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对焦装置音圈马达上使用的下簧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4672发布日期:2019-06-11 23:07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对焦装置音圈马达上使用的下簧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对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对焦装置音圈马达上使用的下簧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也在不断的创新,其中摄像功能就是智能手机的一个很好的卖点,在智能手机自动对焦装置领域,下簧片通常作为透镜支撑体的Z轴位移上的弹力限位结构,以及向透镜支撑体上的驱动线圈供电的导电圈结构。

传统装置有如下不足:

1、在智能手机自动对焦时,上会产生较大的抖动,由于传统的下簧片是四个带有弹性的钢丝将透镜支撑体支撑进行XY方向上的移动,四个钢丝的弹性很难控制一致,在进行抖动补正时很容易出现受力不均匀的现象;

2、在下簧片长时间进行抖动补正后,四个弹性钢丝由于规格较小,容易出现受到抖动的作用了而扭曲,导致装置无法使用,严重的影响了装置的正常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对焦装置音圈马达上使用的下簧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智能手机自动对焦时,上会产生较大的抖动,由于传统的下簧片是四个带有弹性的钢丝将透镜支撑体支撑进行XY方向上的移动,四个钢丝的弹性很难控制一致,在进行抖动补正时很容易出现受力不均匀的现象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对焦装置音圈马达上使用的下簧片,包括外圈,所述外圈由第一外半圆环、第二外半圆环、第三外半圆环和第四外半圆环组成,所述第一外半圆环靠近第二外半圆环一端的内侧通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块固定设置有第一内半圆环,所述第二外半圆环靠近第一外半圆环一端的内侧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块固定设置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的内侧壁与第一内半圆环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外半圆环靠近第三外半圆环一端的内侧通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块固定设置有第二内半圆环,所述第三外半圆环靠近第二外半圆环一端的内侧通过设置有第二连接块固定设置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内侧壁与第二内半圆环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外半圆环靠近第四外半圆环一端的内侧通过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固定块固定设置有第三内半圆环,所述第四外半圆环靠近第三外半圆环一端的内侧通过设置有第三连接块固定设置有第三套环,所述第三套环的内侧壁与第三内半圆环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外半圆环靠近第四外半圆环一端的内侧通过设置第四连接块固定设置有第四套环,所述第四外半圆环靠近第一外半圆环一端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第四内半圆环,所述第四内半圆环外表面与第四套环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外半圆环靠近第二外半圆环一端的外侧、第二外半圆环靠近第三外半圆环一端的外侧、第三外半圆环靠近第四外半圆环一端的外侧和第四外半圆环靠近第一外半圆环一端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U型弹簧片,所述U型弹簧片的另一端安装有滚珠压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的数量均至少有三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分别与第一外半圆环、第二外半圆环、第三外半圆环和第四外半圆环通滑槽和滑块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半圆环靠近第一套环的一端、第二内半圆环靠近第二套环的一端、第三内半圆环靠近第三套环的一端和第四内半圆环靠近第四套环的一端均设置有卡块。

优选的,所述卡块与第一套环、第二套环、第三套环和第四套环之间均固定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环、第二套环、第三套环和第四套环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硅胶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置上设置有第一外半圆环、第二外半圆环、第三外半圆环和第四外半圆环,第一外半圆环、第二外半圆环、第三外半圆环和第四外半圆环之间依次通过第一内半圆环、第二内半圆环、第三内半圆环和第四内半圆环连接,可以在自动对焦装置音圈马达进行XY抖动进行缓冲补正,增加自动对焦时的稳定性,保证各个位置都受力均匀,使水平面上抖动更加稳定;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置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块与第四套环、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套环、第三固定块与第二套环和第四固定块与第三套环,通过第一固定块与第四套环、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套环、第三固定块与第二套环和第四固定块与第三套环作用,可以增加装置各个部件连接位置的稳定性和韧性,防止由于抖动而导致受力不均匀而扭曲断裂的现象出现,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对焦装置音圈马达上使用的下簧片整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对焦装置音圈马达上使用的下簧片第一外半圆环与第一固定块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对焦装置音圈马达上使用的下簧片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外圈;2、第一外半圆环;21、第一固定块;22、第二连接块;3、第二外半圆环;31、第一连接块;32、第二固定块;4、第三外半圆环;41、第三连接块;42、第三固定块;5、第四外半圆环;51、第四连接块;52、第四固定块;6、第一内半圆环;7、第一套环;8、第二内半圆环;9、第二套环;10、第三内半圆环;11、第三套环;12、第四套环;13、第四内半圆环;14、U型弹簧片;15、滚珠压板;16、卡块;1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对焦装置音圈马达上使用的下簧片,包括外圈1,所述外圈1由第一外半圆环2、第二外半圆环3、第三外半圆环4和第四外半圆环5组成,所述第一外半圆环2靠近第二外半圆环3一端的内侧通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块21固定设置有第一内半圆环6,所述第二外半圆环3靠近第一外半圆环2一端的内侧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块31固定设置有第一套环7,所述第一套环7的内侧壁与第一内半圆环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外半圆环3靠近第三外半圆环4一端的内侧通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块32固定设置有第二内半圆环8,所述第三外半圆环4靠近第二外半圆环3一端的内侧通过设置有第二连接块41固定设置有第二套环9,所述第二套环9的内侧壁与第二内半圆环8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外半圆环4靠近第四外半圆环5一端的内侧通过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固定块42固定设置有第三内半圆环10,所述第四外半圆环5靠近第三外半圆环4一端的内侧通过设置有第三连接块51固定设置有第三套环11,所述第三套环11的内侧壁与第三内半圆环10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外半圆环2靠近第四外半圆环5一端的内侧通过设置第四连接块22固定设置有第四套环12,所述第四外半圆环5靠近第一外半圆环2一端的内侧通过设置第四固定块52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第四内半圆环13,所述第四内半圆环13外表面与第四套环12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外半圆环2靠近第二外半圆环3一端的外侧、第二外半圆环3靠近第三外半圆环4一端的外侧、第三外半圆环4靠近第四外半圆环5一端的外侧和第四外半圆环5靠近第一外半圆环2一端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U型弹簧片14,所述U型弹簧片14的另一端安装有滚珠压板15。

所述第一固定块21、第二固定块32、第三固定块42和第四固定块52的数量均至少有三个,有利于增加第一内半圆环6、第二内半圆环8、第三内半圆环10和第四内半圆环13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固定块21、第二固定块32、第三固定块42和第四固定块52分别与第一外半圆环2、第二外半圆环3、第三外半圆环4和第四外半圆环5通滑槽和滑块滑动连接,有利于更好的进行缓冲;所述第一内半圆环6靠近第一套环7的一端、第二内半圆环8靠近第二套环9的一端、第三内半圆环10靠近第三套环11的一端和第四内半圆环13靠近第四套环12的一端均设置有卡块16,有利于防止第一内半圆环6、第二内半圆环8、第三内半圆环10和第四内半圆环13脱落;所述卡块16与第一套环7、第二套环9、第三套环11和第四套环12之间均固定设置有弹簧17,有利于第一内半圆环6、第二内半圆环8、第三内半圆环10和第四内半圆环13的自动复位;所述第一套环7、第二套环9、第三套环11和第四套环12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硅胶圈,有利于使第一内半圆环6、第二内半圆环8、第三内半圆环10和第四内半圆环13位移的轨道进行限定。

工作原理:在使用装置时,首先将装置整体外圈1放置在底座上,然后将滚珠压板15与底座上的滚珠连接,在自动对焦时,第一内半圆环6、第二内半圆环8、第三内半圆环10和第四内半圆环13分别在第一套环7、第二套环9、第三套环11和第四套环12内滑动,使第一外半圆环2、第二外半圆环3、第三外半圆环4和第四外半圆环5之间的位置均匀的发生变化,可以有效对抖动进行补正,使XY平面更叫平稳,在拍摄完成后,在弹簧17的作用下,第一内半圆环6、第二内半圆环8、第三内半圆环10自动复位,本装置可以在自动对焦装置音圈马达进行XY抖动进行缓冲补正,增加自动对焦时的稳定性,保证各个位置都受力均匀,使水平面上抖动更加稳定,可以增加装置各个部件连接位置的稳定性和韧性,防止由于抖动而导致受力不均匀而扭曲断裂的现象出现,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