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增速箱润滑油油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7090发布日期:2019-07-10 09:58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风电增速箱润滑油油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电增速箱润滑油油路结构。



背景技术:

在风力发电机中,风电主齿轮箱是关键部件,对于这种大功率、高速运转的齿轮箱,齿轮箱内部润滑尤为重要。早期风电主齿轮箱多采用外部润滑钢管,对各个润滑点进行润滑,这种结构的外部钢管在齿轮箱转运过程中容易磕碰损坏,同时外部钢管在接头位置出现渗漏油,对整机造成污染,因此外部钢管逐渐被取消,随之而来的是内部油管的大量应用。内部油管的应用解决了磕碰及渗漏油问题;但由于齿轮箱内部空间有限,其中一级行星轮系及二级行星轮系需要润滑油量很大,需采用较大规格的润滑钢管,难以装配;一部分后箱盖侧的油管需要在齿轮箱合箱后通过箱体上预留的视孔用直通接头与箱体侧对应油管进行连接,装配难度大,在齿轮箱装配及拆箱过程中需要反复拆装,效率低。且随之齿轮箱功率不断增大,需要的润滑油量随之增加,内部钢管的规格不断加大,齿轮箱内部的空间有限,无法适配规格逐渐加大的内部钢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油油路结构简单且装配便捷,安装体积较小的风电增速箱润滑油油路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风电增速箱润滑油油路结构,包括:一级齿圈、中箱体、二级齿圈、后箱体和后箱盖;一级齿圈、中箱体、二级齿圈、后箱体和后箱盖固定成一个整体;中箱体、二级齿圈、后箱体和后箱盖共同形成有润滑油主油道;风电增速箱还包括:用于对风电增速箱的润滑油量进行分配的一级油路分配块和用于对一级油路分配块分配的润滑油量进行二次分配的二级油路分配块;一级油路分配块形成有:用于进油的一级进油孔、用于出油的一级主出油孔和若干个一级辅出油孔;二级油路分配块形成有:用于进油的二级进油孔和用于出油的若干个二级出油孔;一级主出油孔的出油截面面积大于任意一个一级辅出油孔的出油截面面积;二级进油孔经由润滑油主油道连通至一级主出油孔;二级出油孔和一级辅出油孔均连通有润滑油管。

进一步地,风电增速箱润滑油油路结构,还包括:用于向一级齿圈喷油以进行润滑的一级齿圈喷油嘴;一级齿圈喷油嘴连通至润滑油主油道。

进一步地,风电增速箱润滑油油路结构,还包括:用于向二级齿圈喷油以进行润滑的二级齿圈喷油嘴;二级齿圈喷油嘴连通至润滑油主油道。

进一步地,润滑油管包括:高速级齿轮副啮入喷油管,高速轴叶片侧轴承润滑油管和高速级齿轮副啮出喷油管;一级辅出油孔的数目为3;3个一级辅出油孔分别连通至高速级齿轮副啮入喷油管,高速轴叶片侧轴承润滑油管和高速级齿轮副啮出喷油管。

进一步地,润滑油管还包括:高速轴电机侧轴承润滑油管,花键轴电机侧轴承润滑油管,和机械泵轴轴承及齿轮副润滑油管;二级出油孔的数目为3;3个二级出油孔分别连通至高速轴电机侧轴承润滑油管,花键轴电机侧轴承润滑油管和机械泵轴轴承及齿轮副润滑油管。

进一步地,油路分配块固定至后箱体。

进一步地,油路分配块通过螺栓连接至后箱体。

进一步地,油路分配块铸造至后箱盖。

进一步地,中箱体、二级齿圈、后箱体和后箱盖均形成有润滑油主油道的一段;润滑油主油道的相邻的两段的结合面设有O型密封圈。

进一步地,一级油路分配块的一级主出油孔与润滑油主油道的结合面设有O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风电增速箱润滑油油路结构的结构简单,位于齿轮箱体内,装配便捷且安装体积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电增速箱润滑油油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风电增速箱润滑油油路结构的沿A方向视角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风电增速箱润滑油油路结构的沿B方向视角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风电增速箱润滑油油路结构的一级油路分配块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风电增速箱润滑油油路结构的一级油路分配块的剖视图。

风电增速箱润滑油油路结构10,一级齿圈11,中箱体12,二级齿圈13,后箱体14,后箱盖15,润滑油主油道16,一级油路分配块17,一级进油孔171,一级主出油孔172,一级辅出油孔173,二级油路分配块18,高速级齿轮副啮入喷油管21,高速轴叶片侧轴承润滑油管22,高速级齿轮副啮出喷油管23,高速轴电机侧轴承润滑油管24,花键轴电机侧轴承润滑油管25,机械泵轴轴承及齿轮副润滑油管26,O型密封圈2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风电增速箱润滑油油路结构10,包括:一级齿圈11、中箱体12、二级齿圈13、后箱体14和后箱盖15。一级齿圈11、中箱体12、二级齿圈13、后箱体14和后箱盖15固定成一个整体。中箱体12、二级齿圈13、后箱体14和后箱盖15共同形成有润滑油主油道16。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风电增速箱还包括:一级油路分配块17和二级油路分配块18。一级油路分配块17用于对进入风电增速箱的润滑油的油量进行分配。二级油路分配块18用于对一级油路分配块17分配的润滑油的油量进行二次分配。

进一步地,一级油路分配块17形成有:一级进油孔171、一级主出油孔172和一级辅出油孔173。一级进油孔171用于供齿轮箱体外部的润滑油进入齿轮箱体内。一级主出油孔172用于从一级主出油孔172进入的油流入润滑油主油道16。二级油路分配块18形成有二级进油孔和二级出油孔。具体地,二级进油孔连通至一级主出油孔172。二级出油孔和一级辅出油孔173均连通有润滑油管。若干个一级辅出油孔173用于供润滑油主油道16内的润滑油分别流至润滑油管内。二级进油孔用于引入润滑油主油道16内的润滑油。润滑油主油道16连通至一级主出油172。二级出油孔用于将从润滑油主油道16内引入的润滑油输送到润滑油管内。

进一步地,一级主出油孔172的出油截面面积大于任意一个一级辅出油孔173的出油截面面积,以使流入一级辅出油孔173的润滑油量足够多从而保证高效的润滑。

具体而言,润滑油从一级油路分配块17的一级进油孔171流入并从一级主出油孔172流入到润滑油主油道16内。润滑油主油道16内的润滑油经由二级出油孔分别流至润滑油管以实现对齿轮箱内各部位的润滑。由中箱体12、二级齿圈13、后箱体14和后箱盖15共同形成有润滑油主油道16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将中箱体12、二级齿圈13、后箱体14和后箱盖15安装完成后边完成了润滑油主油道16的安装。再通过一级辅出油孔173和二级出油孔将润滑油主油道16内的润滑油输送至各润滑油管以进行润滑,缩小了安装体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风电增速箱润滑油油路结构10,还包括一级齿圈喷油嘴。一级齿圈喷油嘴连通至润滑油主油道16。具体而言,一级齿圈喷油嘴将润滑油主油道16的润滑油喷向一级齿圈11以对一级齿圈11进行润滑。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风电增速箱润滑油油路结构10,还包括:二级齿圈喷油嘴。二级齿圈喷油嘴连通至润滑油主油道16。具体而言,二级齿圈喷油嘴将润滑油主油道16的润滑油喷向二级齿圈13以对二级齿圈13进行润滑。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润滑油管包括:高速级齿轮副啮入喷油管21,高速轴叶片侧轴承润滑油管22和高速级齿轮副啮出喷油管23。一级辅出油孔173的数目为3。3个一级辅出油孔173分别连通至高速级齿轮副啮入喷油管21,高速轴叶片侧轴承润滑油管22和高速级齿轮副啮出喷油管23。

具体而言,3个一级辅出油孔173分别将润滑油主油道16内的润滑油输送至高速级齿轮副啮入喷油管21,高速轴叶片侧轴承润滑油管22和高速级齿轮副啮出喷油管23,从而能够实现对高速级齿轮副啮入处,高速轴叶片侧轴承和高速级齿轮副啮出处进行润滑。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润滑油管还包括:高速轴电机侧轴承润滑油管24,花键轴电机侧轴承润滑油管25,和机械泵轴轴承及齿轮副润滑油管26。二级出油孔的数目为3。3个二级出油孔分别连通至高速轴电机侧轴承润滑油管24,花键轴电机侧轴承润滑油管25和机械泵轴轴承及齿轮副润滑油管26。

具体而言,3个二级出油孔分别将润滑油主油道16内的润滑油输送至高速轴电机侧轴承润滑油管24,花键轴电机侧轴承润滑油管25,和机械泵轴轴承及齿轮副润滑油管26内,从而实现对高速轴电机侧轴承,花键轴电机侧轴承和机械泵轴轴承及齿轮副进行润滑。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一级油路分配块17固定至后箱体14。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一级油路分配块17通过螺栓连接至后箱体14。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二级油路分配块18铸造至后箱盖15。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箱体12、二级齿圈13、后箱体14和后箱盖15均形成有润滑油主油道16的一段。润滑油主油道16的相邻的两段的结合面设有O型密封圈27。

具体而言,O型密封圈27能够对润滑油主油道16的相邻的两段的结合面进行密封,避免润滑油从结合面出泄漏出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一级油路分配块17的一级主出油孔172与润滑油主油道16的结合面设有O型密封圈27。

具体而言,O型密封圈27能够对一级油路分配块17的一级主出油孔172与润滑油主油道16的结合面进行密封,避免润滑油泄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