作用的主要是脉动衰减器,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其中被动式又可分为阻性衰减器和抗性衰减器。主动衰减器的性能参数可以根据工况的变化自适应地调节。阻性衰减器通过能量的吸收或反射来缓和压力脉动;抗性衰减器利用波的谐振和干涉来降低压力脉动。液压系统的高压化、大流量化及小型化要求降低压力和流量脉动,而常用的抗性消声器由于占用空间大,连接部位易出现疲劳失效,衰减频率范围较窄,而不适应新的应用环境。

总之,现有液压系统减振器还存在体积较大、易疲劳、且不能根据振动位移的测定实现自适应减振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减振器,用以解决现有液压系统减振器体积较大、易疲劳、且不能根据振动位移的测定实现自适应减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适应减振器,包括压力传感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源控制器和减振执行件;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电源控制器信号连接,电源控制器与减振执行件电性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和待减振的关键振动部位抵接。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弹性件为轻质弹簧。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减振执行件为蹄形螺线管。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预先设定分级阈值。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预先设定为十级。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减振执行件上电性连接有保护电阻和交流电源开关。

作为进一步优化,自适应减振器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支架,所述压力传感器支架支撑固定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压力传感器可感知、采集液压系统关键振动部位或其它待减振部位的振动幅度信息,待减振部位的振动幅度信息传递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振幅信息对电源控制器发出指令进而调节减振执行件的供电电流,实现根据实际振幅进行减振的目的。

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预先设定分级阈值,可根据振幅信号快速向电源控制器发出减振指令,响应迅速,减震效果好。

3、自适应减震器采用蹄形螺线管作为减振执行件具有体积小、抗疲劳性强的优点,同时,能够应用至液压系统、汽车领域等多种场景,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压力传感器;11、弹性件;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电源控制器;4、减振执行件;41、金属芯;42、线圈;5、压力传感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自适应减震器,参见图1,包括压力传感器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电源控制器3和减振执行件4,压力传感器1能够感知、采集液压系统、汽车系统或其它场景中需要进行减震的部件的振幅,具体的,压力传感器1的感应端连接有弹性件11,该弹性件11两端分别与压力传感器1和待减震的关键振动部位连接,当振动产生时,弹性件11将振动转换成压力传递至压力传感器1,压力值的大小反映出振幅的大小,优选的,弹性件11为轻质弹簧,具有良好的压力传导效果,且使用寿命较长,压力传感器1通过信号线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信号连接,并将振幅信息传递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

自适应减振器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支架5,该压力传感器支架5能够支撑固定压力传感器1,达到使压力传感器1支撑稳定、对振幅测量更准确的效果。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采集压力传感器1传回的振幅信息,根据振幅信息发出减震指令,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与电源控制器3信号连接,电源控制器3与减震执行件电性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发出的减震指令传输至电源控制器3,电源控制器3控制减震执行件的电流强弱,从而改变减震执行件的减震强度,达到根据待减震的关键振动部件的振幅大小实时调节减震强度的目的。

减震执行件为蹄形螺线管,包括U形的金属芯41和缠绕在金属芯41上的线圈42,线圈42以相反的绕线方向缠绕在金属芯41两端,当线圈42通电时,金属芯41两端磁极相同,在蹄形螺线管的磁力作用下可达到减震的效果,电源控制器3调节蹄形螺线管的电流强度可达到调节减震强度的目的。

减振执行件4上电性连接有保护电阻和交流电源开关,保护电阻和交流电源开关均与线圈42串联,起到保护电路和易于断电控制的作用。

为便于更好地调节减振的等级,可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状况预测振幅,并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预先设定分级阈值,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接收到压力传感器1的电信号后,与预设阈值进行对比,以判断电信号的大小,决定输出值,判定出的电信号越大,输出值越大,电信号越小,输出值越小,电信号为零,即没有振动,则输出为零,如此,就实现了自适应响应。后期使用中,若发现减振效果不佳,考虑为预设值欠佳,则可以更改预设阈值,实现可调。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的相应速度与设定级数成反比,设定级数越多响应速度越慢,综合响应速度与减振强度考虑,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预先设定为十级,既满足减振的需要又可避免相应速度过慢影响减振保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适应减震器,能够根据实时的振动情况提供相应的减振强度,减振效果较好,同时,具有反应迅速、抗疲劳性强、占用体积小等优点,适于多种场景的应用。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