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高的消防泵安全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9984发布日期:2019-06-15 00:02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性高的消防泵安全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消防泵安全阀。



背景技术:

消防泵安装在消防车、固定灭火系统或其他消防设施上,用作输送水或泡沫溶液等液体灭火剂的专用泵。对消防泵进行开启或者关闭的时需要用到阀门,现有的消防泵安全阀一般通过扭动的方式对阀门进行开启,但在使用时,容易对阀门进行触碰,造成阀门的关闭或者开启,影响了阀门的安全性,所述我们提出一种安全性高的消防泵安全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安全性高的消防泵安全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安全性高的消防泵安全阀,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端中部位置连通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顶壁的中部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螺纹杆下端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轴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轴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板,且移动板的横截面积与套筒内腔的横截面积相匹配,所述移动板两端均设有限位机构,所述移动板上表面粘贴有密封垫,所述移动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且密封板的横截面积与连接管内腔的横截面积相匹配,所述螺纹杆两端固定连接有L形杆,两个所述L形杆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套设在螺纹杆上,所述限位套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套筒两侧内壁上的限位槽,所述移动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设置在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套。

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转盘外侧套固定连接有摩擦套。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性高的消防泵安全阀,有益效果在于:L形杆、限位套、紧固螺栓在对阀门进行开启或者关闭时,便于对螺纹杆进行固定,防止螺纹杆出现转动,造成阀门状态出现改变,提高了阀门的安全性,螺纹杆、移动板、密封板、螺纹孔、密封垫限位机构的设计,便于对阀门进行关闭或开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性高的消防泵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性高的消防泵安全阀的俯视图;

图3为限位套与紧固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紧固螺栓1、限位槽2、密封垫3、加强筋4、密封板5、螺纹套6、连接管7、移动板8、限位块9、轴承10、螺纹杆11、套筒12、螺纹孔13、L形杆14、限位套15、摩擦套16、转盘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安全性高的消防泵安全阀,包括连接管7,连接管7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套6,螺纹套6的设计,起到便于对阀门进行安装的作用,连接管7上端中部位置连通设置有套筒12,套筒12顶壁的中部位置开设有螺纹孔13,螺纹孔13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1,螺纹杆11上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7,转盘17外侧套固定连接有摩擦套16,摩擦套16由橡胶材料制成,摩擦套16的设计,在对转盘17进行转动时,增大了摩擦力,便于对转盘17进行转动。

螺纹杆11下端设有轴承10,轴承10的内轴与螺纹杆11固定连接,轴承10的外轴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板8,且移动板8的横截面积与套筒12内腔的横截面积相匹配,移动板8两端均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套筒12两侧内壁上的限位槽2,移动板8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限位块9滑动设置在限位槽2内,移动板8上表面粘贴有密封垫3,移动板8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5,且密封板5的横截面积与连接管7内腔的横截面积相匹配,密封板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4,通过将转盘17带动螺纹杆11进行转动,带动螺纹杆11进行移动,使螺纹杆11带动移动板8进行上下移动,当密封板5进入到连接管7内,与连接管7内壁相抵接时,起到密封的作用,对阀门进行关闭,当扭动螺纹杆11使密封板5进入套筒12内,将对阀门进行开启,限位块9与限位槽2的设计,对移动板8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螺纹杆11转动时,造成密封板5的转动,影响了密封的效果。

螺纹杆11两端固定连接有L形杆14,两个L形杆14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套15,限位套15套设在螺纹杆11上,限位套15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1,通过扭紧紧固螺栓1,使紧固螺栓1与螺纹杆11相抵接,使紧固螺栓1将螺纹杆11进行固定,防止不经意时触碰到螺纹杆11时,造成螺纹杆11转动,造成阀门状态的改变,提高了阀门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